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10月2日晚,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成了世界注目的城市。38岁的前世界重量级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在归隐两年后重返拳坛,试图在这里击败时任世界拳击理事会冠军的拉里·霍姆斯,从而第四次荣登拳王宝座。
这场轰动世界的拳王争霸战是在地处闹市的凯撒宫停车场上临时搭起的一座露天体育场内进行的。为举行这场拳赛,主办者专门花费了80万美元,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建成了这座设有24,760个座位的体育场。虽然一张门票的价格高达50—500美元,但20,000多张入场券早在比赛的前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使票房收入突破了六百万美元大关。为使更多的人看到这场比赛,比赛实况用闭路电视系统传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并通过通讯卫星向世界其他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播。据法新社估计,世界上观看这场拳击比赛的电视观众达20亿人。一场拳击比赛在世界上引起如此轰动是拳击史上所罕见的。
晚上7点30分,当两位身高同是1.90米、体重都在97公斤以上的巨人出现在拳击台上时,场内顿时沸腾起来。把这座钢架结构的建筑物挤得满满的两万多名观众,尽管大多数人对阿里获胜并不抱多大希望,但他们仍狂热地呼喊着他的名字。“阿里!阿里!阿里!”有节奏、震耳欲聋的声浪,淹没了现场主持人通过麦克放出的声音。这样热烈的场面对于阿里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但在他离开了拳坛25个月之后,今天又一次出现在比赛的拳击台上时,他更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
被誉为“人民拳王”的阿里,1942年1月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个穷苦黑人家里。从小遭受贫困和种族歧视,使他养成了敢于向一切压力挑战、永不屈服的性格。他12岁开始练拳击,6年后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奥运会上夺得了轻重量级拳击比赛的冠军。1960年10月他转为职业拳手。1964年2月、1974年10月和1978年9月,他曾三次登上世界重量级拳王宝座,成为世界上唯一夺得过三次拳王头衔的人。从1960年10月到1978年9月的18年间,他共参加过59场职业比赛,胜56场,负3场,37次击倒对手,创造了拳击史上的奇迹。
人们爱戴和崇敬阿里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拳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位热爱和平、主持正义,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自由战士。当阿里第一次夺得世界重量级拳王头衔的时候,他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公开宣布他加入主张黑人自由平等的美国“黑色穆斯林”组织,并抛弃了过去祖辈留下来的“卡修斯·克莱”的带有屈辱色彩的姓名,改为穆罕默德·阿里。正当他在拳坛步步上升时,美国扩大了越战规模。他不顾牺牲自己在拳击活动中的“黄金时代”,冒着坐牢的危险,公开抨击这场不义之战,并拒绝应征入伍。为此他遭到了多方迫害,甚至被判5年徒刑和吊销拳击执照。1980年年初,前苏联出兵阿富汗,他开始为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而奔走呼号,并作为卡特总统的特使出访非洲进行宣传协调。
在20多年的拳击生涯中,阿里访问和转战世界各地,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了大量工作。
阿里经常接近下层群众,在他“飞黄腾达”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为改善黑人悲惨处境和争取平等待遇进行过许多斗争。他常常把自己的血汗钱捐给“黑色穆斯林”的慈善事业,去资助贫苦大众:人民高兴地把他称为自己的拳王。1973年著名歌手皮里斯利曾送给他一件背上印有“人民的拳王”字样的披袍。
