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动物的觅水绝招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淡水贵于油”的沙漠里,动物的生存竞争是围绕着水展开的。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动物王国的沙漠之子们也练就了一身觅水求生的本领。生活在澳洲荒漠上的小(蹼)鼠就能够从土壤中吸取水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是靠食用各种植物的种子维持生计的,可小(蹼)鼠在觅食过程中得到十燥的种子之后,并不急于马上吃掉,而是将种子装进它那特殊的颊袋中运回洞穴里。这些干燥的植物种子的渗透压竟有400~500个大气压之高,足以将洞穴中的哪怕一丁点儿水分,也都统统吸收到种子里。在种子未吸进足够的水分之前,小(蹼)鼠是不会去吃它们的,通过这些植物种子,小(蹼)鼠从土壤中得到了水分。
  在澳大利亚的沙漠里还有一种浑身长刺的四脚蛇(蜥蜴)。在一般人看来,它身上那些小倒刺和突起物是专门对付食肉动物的防身武器,可谁曾想到它还有特殊的蓄水功能?!其实,四脚蛇皮肤的角质层上有无数的小孔,小孔的开口在小刺之间的凹陷处,水滴正是通过小孔进入皮肤的。但深层组织却没有小孔,水分并不能长驱直入向体内纵深渗透,但也未就此打住或散失。水分在皮肤里朝其头部流动,一直流到毛细管网络汇合成的两个多孔小囊里。这两个小囊长在四脚蛇的嘴角两侧,是一对绝妙的水分收集器,四脚蛇只要动一下颌部,水滴就会自动冒出来。所以,沙漠中常可以见到四脚蛇浸泡在不可多得的水中,用其皮肤吸附大量的水分,汇集于囊中以备不时之需。再有,四脚蛇身上小刺的温度低于皮肤,一旦进人夜晚,小刺就能从空气中聚集水分而形成水滴,并迅速被“干旱”的皮肤吸收。
  荒漠上生仔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自身造水的本领,即通过动物体内的脂肪“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水被肌体保留和吸收,二氧化碳则排出体外为自然界的植物所享用。蛇、蜥蜴、羚羊、斑马、狮子、长颈鹿和鸵鸟等都存体内储存了大量的脂肪,只不过脂肪通常都不分布在皮下,而在其特殊部位——驼峰(如骆驼)、尾巴或尾部(如羊、巨蜥、飞鼠、小跳鼠等)储存着。骆驼可储存110~120千克;肥尾羊也有IO~11千克之多。实际上,这些动物油(脂肪)库是“沙漠之子”们的天然贮水器。
  编辑/刘 鹏
其他文献
有一本书,名字叫《爱心树》,讲了一个男孩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每一页,都画着这棵苹果树。当男孩奔向树的时候,树的枝子长长地伸着,好像拥抱男孩的手臂。男孩抓着树枝荡秋千,大树的枝子弯弯的,像两道笑着的眉……
2005年某天,家政公司门口人们进进出出,办公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交流的说话谈笑,穿梭的身影交错,一切忙碌如昨。一身合体套装的她从座位上站起来,带着职业微笑、步履优雅地踱到董事长办公室门口,深深地吸了口气,站定片刻,坚定地举起右手……  半个小时后,那扇门在她身后重新被关上,她回到座位上,在电脑里果断的敲出了辞职报告。第二天,那个位置,椅子空空。    爱心女人的幸福生活    认识韩岩,源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