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探究社区教研模式的运行机理与实践路径

来源 :当代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线探究社区教研模式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教研环境中,以探究社区理论为指导,以网络研修平台为主阵地,以教研共同体为主导,以问题驱动的专题研修为抓手,围绕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问题系统开展社会交互、协作建构与批判反思的教研组织形式及操作流程.在线探究社区教研模式诸要素相互耦合,形成了以信任文化为纽带的互动合作机理,以异质特征为基准的精准分工机理,以实践性反思为核心的探究行动机理,以资源流动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机理,推动在线探究社区教研活动的高效运行.在线探究社区教研模式的有效开展需要依托技术支持,提升教研主体的在线临场感;立足科学精神,促进教研问题的理智化探究;扎根社区文化,推动教研共同体的专业发展,切实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走出去”步伐的深入,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格局,形成了日益丰富的图景,目前学界广泛采用的一些显性指标尚不能反映当下海外传播的全貌.拓宽评
基于“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健全和高效的体育场馆体系,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文章采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估2003年至2019年安徽省体育场馆体系的效率。文章选择四个输出变量:体育场所位置、体育场所使用率、体育场所开放率和新加入的运动人口;两个输入变量:体育支出总额(占GDP的百分比)和体育场所数量。研究结果显示:在2005年的全民建设纲要的影响下,安徽省的体育场馆体系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研究还表明,如果体育场馆系统的操作和技术方面得到改善,减少体育支出并不一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关系是“离散数学”中刻画事物间内在规律性的数学模型,是数据结构及数据库等很多后续课程的基础。由于在关系中,求解关系的传递闭包,是学生普遍比较难掌握的内容,也是出错最多的地方,本文基于此背景介绍了求解关系的传递闭包的四种方法,并对同一个关系闭包问题的四种方法进行比较,这些方法虽然都能用来很好地求解关系的传递闭包,但是关系图法最为适用,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和发展并重的需要办好的一件大事.教育在构筑国家安全牢固防线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在中小学坚持以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指导,进一
期刊
人际语用学聚焦于人们如何在交际过程中运用语言来建构和维系人际关系,是社会语用学重要的讨论议题。人际语用学概念从提出至今已有十年,该研究在国内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本文梳理了人际语用学概念内涵以及2010-2020年国内人际语用学三大研究议题范围,即人际关系、身份构建以及话语语篇;发现人际语用学既是研究的主体,可以作为研究视角或理论框架,同时也是研究的客体,作为探讨的研究对象;此外人际语用学研究兼具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多为通过语料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实证研究。本文反思目前国内人际语用学研究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
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不仅要关注技术的创新,更要注重学生视野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出基于OBE的分段式教学,强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新技术转化成新思维。基于OBE的分段式线上教学模式,对原有“电机及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概括为“预习”“交流”“展示”和“检测”四个环节。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的实施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开展了任务驱动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了使教学过程顺利开展,课前在泛雅平台中做好信息发布和学生课前自学;课中借助携带的移动终端,使用学习通实施任务驱动式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增加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和信息反馈;课后学生在泛雅平台中查缺补漏,巩固和升华所学知识。根据课程考核和评价,采用任务驱动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高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经管类“高等数学”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量大面广的一门课程,其教材的选择应遵循“适宜教学”的原则。在“经济数学微积分”教材建设中,通过适度降低理论要求、呈现数学探究过程、多元切入、通俗的表达和多层次的习题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内容处理上体现出夯实“三基”、培养能力、落实课程思政等特色。在教材建设中要不断吸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并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现教材的更新迭代,使教材更易教易学。
自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的“社会转向”(social turn)以来,社会翻译学已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一维。中西方学者共同致力于理论引鉴、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社会翻译学的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在研究传统、理论立场、学术目标等方面的趋同性日益凸显,学术共同体已现雏形。开展社会翻译学研究,不仅是翻译研究问题意识使然,同时也是翻译研究学科发展的应然(傅敬民2018:94)。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社会翻译学逐渐形成社会系统论(Social Systems Theory)、社会实践论(Social Practice Th
师德是教师质量的保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它就成为党关心的重要教育工作.在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党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师德建设稳步推进,历经了四个阶段——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