1978年9月,36岁的阿里在第三次夺得重量级拳王头衔后,在众人规劝下宣布退出拳坛。但是他从不服输的个性使他经不起对手挑战的引诱。在霍姆斯多次提出要与他决一雌雄后,1980年年初他不顾医生和教练的劝告,接受了比他年轻8岁的霍姆斯的挑战。这对一个年近40、长时间不参加比赛和训练,体重已增加到120公斤的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准备这次比赛,从4月份开始阿里投入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艰苦的训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他的体重减轻了22公斤。在比赛前一天称体重时,他只有98公斤,这是他自1974年登上职业拳台以来参加比赛体重最轻的一次。仅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阿里复出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全世界的的关注。拳坛经纪人竞相争取主办这场有利可图的拳赛。唐·金许愿付出1400万美元这个在当时创纪录的酬金,最后取得了主办权。合同保证,阿里参加这场拳赛的酬金是800万美元,霍姆斯的酬金是600万美元。然而主办者从这场拳赛中获得的金钱要比阿里和翟姆斯取得的酬金总数高出数倍。据唐·金本人透露,他仅从出让闭路电视转播权这一项,就嫌得5000万美元。
规定要进行15个回合的比赛开始了。在前两个回合的比赛中,阿里一直采取守势,用以守为攻的战术,靠着台边的围绳作战,并不时施展他以前夺标的绝技,引逗霍姆斯出击消耗体力。30岁的霍姆斯正处于巅峰状态,斗志旺盛,出拳快而有力,虽然一些拳被阿里躲过,但仍以点数获胜。第三回合开始后,阿里避开了霍姆斯四次重拳,接着突然反击,分别击中对手的下巴和右额。霍姆斯不放弃攻势,频频挥动双拳猛击,迫阿里退到拳台一角,也击中阿里两拳。这一回合双方战成平手。
在第四回合比赛中,阿里打出开赛以来最漂亮的一记重拳,击中霍姆斯头部。霍姆斯亦不甘示弱,也击中阿里头部一拳。在霍姆斯的猛攻之下,阿里退到台边,经过艰苦绞杀,阿里这一回合又以点数失利。
接着瞿姆斯以点数又胜了第五回合和第六回合比赛。
由于阿里在前几回合中注意保存实力,第七个回合开始后他再次施展漂亮轻巧的步伐,用游步跳动一会儿到左,一会儿到右,闪过了霍姆斯拿手的左直拳和左钩拳,处于有利地位。接着阿里发动进攻把霍姆斯逼到围绳边,几记快拳出手后,击中对方头部和腹部。阿里第一次赢得一个回合,也是他在这场比赛中取得的唯一的一个回合的胜利。
阿里虽在第七个回合中得胜,但也过多消耗了体力,使他从第八个回合开始,明显地表现出反应迟钝和体力不济。相反,他的对手霍姆斯却越战越勇,在最后三个回合中,比赛呈一边倒的情势,瞿姆斯完全接管了比赛。到第10回合时,阿里已疲惫不堪,一直绕台走动,毫无招架之力。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阿里没有还击过一拳。
在第十一回合比赛的铃响之前,阿里的教练安吉洛·邓迪拒绝阿里继续比赛,裁判员宣布原定十五个回合的比赛到此结束,霍姆斯以TKO的方式获胜。这是霍姆斯继1978年6月夺得世界拳击理事会重量级冠军以来,第八次卫冕成功。
瞿姆斯以绝对优势赢得了这场比赛,使他成为世界拳击理事会承认的历届重量级拳王中第一个连续八次卫冕成功的拳手,并再次证明他确实是一位卓有才华的拳界天才。霍姆斯1970年开始参加业余拳击比赛,1973年正式转为职业拳手。在他参加的22场业余拳赛中,胜19场,负3场。当他 成为职业拳手以后,多次向世界好手名将挑战,许多久经沙场的老将纷纷败在他的拳下。1978年3月,他击败了世界第四号拳手谢华斯;6月击败曾战胜过阿里的世界第二号拳手肯·诺顿,荣登拳王宝座。此后他接连击败向他挑战的七员虎将。1980年7月霍姆斯只用了七个回合就击倒了当年世界排名第九的莱杜克,平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前世界拳击理事会重量级拳王佐·路易斯创下的纪录。霍姆斯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在他参加的36场职业拳击比赛中,有27次是以击倒对手获胜的。
