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论习惯以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思维模式确定“道”的理论高标,并且将“道”的历史传承作为一种文本化的过程来看待,并由此滋生出了“通变”观的核心内涵,即将“道”本体作为具有历史穿越性的本源意识进行历史传承,而对“道”的形下现象层进行调和变通。刘勰的“通变”观就是这种历史理论范式的集中体现,并且在与同时代理论的交互影响中,为后世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的进一步确立与深化,做了理论上与思维方式上的双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