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天,和我同办公室的Z老师感到特别憋屈,备课、上课、班级管理等工作明显懈怠了许多。我和Z老师是师范同学,她向我倾述了自己在超市购物时所遭遇的一幕。上周六的下午,Z老师去超市购物时遇到了前年所教的学生小玲。小玲刚喊出“Z老师”,“您好”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小玲的妈妈便面无表情地用力一拉孩子的胳膊,说:“不要喊她,走!”小玲被妈妈拽走了,在拐角处,她转过脸向Z老师投来伤心的一瞥,眼神中充满忧郁与不解。Z老师的心中五味杂陈,愣在那儿好久好久。
  Z老师已经工作十多年,长期执教低年级语文,兼任班主任。她工作责任心特别强,所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几乎年年第一,班风、学风在同轨班级中名列前茅。Z老师的班级管理以“严”字当头,学生敬她更怕她。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听讲不专心、作业马虎的学生,Z老师绝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每天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都是超负荷的。如果哪位家长一时疏忽,配合缺位,Z老师是不会给好脸色的,当然也不会有辩解的机会和借口,这是Z老师一贯的强势作风。因此,Z老师任教班级的学生家长亦喜亦忧:喜的是孩子在这样的班级中,文化课成绩肯定很优异;忧的是孩子在Z老师的教育中缺少童年的任性与纯真。
  下面,我们从四个维度探寻事件背后所折射的矛盾冲突。
  一、老师: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
  Z老师:我是有教育情怀的人,工作这么多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对得起自己所拿的工资。我每天早上班,迟下班,连家庭作业都认真批改,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我付出这么多汗水,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着实让人心寒。我教出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到头来只是“老鼠养儿子——替猫喜欢”,唉,以后还不如混混日子呢!
  二、学生:您的爱太沉重!
  小玲:Z老师教我们两年。她关心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全班倒数第一名的学生,Z老师都没有放弃。但我们每次上Z老师的课都担心自己出错,因为犯错的后果很严重。我们当时既喜欢Z老师,又不敢接近她。我们能够感受到她的爱,但是她的爱让所有的同学感到太沉重,沉重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三、家長:怎么不听我的解释呢?
  小玲妈妈:我的孩子在Z老师手下学习两年。Z老师给我的感觉就像母老虎,孩子稍微犯一点错误就大呼小叫的。有一次,孩子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中午便让我在教室中陪孩子把整张试卷抄了一遍。我刚想解释一下,结果Z老师冷冰冰地说:“你不要跟我解释,作业必须补做,这没得商量。”Z老师怎么能这样呢?那天,我是因为孩子发烧才让孩子不要写作业的。
  四、旁观者:都是因为缺少沟通与了解。
  笔者:儿童之所以为儿童,是因为他们还不够成熟。儿童有犯错误的权利,老师应该在等待中让儿童认识到错误的存在。Z老师的失败在于缺少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及时有效的家校沟通。一厢情愿式地付出并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更不能获得学生与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家长必须与老师形成教育共同体,老师也应该摒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彼此了解对方行为方式所承载的教育意义。
  小玲、小玲妈妈和Z老师都是这一事件中的失败者,甚至受害者。小玲妈妈的那一声断喝,发泄了内心的愤懑,却丢掉了做人的原则。小玲正处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养成阶段,以后该如何面对Z老师,怎样处理和现任老师之间的矛盾,她会更加迷惘。Z老师付出再多,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赞许,家长的认同,工作上就缺乏成就感,体会不到作为老师的的意义与价值。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要想共赢,就必须走进彼此的心灵,用宽容和理解架设友善与成功的桥梁。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其他文献
With the massive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rural land in China,the financing problem of the new rural land managers has gradually attra
表象是思维的起点,是写作中双重转化的基础。如果没有表象,“意”和“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同的“物”在人脑中的表象并不处于相同的水平,同一表象在人脑中也不完全凝固不变,常常会被淡漠和遗忘。因此,表象储存的质量如何与作文质量直接相关。作文其实就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文运思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反映客观事物的表象调动出来予以确认,才有可能对之进行加工改造[1]。怎样将表象具体化、清晰化
<正>小学阶段写作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是习作启蒙,主要任务是激发表达兴趣,体验口头与书面表达,在实践中学习和形成简单的写作技能,而非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系统传授和学
<正>"整理与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巩固与生长的独特功能。而笔者在听课实践中发现,时下很多教师在"整理与练习"课中,只注重了对知
针对脱水装置自控系统在福成寨、大竹等脱水站生产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原供电线路上并联1台UPS方案。经过现场运用表明,解决了生产中自控系统掉电的问题.确保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