霍姆斯1949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一个黑人家里。共有12个兄弟姐妹,父母离婚,12个孩子全由母亲抚养,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年仅13岁霍姆斯就开始做工养家。他先后干过洗车工、翻砂工、汽车司机等,而跟他后来从事拳击事业有直接关系的是表演打架。小时候他为混得一顿免费的晚餐,常常和弟弟到宾馆、酒吧间表演角力,以娱宾客。由于他表演精彩,技艺超众,前来挑战和求教的少年越来越多。在这期间被他打败的有40人之多。这为他后来活跃拳坛奠定了基础。
霍姆斯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有强壮的体魄、过人的力气以及反应敏捷、步伐轻巧、出拳快而有力之外,他还有自己的绝招,1976年霍姆斯在训练中右臂受伤,医生叮嘱他九个月之内不能进行拳击训练。右臂不能动弹,他就坚持练习以左手进行攻击和防守。在九个月的时间里,他练就了一套举世无双的左路拳。比赛中,他常出左拳猛钩对手脸部,快而准确,凶狠有力,出奇制胜。
霍姆斯十分崇敬阿里。1972年至1976年他曾作为陪练跟随阿里四年之久,向阿里学得了许多宝贵的拳击技术和比赛经验。这次是他第一次跟阿里进行正式比赛。赛后瞿姆斯在记者招待会上盛赞阿里是一个伟大的拳手、不平凡的运动和地地道道的男人。他说:“阿里在退休两年后复出,这种勇气是令人钦佩的。这是我快乐的时刻,也是悲伤的时刻。阿里是我崇拜的人物,是我的朋友。我不愿意成为击倒他威望的人。我确信我能够战胜他,因为我太了解他了。我之所以要跟他作赛,因为作为一个职业拳手,我难以抗拒六百万美元对我的诱惑。”
霍姆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还谈了对拳击运动的看法。他说:“与人们的想法恰恰相反,我并不喜欢拳击比赛。我觉得它过于残忍。”他在谈到今后打算时说:“我打算再打个一年半载,我仍将重申,拳击是一种很残忍的比赛项目。最多再干两年,我将宣布隐退。”
一场轰动世界的拳王争夺战结束了。正象大多数人在赛前预测的那样,阿里作为一代拳王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阿里在赛后接见记者时说: “观众所看到的并不是从前的阿里。我的判断力、拳速竟然全失,似乎一无所有。我的确太弱了。”
阿里是人不是神,尽管人们希望看到他再创奇迹,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但是事物的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
这场轰动世界的拳王争霸战是在地处闹市的凯撒宫停车场上临时搭起的一座露天体育场内进行的。为举行这场拳赛,主办者专门花费了80万美元,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建成了这座设有24,760个座位的体育场。虽然一张门票的价格高达50—500美元,但20,000多张入场券早在比赛的前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使票房收入突破了六百万美元大关。为使更多的人看到这场比赛,比赛实况用闭路电视系统传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并通过通讯卫星向世界其他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播。据法新社估计,世界上观看这场拳击比赛的电视观众达20亿人。一场拳击比赛在世界上引起如此轰动是拳击史上所罕见的。
晚上7点30分,当两位身高同是1.90米、体重都在97公斤以上的巨人出现在拳击台上时,场内顿时沸腾起来。把这座钢架结构的建筑物挤得满满的两万多名观众,尽管大多数人对阿里获胜并不抱多大希望,但他们仍狂热地呼喊着他的名字。“阿里!阿里!阿里!”有节奏、震耳欲聋的声浪,淹没了现场主持人通过麦克放出的声音。这样热烈的场面对于阿里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但在他离开了拳坛25个月之后,今天又一次出现在比赛的拳击台上时,他更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
