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日记》中的“陈安仁”并非陈延年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y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曾两次在日记里提到陈安仁,一次为1927年3月25日,另一次为1927年3月31日。最近朱洪先生在《百年潮》2004年第8期发表《陈延年与鲁迅在广州的两次见面》一文,认为《鲁迅日记》里的“陈安仁”即陈延年。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撰此小文向朱先生请教。朱先生确信鲁迅曾与陈延年见面,其依据在于1973年6月《陈延年》一书作者访问赖玉润的谈话。查赖玉润自1926年3月起至1927年夏止一直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秘书长要职,揆之常情,他对于时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的陈延年的重大行踪应是知情的,其关于陈延年与鲁迅会面的回忆似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在各类历史材料中,回忆资料属于最危险的资料,这已成为绝大多数史学工作者的共识。通常情况下,一条回忆资料的可信度,往往依赖于回忆者回忆时与回忆事 Lu Xun once mentioned Chen Anren twice in his diary, one on March 25, 1927 and the other on March 31, 1927. Recently, Mr. Zhu Hong published “Chen Yannian and Lu Xun’s Two Meetings in Guangzhou” in the “Hundred Tide” (No. 8, 2004), saying that “Chen Anren” in Lu Xun’s Diary is Chen Yanian. I disagree with this, this essay to consult Mr. Zhu. Mr. Zhu was convinced that Lu Xun had met Chen Yannian on the basis of a visit to Lai Yurun by the author of “Chen Yanian” in June 1973. Since March 1926 until the summer of 1927, Charyu Yurun has been serving as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CPC Committee. His true fate is that he should know well the whereabouts of Chen Yannian, then secretary of the CPC Guang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There is no problem with the memory of Lu Xun meeting. However, among all kind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memoirs are the most dangerous materials, which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most historians.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credibility of a memory of information, often rely on memories of memories and memories of things
其他文献
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解决办理环境污染刑
期刊
随着我国国际化趋势的加剧,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态势,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要求企业不断改进自身经营管理理念,融入更具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战略措施,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
徐迟是我的惟一的从未晤面的知交。我们相知时间也不太长,从1990年春开始通信,便鱼水相得,互不生疏。他成了我文字上的导师,感情上的密友。  1988年夏季,我在印尼的妹妹张秀娟夫妇邀请了在上海博物馆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小舅父宗典到香港会晤,也邀我到港相叙。都是几十年没有相聚的亲戚,话旧的材料是很丰富的。但是我因营业很紧张,只能去香港一晚,便需回东京参与一个会议,就在出发前的几个晚上,写了一篇回忆童年的
摘 要 逮捕是刑事程序法律中特有的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项严厉的强制措施。逮捕有助于控制犯罪,有利于发现案件真实,有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或其它公民的人身安全,从而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它对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准确惩罚犯罪,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逮捕制度因为是以公民的自由权为代价来实现诉讼目的的,因而这一制度就天然地包含着两种可能:用之得当则国家社会两受
档案库房是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着与单位相关的档案文件,并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档案库房管理条件及技
记者近日从中国法学会获悉, 2018年,中国法学会共组织召开33场立法专家咨询会,超过640人次专家学者参与研讨,撰写咨询报告总计120多万字,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挥了积极
期刊
日本是综合商社主导,而三井又是其先驱者,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延续了百余年.它不是制造厂家、不直接拥有生产设备,但它有强劲的生命力:经历过明治维新、两次世界大战、解散
期刊
摘 要 刑事证据制度改革可以说是我国法律实务界和学术界各类人士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信息时代背景下,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现有的刑事证据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围绕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分析。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刑事证据制度 电子证据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现行证据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证据收集制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对刑事案件
摘 要 保证期间是保证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平衡保证关系各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和减轻保证人负担,明确保证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来探讨保证期间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及学术观点对此进行了检讨与反思,并对以后完善保证期间性质有所裨益。  关键词 诉讼时效 除斥期间 债务履行期限 特殊除斥期间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一、学说与实务观点  (一)诉讼时效说。   所谓的诉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日益迅速.本文主要介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应用现状,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完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