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获悉,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世柴油)研发的一种低成本的高压共轨系统基本接近尾声,新产品将于近期推向市场。
据接近博世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这款高压共轨系统针对的是总重在3.5吨以下的轻型商用车,售价大约在5000-6000元。而针对其他重型车的低成本共轨系统也正在研发当中,预计会在10月份推向市场。
面对热闹的国Ⅲ市场,一贯保持沉默的博世就此事也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博世柴油对相关事宜的回复迟迟没有“露出水面”。
“假如博世柴油真要能推出如此低价格的共轨系统,那么将给发动机市场带来巨大震动。”国内一位非共轨系统供应商向记者表示,“之前我们也听说博世柴油正在研发低成本共轨系统,只是没想到价格会这么低。”
随后记者向中国重汽询问有关情况,但相关人士表示:“还不知道此事。”
双重压力
由于博世的高压共轨技术相对成熟,而且后期技术升级空间大,所以被沃尔沃、奔驰、依维柯、陕汽等企业采用。
“但博世的高压共轨系统的价格也是最高的,这使得博世在市场推广中遇到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国Ⅲ实施后,博世的价格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几个竞争对手。”上述消息人士称。
其实给博世带来直接价格压力的是中国重汽采用的EGR技术。
中国重汽集团宣传部长倪桂祥告诉记者:“EGR技术约在5000-6000元左右。”而之前博世的共轨系统价格至少在1.5万元左右。若以此计算,同样是国Ⅲ排放标准,电控共轨与EGR发动机将至少有着万元左右的价格差距,而且这还不算后期维修服务中的成本。
同样可以满足国Ⅲ标准要求,具有升级到国Ⅳ标准的电控单体泵技术售价也不到1万元。这无疑也给博世带来了巨大的价格压力。
“其实,带给博世压力的不仅仅是其高价,而是他们垄断了此项(高压共轨系统)技术,这相当于卡住了中国执行国Ⅲ环保标准的喉咙,对中国的产业安全有很大影响。”有业内人士这样说。
记者了解到,就在国Ⅲ实施前不久,中国汽车行业某领导曾代表中国政府找到博世,没多久就传出“博世正在研发低成本高压共轨系统”的消息。
但上述消息人士则认为:“博世在很早之前就认识到价格对其带来的障碍,所以低成本的高压共轨系统的研发并不是近期才有的事。政府相关人士的到访,只不过加快了此项技术的推出而已。”
低成本秘诀
在种种压力之下,博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高额利润”计划以保卫自己的市场“主流”地位。
在价格方面,由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低廉,博世的共轨系统也呈现出了逐步松动的迹象:从3万元/套一度降到1.5万元/套,甚至后来有人传出降到了1.1万元/套。即便这样,国内生产的电喷系统价格仅在5千元/套,二者还是有5000元的差距。
然而此次博世的低成本共轨系统将“一步到位”,直接和国产电喷系统价格“接轨”,不免让人惊讶:博世的低成本是如何实现的?
上述消息人士称:“通过与无锡威孚高科合资,利用中方研发、采购和劳动力的本土化是博世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
据了解,在2004年与无锡威孚集团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博世柴油之后,博世逐渐增加了在中国的研发力量和采购数量,通过中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来逐步降低博世的产品价格。而之前,博世高压共轨系统的大部分零部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无疑增加了博世的价格成本。
“如果博世推出低成本高壓共轨系统,国内的自主品牌发动机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该消息人士最后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