被誉为“人民拳王”的阿里,1942年1月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个穷苦黑人家里。从小遭受贫困和种族歧视,使他养成了敢于向一切压力挑战、永不屈服的性格。他12岁开始练拳击,6年后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奥运会上夺得了轻重量级拳击比赛的冠军。1960年10月他转为职业拳手。1964年2月、1974年10月和1978年9月,他曾三次登上世界重量级拳王宝座,成为世界上唯一夺得过三次拳王头衔的人。从1960年10月到1978年9月的18年间,他共参加过59场职业比赛,胜56场,负3场,37次击倒对手,创造了拳击史上的奇迹。
人们爱戴和崇敬阿里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拳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位热爱和平、主持正义,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自由战士。当阿里第一次夺得世界重量级拳王头衔的时候,他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公开宣布他加入主张黑人自由平等的美国“黑色穆斯林”组织,并抛弃了过去祖辈留下来的“卡修斯·克莱”的带有屈辱色彩的姓名,改为穆罕默德·阿里。正当他在拳坛步步上升时,美国扩大了越战规模。他不顾牺牲自己在拳击活动中的“黄金时代”,冒着坐牢的危险,公开抨击这场不义之战,并拒绝应征入伍。为此他遭到了多方迫害,甚至被判5年徒刑和吊销拳击执照。1980年年初,前苏联出兵阿富汗,他开始为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而奔走呼号,并作为卡特总统的特使出访非洲进行宣传协调。
在20多年的拳击生涯中,阿里访问和转战世界各地,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了大量工作。
阿里经常接近下层群众,在他“飞黄腾达”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为改善黑人悲惨处境和争取平等待遇进行过许多斗争。他常常把自己的血汗钱捐给“黑色穆斯林”的慈善事业,去资助贫苦大众:人民高兴地把他称为自己的拳王。1973年著名歌手皮里斯利曾送给他一件背上印有“人民的拳王”字样的披袍。
1978年9月,36岁的阿里在第三次夺得重量级拳王头衔后,在众人规劝下宣布退出拳坛。但是他从不服输的个性使他经不起对手挑战的引诱。在霍姆斯多次提出要与他决一雌雄后,1980年年初他不顾医生和教练的劝告,接受了比他年轻8岁的霍姆斯的挑战。这对一个年近40、长时间不参加比赛和训练,体重已增加到120公斤的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准备这次比赛,从4月份开始阿里投入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艰苦的训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他的体重减轻了22公斤。在比赛前一天称体重时,他只有98公斤,这是他自1974年登上职业拳台以来参加比赛体重最轻的一次。仅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阿里复出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全世界的的关注。拳坛经纪人竞相争取主办这场有利可图的拳赛。唐·金许愿付出1400万美元这个在当时创纪录的酬金,最后取得了主办权。合同保证,阿里参加这场拳赛的酬金是800万美元,霍姆斯的酬金是600万美元。然而主办者从这场拳赛中获得的金钱要比阿里和翟姆斯取得的酬金总数高出数倍。据唐·金本人透露,他仅从出让闭路电视转播权这一项,就嫌得5000万美元。
规定要进行15个回合的比赛开始了。在前两个回合的比赛中,阿里一直采取守势,用以守为攻的战术,靠着台边的围绳作战,并不时施展他以前夺标的绝技,引逗霍姆斯出击消耗体力。30岁的霍姆斯正处于巅峰状态,斗志旺盛,出拳快而有力,虽然一些拳被阿里躲过,但仍以点数获胜。第三回合开始后,阿里避开了霍姆斯四次重拳,接着突然反击,分别击中对手的下巴和右额。霍姆斯不放弃攻势,频频挥动双拳猛击,迫阿里退到拳台一角,也击中阿里两拳。这一回合双方战成平手。
在第四回合比赛中,阿里打出开赛以来最漂亮的一记重拳,击中霍姆斯头部。霍姆斯亦不甘示弱,也击中阿里头部一拳。在霍姆斯的猛攻之下,阿里退到台边,经过艰苦绞杀,阿里这一回合又以点数失利。
接着瞿姆斯以点数又胜了第五回合和第六回合比赛。
