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要有良知、底气和骨气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ianwang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艺评论需要把握住方向,增强“底气和骨气”
  一件好的文艺作品问世,我们的文艺评论首先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现在文艺作品的生产、推送速度很快,甚至会突然出现一个热点文艺现象。作为一个文艺评论人,需要对这些作品进行快速的判断,判断基本标准就三点:第一是政治效益;第二是社会效益;第三才是经济效益。但很多人容易把经济效益放在前面,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需要牢牢把握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弘扬中国精神,二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四是吸收借鉴转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最后要产生出两个作用,一个是凝聚中国力量,另一个就是增强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
  在底气骨气方面,在价值观的引领方面,我们需要掌握话语权,这个事情很重要,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外界的力量。现在很多艺术门类的发展,理论的基础是西方的,甚至文艺评论、美学判断等最初的理论骨架构建,也都是西方的,西方在这方面有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体系,这没错,但需要明确一个谁为主的问题。我们要用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对他们搭建的骨架进行全新的阐释,走出一条中国文艺评论的新路子,不能完全跟着外界的声音走,不能拾人牙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世界上有很多评论家对莫言的作品及个人经历做了一系列多角度的高度评价,但其中一些评论的切入点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倾向性。我们在评论时不能简单用拿来主义,奉西方学者的观点为圭臬,需要按照我们的文艺创作方向,用我们的语言体系、价值判断体系,进行深刻评价。
  二、文艺评论要有良知,要分清“好”的和“坏”的
  近年来,我们文艺界有些不良现象,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相互唱赞歌。明明很差的文艺作品,但因为某人的名气,文艺评论就会违心地把这个作品吹到天上去。以书法家协会的一些现象为例,现在丑书盛行,什么“射书”之类的东西层出不穷,还美其名日是对书法的全新弘扬,甚至有些书法家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书法水平超越了怀素,超过了王羲之、王献之,简直是吹得一塌糊涂,作品拿出来一看,让人根本看不懂。甚至还有知名学者,就此发表了看似高大上的文艺评论,认为是观众看不懂这些书法家的作品,完全颠倒黑白,不着边际。虽说很多人不懂书法,但书法作为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家都有基本的价值判断。所以,文艺评论首先要有良知,有底线,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文艺评论家既要敢于对各种不良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亮剑,敢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又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追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不能用商业的标准取代艺术的标准。
  社会上有句流行语“红包的厚度等于评论的高度”,很多艺术家,在办展览的时候,都会邀请评论家去,去了以后,藝术家会给评论家一点小红包。虽说红包是劳动所得,但不好就是不好,瞎吹对艺术家艺术水准的提高没有好处。我们要做的,是运用文艺评论、文艺批评这个武器,去提高文艺作品的水平。艺术家也要有雅量,听得进不同意见。
  三、关于“川派评论”与人才
  近几年,四川文艺评论界处在全国文艺评论的第一方阵,很多评论在全国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但站在打响“川派评论”品牌的高要求上,过去的工作仍然需要反思。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目前已成立专业评论委员会9个,基本上涵盖了方方面面,但仍需要建立良性的、循环的竞争激励机制,用机制体制激励出更多人才。
  在文艺评论下一步着力方向上,评论家除了写一些理论文章外,每年还应该在自己所研究的专业方向上,做一些高质量的评论、调研等,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工作建议。过去四川评论界的评论多为粗放式的评论、散件式的评论,很少组织针对某一部有重大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或某一重大文艺现象,进行集中、深入探讨式的评论,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较少,要做大做强文艺评论“川军队伍”,需要各地市州积极发展会员,鼓励会员多写多发表评论文章,同时也要把握专业门槛,不能滥竽充数。目前四川高校艺术学院很多,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可以成为未来会员的发展对象。这样的人才充实进入评协队伍,将极大提升四川文艺评论队伍的水平。文艺评论工作要请进来,走出去。下一步,四川省文联将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有规模、有梯次地来川授课,以培养文艺评论人才,争取尽快打造一批能打硬仗、善于攻坚克难的川军文艺评论队伍,做大做强“川派评论”品牌。
  (根据作者2 020年10月16日在“川派评论”川西论坛上的讲话整理)
  西昌倡议
  2019年四川印发《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艺评论,打响川派评论品牌”。为在全国文艺评论界推出“川派评论”,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20年10月15日在凉山州西昌市拉开川西学术论坛帷幕,此后还在川东、川北、川南和成都展开系列论坛。为使“川派评论”站得住、走得远、有成效,我们特向全省文艺评论工作者发出如下倡仪:
  一、学理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开展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切实做到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为繁荣发展我国我省文艺评论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二、识大局,步步紧跟文化发展前进步伐。文艺评论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必须清醒认识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四川文艺评论应树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整体观,努力形成具有世界视野、国家立场、人民情怀、巴蜀品格的评论特质,不囿于盆地、不编织圈子、不局限地域,以更宽阔更高远更开放的胸怀和气度,关注新时代全国文艺发展走势,研究和评论国内和省内文学艺术创作,努力探索和提炼具有中华文明特点的文艺评论标志性概念和符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推进“川派评论”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
