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流产衣原体佐剂灭活苗研制、中间试产和区域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流产衣原体佐剂灭活苗的制苗菌种的筛选过程、菌种的毒力及其毒力稳定性、免疫原性以及繁殖特性等方面都符合制苗菌种标准。该佐剂灭活苗对衣原体性羊流产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安全可靠。实验室在豚鼠和妊娠山羊上接种不同批次佐剂苗,观察其免疫效力和免疫期,在2~4个感染量的强毒攻击下有90%以上的保护率,对豚鼠有8个月免疫期,对山羊有7个月免疫期。结合免疫期试验还测定了佐剂苗接种于山羊之后有效免疫效价(1:16++)的持续期。在2~15℃条件下保存期为一年。

其他文献
1987年9~11月江苏省东台市发生恙虫病爆发流行,这是我省有关本病流行的首次报告,在我国长江以北也为罕见。疫情分布于该市境内的三镇毗邻的17个村和两个镇。流行始于九月下旬,终止于11月下旬,患者264人,罹患率为6.0‰,发病以15~59岁青壮年居多。经用斑点法酶标染色法检测患者血清,早期IgM阳性为82.29%,IgG阳性为52.08%,GMT为163.62;恢复期IgG阳性率为95.54%,
期刊
用组织学研究吸血雌蜱I.Persulcatus,首次观察莱姆病螺旋体在其体内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蜱吸血4天或6天时,其寄生物不仅存在于中肠。也在其它器官。如唾腺、卵巢等8个器官,这对自然界蜱传播疾病至人的方式和它能经卵传递病原体提供了依据。
期刊
本文详细叙述了荧光标记的抗沙眼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了沙眼衣原体感染的HeLa229细胞内的包涵体,以在细胞内观察到苹果绿色小体为阳性。实验证明:免疫荧光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本文还讨论了该法用于直接检测临床样本的前景。
期刊
沙眼衣原体直接标本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本文应用荧光素标记的抗沙眼衣原体单克隆抗体[Syva(Micro Trak)]直接检测了42例男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尿道涂片中沙眼衣原体,结果阳性率为14.29%,可疑2.38%,阴性83.33%,证明我国大陆也存在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生殖泌尿系感染。本文还对检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意义、检测结果以及今后应用国产衣原体直接检测试剂的可能性
期刊
经多年来获得的钩体病人群发病率及宿主动物带菌率等调查资料证实:山东省有钩体病疫源地分布的县市占64.18%(86/134);猪是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狗,尚未证实由鼠类引起的钩体病流行,鼠类带菌率仅为0.18%(10/5406)各地流行强度与猪带菌率和降雨量呈正相关。601株钩体中波摩那型占77.2%,犬型占16.63%。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以建立micro-IF法制成的立克次体病血清学诊断试剂盒,用于临床对立克次体病诊断,并与WF反应比较。二法共同检测斑疹伤寒病人双份血清6例,斑疹伤寒病人、Q热普查者、非立克次体病病人和健康献血员的单份血清209例。结果表明micro-IF能区分普氏和莫氏立克次体感染,能鉴别Q热、斑点热等感染,尤其检测IgM抗体能作早期诊断,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WF仅可根据双份血清滴度升高来诊断斑疹伤
期刊
自人分离,形态变异为两端无钩的钩端螺旋体Le205株,属波摩那群波摩那型。皮下感染地鼠15分钟,心血培养呈3/4阳性;浸染豚鼠无损皮肤30分钟,5天后呈7/16阳性;菌血症期长达10天左右;在肾脏有6天以内的短暂停留;可致22.7%的豚鼠出现低热;免疫兔显凝抗体IgG的GMT达1:28963;对同型S596及瓜哇群勐马型S590株有较强的保护力。与形态未变异的同型Le206株比较,其运动力、侵袭力
期刊
用鹦鹉热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参考株B11001,TE55株以及湖北分离的鹦鹉热衣原体CJ4、BP11和CW3等菌株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能与以上菌株的63份高免血清和156份实验感染畜禽血清发生特异性间接血凝(IHA)交叉反应,血凝效价达1:4096~1:8192。血凝反应能够被致敏用的SDS抗原所抑制。IHA试验与补体结合(CF)试验即直接和间接补体结合(DCF和ICF)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