由于阿里在前几回合中注意保存实力,第七个回合开始后他再次施展漂亮轻巧的步伐,用游步跳动一会儿到左,一会儿到右,闪过了霍姆斯拿手的左直拳和左钩拳,处于有利地位。接着阿里发动进攻把霍姆斯逼到围绳边,几记快拳出手后,击中对方头部和腹部。阿里第一次赢得一个回合,也是他在这场比赛中取得的唯一的一个回合的胜利。
阿里虽在第七个回合中得胜,但也过多消耗了体力,使他从第八个回合开始,明显地表现出反应迟钝和体力不济。相反,他的对手霍姆斯却越战越勇,在最后三个回合中,比赛呈一边倒的情势,瞿姆斯完全接管了比赛。到第10回合时,阿里已疲惫不堪,一直绕台走动,毫无招架之力。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阿里没有还击过一拳。
在第十一回合比赛的铃响之前,阿里的教练安吉洛·邓迪拒绝阿里继续比赛,裁判员宣布原定十五个回合的比赛到此结束,霍姆斯以TKO的方式获胜。这是霍姆斯继1978年6月夺得世界拳击理事会重量级冠军以来,第八次卫冕成功。
瞿姆斯以绝对优势赢得了这场比赛,使他成为世界拳击理事会承认的历届重量级拳王中第一个连续八次卫冕成功的拳手,并再次证明他确实是一位卓有才华的拳界天才。霍姆斯1970年开始参加业余拳击比赛,1973年正式转为职业拳手。在他参加的22场业余拳赛中,胜19场,负3场。当他 成为职业拳手以后,多次向世界好手名将挑战,许多久经沙场的老将纷纷败在他的拳下。1978年3月,他击败了世界第四号拳手谢华斯;6月击败曾战胜过阿里的世界第二号拳手肯·诺顿,荣登拳王宝座。此后他接连击败向他挑战的七员虎将。1980年7月霍姆斯只用了七个回合就击倒了当年世界排名第九的莱杜克,平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前世界拳击理事会重量级拳王佐·路易斯创下的纪录。霍姆斯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在他参加的36场职业拳击比赛中,有27次是以击倒对手获胜的。
霍姆斯1949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一个黑人家里。共有12个兄弟姐妹,父母离婚,12个孩子全由母亲抚养,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年仅13岁霍姆斯就开始做工养家。他先后干过洗车工、翻砂工、汽车司机等,而跟他后来从事拳击事业有直接关系的是表演打架。小时候他为混得一顿免费的晚餐,常常和弟弟到宾馆、酒吧间表演角力,以娱宾客。由于他表演精彩,技艺超众,前来挑战和求教的少年越来越多。在这期间被他打败的有40人之多。这为他后来活跃拳坛奠定了基础。
霍姆斯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有强壮的体魄、过人的力气以及反应敏捷、步伐轻巧、出拳快而有力之外,他还有自己的绝招,1976年霍姆斯在训练中右臂受伤,医生叮嘱他九个月之内不能进行拳击训练。右臂不能动弹,他就坚持练习以左手进行攻击和防守。在九个月的时间里,他练就了一套举世无双的左路拳。比赛中,他常出左拳猛钩对手脸部,快而准确,凶狠有力,出奇制胜。
霍姆斯十分崇敬阿里。1972年至1976年他曾作为陪练跟随阿里四年之久,向阿里学得了许多宝贵的拳击技术和比赛经验。这次是他第一次跟阿里进行正式比赛。赛后瞿姆斯在记者招待会上盛赞阿里是一个伟大的拳手、不平凡的运动和地地道道的男人。他说:“阿里在退休两年后复出,这种勇气是令人钦佩的。这是我快乐的时刻,也是悲伤的时刻。阿里是我崇拜的人物,是我的朋友。我不愿意成为击倒他威望的人。我确信我能够战胜他,因为我太了解他了。我之所以要跟他作赛,因为作为一个职业拳手,我难以抗拒六百万美元对我的诱惑。”
霍姆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还谈了对拳击运动的看法。他说:“与人们的想法恰恰相反,我并不喜欢拳击比赛。我觉得它过于残忍。”他在谈到今后打算时说:“我打算再打个一年半载,我仍将重申,拳击是一种很残忍的比赛项目。最多再干两年,我将宣布隐退。”
一场轰动世界的拳王争夺战结束了。正象大多数人在赛前预测的那样,阿里作为一代拳王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阿里在赛后接见记者时说: “观众所看到的并不是从前的阿里。我的判断力、拳速竟然全失,似乎一无所有。我的确太弱了。”
阿里是人不是神,尽管人们希望看到他再创奇迹,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但是事物的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