  三、说真话,处处展现文艺评论本质属性。坚持思想精深、说理充分、激浊扬清的文艺评论,敢于实事求是,敢于表明态度,敢于坚守立场,以评论家的道德良知和专业精神,加强对文艺思潮、现象和作品的分析评价,把对时代对社会对人性的理解与认识,对事物发展的真知性真理性规律性探寻,转化为社会进步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认同,让人们在审美认知中感受评论所带来的美好生活向往和精神标杆提升,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领创作、倡导风尚、浸润心灵、丰沛文明的独特作用。
  四、建平台,时时发挥文艺评论社会效能。主动适应互联网和新技术革命的新变化,针对受众阅读观看鉴赏方式的新特点,努力掌握多形式多手段的文艺评论新类型新形态和新的表达方式,与四川日报全媒体等国内报刊、网络和新媒体联合,搭建文艺评论现代传播平台,增强四川文艺评论的可阅读性可传播面。主动适应网络文艺创作新变化,加大对网络文艺作品的研判和批评,引领网络文艺创作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积极介入文艺创作全过程,密切关注重大创作选题和创作进展,开展跟踪观察和研究,促进创作与评论良性互动,为推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力作发挥文艺评论的特殊作用。
  五、创机制,多多培养文艺评论骨干人才。“评论川军”是四川历史传承弘扬、巴蜀文化滋养、川人思维性格行进到当下的选择。建设一支有思想、有眼光、有锐气、有责任的“评论川军”,需要营造宽容宽松、鼓励激励的文化政策环境,创新文艺评论工作者充分交流合作机制,提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思想才华展现平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媒体网络和自由撰稿人等专家和新文艺评论群体开展研讨、改稿、编撰、培训、访学、调研、采风等丰富多样的学术专业活动与服务,促进“川派评论”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
  四川,这是一块诞生艺术与思想的厚土,一方滋养大家与巨著的沃土,一片辉映丽日与新星的热土。悠久而弥新的巴蜀,以历史的大气、文化的灵气、生活的底气,始终激励着当代四川文艺评论工作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谱写更加炜煌的华章。
  二〇二〇年十月十六日于凉山西昌
其他文献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北大木偶,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继承了秦汉时期木偶高大、酷似真人的古朴之风,有着“木偶巨人”之称。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主席李延年先生盛赞“它是中国木偶中的‘独生子’,也是世界偶戏中的‘巨人’。”国际木偶联会亚洲太平洋委员会主席唐大玉女士认为川北大木偶不仅是“中国南充的文化名片”,更是“连接东西方友谊的桥梁”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作
我出生在嘉陵江中游的南充市,八岁那一年,我就开始往返于城乡之间,在母亲教书的老祠堂或古寺庙里读小学。“大跃进”年代的许多“忙假”里,我几乎都要跟着母亲在田间地头“检查”老乡挖地深度够不够,晚上“搞夜战”打没打磕睡。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了母亲与老乡们的融融亲情。   1969年秋天,我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看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更是令我铭记不忘。  春天,青蛙满沟争鸣的时候,我和队里的年轻人
与《现代艺术》结缘是因为我写作的《四川美术史》,记忆最深刻的“交往”算来有三次,其中两次都与巴蜀历史文化,特别是巴蜀美术历史,紧密相关。此处的美术是指中国传统美术,其分类不是单单指绘画,而是包括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等五大门类,是为“大美术”的概念。  第一次是“祝贺海报”。  2015年9月,我所著的《四川美术史》(上册·先秦至隋唐卷,巴蜀书社)出版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四川省文联联合
主办单位:凉山州冕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凉山州冕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凉山州冕宁县文化馆  安纹忠  ANWENZHONG  《彝海》总编。笔名安东,彝族,凉山冕宁人。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第八期少数民族文艺人才(视觉艺术)研修班学员,人民日报签约摄影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凉山州评协副主席,凉山州作协副秘书长,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冕宁县文联主席。出版诗歌、随笔、摄影作品多
丁芾  出生于绘画世家,197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自幼随父习字学画,2017年毕业于清华美院李兵水墨雪山高研班,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和大赛,并获奖。现为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同心文化艺术院副院长。  “留白”在雪山画中相当重要,学会“留白”是画好水墨雪山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步。  要学会“留白”,心中必须得有雪,必须有熟练的雪山画技巧,有多次采风所积累的对雪山熟知,你才能随心所欲地在画中给雪留下
何应辉  1946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诗書画院名誉院长。
金王把我顶在头上  将军把我拖上战场  坟墓和欲望都称不出我的重量  我在美人的胸前缠绵  在她的兰花指上闪耀  贪婪游走在我的每一寸肌肤  怀抱着我的人都在振臂高呼  高呼着一种主义,一种信仰  火影阑珊,土木繁盛  奔向我的影子或实或虚  可我有我的本色,我的坚强  绝不向人间的构陷妥协  我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圭臬  褪去妖魔鬼怪的五色皮  留下起誓者咬牙切齿的痕迹  木  我有很長的影子,在风
魏前程《祖国在我心中》  魏前程  中國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摄影师。1979年开始自学摄影,拍摄题材广泛,喜好本土题材,通过镜头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相机记录时代的变迁和美的瞬间。三十年来,有大量的作品在各级摄影比赛中获奖。
2009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2001年结业于文化部第六届岩彩画高研班。现为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嘉州画院一级画师。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市级展览并获奖,并有数件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多次赴国外参加艺术交流展,2019年在巴黎举办“‘心语’——贾霞巴黎个展”。  我和贾霞是大学同学。那时我们年级有十来个同学很喜欢
四川成都人,号大壑堂主。师从刘朴、范扬先生。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四川省委统战部新联会书画院画师,成都市美协理事,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画家,成都市政协书画院画师,成都尚古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在我認识的画家朋友里面,何志勇是一位非常敏感、非常有个性、非常有艺术天赋的中青年画家。其笔下山水画卷,笔法墨法章法谨严,洋溢着清逸灵动、意趣横生、自然平淡的审美向度以及平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