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与“立美”同生辉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im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这段精辟的论述,它揭示了学校“立美”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只有这样,学生日后才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立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具体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实际中。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育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长知识,学会欣赏美、鉴赏美、感受美,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让语文教学与“立美”同生辉呢?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体会,刍谈以下策略:
  一、在反复吟诵中去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从语文教学的传统看,我国古代就提倡“美读”。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给学生阅读的多是经典范文,学生在吟哦诵读中去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并且体会感悟美。现代文中也有许多经典文章。比如课文《鼎湖山听泉》的第八自然段: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糖果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急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对于这段优美的排比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点拨下异口同声地齐读,老师范读,学生体会,学生替换地轮读,男女生分组诵读,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背读。逐句进行接读,众生鼎沸的速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韵律美,理解鼎湖山多层次悦耳的泉声:柔曼、清脆、厚重、雄浑……轻读徐疾,节奏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让学生由辨声而想象声音产生的具体情境:草丛中淌过的小溪,石缝间漏下的滴泉,细流汇于空谷……学生在诵读中激情四射,仿佛置身其中,与作者产生了共鸣,纷纷要仿写!长期以来,教师对词汇和句法的注入式教学,是学生早已习惯当“听长”,懒于诵读,更厌于思考。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多读,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教师的任务就是以读带讲,以导促读,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解疑释惑领读成诵,熏陶养成语感,并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抓住文章中心。
  二、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寓教于文,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途径。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美的语言文字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位,这样,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审美教育。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准确形象,赋有感染力强的语言的美文,例如朱自清的《春》,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的年轻、美丽和活力,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的、健壮的春天,使抽象的春天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纵览全文,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细细品味这诗一般的语言文字,会使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中。因此,导引学生品词析句,在阅读赏析中领悟作者笔下的美。通过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文字,看到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和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想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只有善于创制情境,充分运用想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产生内心使像,在“想”中感受意境美,才能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例如《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巧妙的组合起来,创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在教学时,我常常启发学生根据诗中前三句的九种景物展开想象,使他们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学生在我们引导下边读边想象,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幅幅画面,从而感觉自己好像就是那个骑着瘦马、浪迹天涯的游子。这样把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让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到语文课文的美。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
  1.以个性化的阅读写作展示美。起初写作,我们完全可以适当降低审题立意诸方面的要求,做到四个“让”:让题材开放——题材无禁区,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的自由;让修改自信——修改权属学生,或自改,或互该,或集体该;让讲评更民主——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指出优劣高下,提出建议;让成果共享——或在班上交流,或变成手抄报、或登上校报、或对外发表。
  2.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造美。让作文展示学生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歌唱。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小剧场,改变、演出课本剧……文章本是有情物,当他们用青春的生命去拥抱这变换的广阔世界,写出的文章,必有新鲜的生命在其中跳荡,喷洒的是热血,燃烧的真情。在如此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岂不美哉!
  “立美”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美德,锻炼学生的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立美”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内容的延伸性给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拓展生成空间。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教师的使命与家长的期待,促使我们勤学不辍、斗志昂扬。“立美”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为。人类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立美材料,只要我们满腔热忱的去实践,潜心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让语文教学与“立美”同生辉,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消费模式正在不断变化,很多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购物。互联网为农户与外界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使得农户拥有更多机会销售产品,从而实现脱贫致富。本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对于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抽象性、科学性的要求往往很高。在目前的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这个要求中,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身份是一个核心的内容,这一点与我们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往往有一定的出入,在如今我们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
银中杨是以银白杨为母本,中东杨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其具有白杨派的特性,硬枝扦插成活率低,阻碍了银中杨的造林推广速度.本文通过银中杨嫩枝扦插育苗试验,总结了从整
扦插繁殖是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 Carr.)快速育苗的主要方法之一。毛白杨属扦插难生根的树种,多年来,其扦插育苗技术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至今北方地区仍在研究解决如何
Mathematica 7.0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教学中尝试用Mathematica 7.0编程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互化的数学实验,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及情志的干预效果,探讨在疏肝理气基础上,联合宁心安神法对乳腺增生症疗效的提高作用。[方法]将入选的215例肝
摘要: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注意从思维的兴趣、目标、方法、过程及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对 学生进行引导,并注意把握“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才能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从而达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