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性自足”到“立己立人”r——轴心期文化自觉意识的现代意蕴

来源 :武陵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1988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轴心期中西智者的学说和著作为观照点,不难发现人类文化发展存在着环形联结现象:“德性自足”的精神原乡是起点,人类发展过程中德性的逐渐远离是迷失的中间一环,人们的自我实现和回归内在是重要目的地.回归内在的途径有二:神圣的仪式和修德、修道、修心.但回归内在并非终点,立己立人、实现再次超越,才是人类不同文化的共同追求.对轴心期文化的准确认知有助于当今时代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如此,借助根植于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轴心期文化自觉意识,能够明晰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明确回归内在、立己立人不仅是轴心期智者的内在追求,也是当下人们可以汲取的精神食粮,对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文化自信等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基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自然对人的主体作用和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及主客体统一,反对无限制攫取自然资源的资本主义形式的人类中心论,批判了资本
基于最新的教学与学习研究成果,论证了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师的这一关系能力应当被纳入到现有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模型中.通过示例,阐释师生关系能力的内涵、讨论促进其进
农村土地征收不仅表现出社区地理空间的变迁,并伴有明显的社区社会空间转变特征.由于农村家庭行为决策受社区社会行为影响较大,所以家庭在面对土地征收做决策时会将社区社会
科技进步依赖于科研投资,农业科研投资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直接、稳定和长期的动力,而知识或技术的外溢会造成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格局不一致,进而影响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