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暴力事件频发、学生的心理障碍表现明显。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出发,探讨心理咨询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咨询 健康障碍及成因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100-01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障碍原因探析
作为大学生中占比最多的人群之一,高职学生的生存状态及其心理特点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有调查显示,约18%的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中度或重度心理问题,女生的这一状况更加明显,一些弱势学生(农村学生、贫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心理障碍远大于正常学生,这也是频发的各种暴力事件的常见主角之一。
为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此严峻?
首先,由于学生一般是满怀希望与憧憬进入高职院校的,在学习环境忽然无比宽松、学校生活与理想出现较大差距时,心理极易失落,主要表现在失去了奋斗目标与追求,与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一起生活学习,原有的小范围的优越感消失,由原有的大众化的教学方式转化成专业化的教学方式,对所学内容相对陌生,对教学模式难以快速适应,由此产生了系列孤独、落迫、迷茫的不良情绪。
其次,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一般处于青春成长期,生理处于快速变化阶段,对于自我性意识十分困惑,缺乏性知识,容易产生各种躁动与不安心理,没有合适的宣泄与沟通渠道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性格怪异、偏执等心理问题。
第三,由于管理的放宽,学生心理正逐渐成熟,多数高职生会在在校期间谈恋爱,恋爱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特别敏感、脆弱,一旦发生恋爱失败或追求不成,学生极易产生严重的挫败心理,引发人际交往的恐惧症,高职院校中因为感情问题引发轻生举动,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对学生的恋爱导向也十分重要。
第四,尽管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压力却在逐年增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前置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学生甚至刚进入大学就考虑到毕业可能就失业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学校生活中焦虑不安,很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就开始积极寻找各种兼职、实习,努力为日后工作积累经验,但由此身心疲惫的并不在少数,还有些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突然宽松,就业压力却逐年增大,他们无法找到正确的应对渠道时选择沉溺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满足,甚至通过没日没夜的游戏来消磨寂寞的时间,由此产生恶性循环,造成精神萎靡、举止失常、丧失与人沟通交往的正常能力。
二、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探析
总体而言,一些高校逐步加大对心理咨询方面的重视程度,但真正建立心理咨询制度的学校占总数不到三分之一,而这些学校中的心理咨询工作多由兼职心理老师承担,专业心理咨询很少。由于真正开展心理咨询的教师人数甚少,心理咨询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换言之,各大高校均没能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负责,这与他们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有很大关联。
心理咨询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伴随着学生心理、生理成长过程,缓解学生的各种不良情绪,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帮助学生走向社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首先,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协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控。情商是学生能否正确看待挫折、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各种调查表明由于承受着较大压力,多数学生在高职就读时出现各种轻微或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得失观,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十分重要。事实表明,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与进入高职就读时的目标缺失有很大关联。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盲目选择兼职或实习;缺乏可行的目标,沉溺网络无法自拔,不愿面对事实;目标过于远大,导致自己郁郁寡欢,终日疲于奔命。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学习生涯、情感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解决各式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心理调控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得他们有良好、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情绪,使得他们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让生活充满情趣。
其次,心理咨询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一对一咨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开展心理时针对学生个体建立心理档案,根据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大大减少心理极端引发的悲剧。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有相应诉诸渠道和精神支柱,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心理咨询可以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在高职院校中完善心理咨询制度,有助于健全教育体系。国内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真正的应试体制下学生综合素质很难得到大幅度提升。将心理咨询纳入教育体系,可以使得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得到普及,让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试能力增强,在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人际关系处理、情绪调控等能力也有所增强,促进教育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化与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庄郁馨,周博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措施[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1).
[2]杨娇丽,陈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个案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咨询 健康障碍及成因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100-01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障碍原因探析
作为大学生中占比最多的人群之一,高职学生的生存状态及其心理特点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有调查显示,约18%的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中度或重度心理问题,女生的这一状况更加明显,一些弱势学生(农村学生、贫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心理障碍远大于正常学生,这也是频发的各种暴力事件的常见主角之一。
为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此严峻?
首先,由于学生一般是满怀希望与憧憬进入高职院校的,在学习环境忽然无比宽松、学校生活与理想出现较大差距时,心理极易失落,主要表现在失去了奋斗目标与追求,与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一起生活学习,原有的小范围的优越感消失,由原有的大众化的教学方式转化成专业化的教学方式,对所学内容相对陌生,对教学模式难以快速适应,由此产生了系列孤独、落迫、迷茫的不良情绪。
其次,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一般处于青春成长期,生理处于快速变化阶段,对于自我性意识十分困惑,缺乏性知识,容易产生各种躁动与不安心理,没有合适的宣泄与沟通渠道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性格怪异、偏执等心理问题。
第三,由于管理的放宽,学生心理正逐渐成熟,多数高职生会在在校期间谈恋爱,恋爱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特别敏感、脆弱,一旦发生恋爱失败或追求不成,学生极易产生严重的挫败心理,引发人际交往的恐惧症,高职院校中因为感情问题引发轻生举动,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对学生的恋爱导向也十分重要。
第四,尽管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压力却在逐年增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前置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学生甚至刚进入大学就考虑到毕业可能就失业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学校生活中焦虑不安,很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就开始积极寻找各种兼职、实习,努力为日后工作积累经验,但由此身心疲惫的并不在少数,还有些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突然宽松,就业压力却逐年增大,他们无法找到正确的应对渠道时选择沉溺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满足,甚至通过没日没夜的游戏来消磨寂寞的时间,由此产生恶性循环,造成精神萎靡、举止失常、丧失与人沟通交往的正常能力。
二、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探析
总体而言,一些高校逐步加大对心理咨询方面的重视程度,但真正建立心理咨询制度的学校占总数不到三分之一,而这些学校中的心理咨询工作多由兼职心理老师承担,专业心理咨询很少。由于真正开展心理咨询的教师人数甚少,心理咨询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换言之,各大高校均没能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负责,这与他们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有很大关联。
心理咨询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伴随着学生心理、生理成长过程,缓解学生的各种不良情绪,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帮助学生走向社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首先,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协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控。情商是学生能否正确看待挫折、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各种调查表明由于承受着较大压力,多数学生在高职就读时出现各种轻微或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得失观,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十分重要。事实表明,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与进入高职就读时的目标缺失有很大关联。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盲目选择兼职或实习;缺乏可行的目标,沉溺网络无法自拔,不愿面对事实;目标过于远大,导致自己郁郁寡欢,终日疲于奔命。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学习生涯、情感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解决各式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心理调控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得他们有良好、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情绪,使得他们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让生活充满情趣。
其次,心理咨询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一对一咨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开展心理时针对学生个体建立心理档案,根据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大大减少心理极端引发的悲剧。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有相应诉诸渠道和精神支柱,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心理咨询可以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在高职院校中完善心理咨询制度,有助于健全教育体系。国内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真正的应试体制下学生综合素质很难得到大幅度提升。将心理咨询纳入教育体系,可以使得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得到普及,让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试能力增强,在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人际关系处理、情绪调控等能力也有所增强,促进教育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化与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庄郁馨,周博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措施[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1).
[2]杨娇丽,陈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个案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