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役肉兼用型良种牛——温岭高峰牛
温岭高峰牛以产地浙江省温岭市而得名。温岭高峰牛以前主要以役用为主,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役畜,通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温岭高峰牛成为一个著名的役肉兼用型牛品种,并于1988年经中国黄牛育种委员会鉴定,成为全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
温岭高峰牛在体型外貌上主要特征为肩峰高耸,前躯发达,骨骼粗壮,后躯欠发达。公牛颈粗大,肉垂发达,颈侧皮肤略有皱褶,耳向前竖立,耳壳薄而大且内侧密生白毛,肩峰有两类:一是高峰型,形状像鸡冠,称“鸡冠峰”,高达12~18厘米;二是肥峰型,形状像畚斗,称作“畚斗峰”,峰高10~14厘米。毛色多黄色或棕黄色,眼圈、嘴环、腹下、四肢内侧及下部常有少量灰白色细毛,有的牛背中线黑色。尾帚黑色,鼻镜呈青灰色。公牛角基部粗糙,角尖黑而光滑发亮,呈“横担角”;母牛角短细,多向前上方伸展。
在生产性能上,老年淘汰牛平均屠宰率为52.85%,净肉率44.41%,骨肉比为1∶5。0.3岁阉牛的平均屠宰率为51.04%,净肉率46.27%,优质肉切块达35.95%,骨肉比为1∶5.95,肌肉纤维细嫩多汁。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7~9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18~22天,持续期1~3天,1.5~2岁开始配种,妊娠期280~290天;公牛6~8月龄性成熟,2岁开始配种。(浙江省农村经济信息网信息中心 邮编:310004)
农村奶牛养殖必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为投资发展奶牛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许多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低,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出现亏损。笔者最近深入奶牛场,对当前本市奶牛养殖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奶牛种质差。本市存栏奶牛中纯种荷斯坦牛所占比例不到60%,优良品种奶牛平均每头年产奶量已达8000公斤,劣质奶牛其产奶潜能低,最多能达5000公斤左右。而我市奶牛每头年平均产奶量只有4000公斤左右,其中泰来神奶业、宇航奶业、顾氏奶业等养殖企业具有较高的养殖水平,除去这些养殖水平较高的企业外,普通养殖水平的场或企业的奶牛往往只有3000公斤左右。
2.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本人走访的11家奶牛场,有8家将奶牛一股脑儿地散养在一块空地上,地面肮脏不堪,牛身上全是泥巴,在这样的环境下,无疑会增加奶牛的发病率和怀孕母牛的流产概率,造成饲料浪费和增加治疗费用等。当奶牛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时,产奶潜力发挥不出来;环境恶劣又造成奶牛基础代谢增加,能量损失严重,增加了饲养成本;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大大增加。
3.营养供应不合理。不同生长、生产阶段,其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同一生长、生产阶段,生产水平不同,营养需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奶牛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实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在目前的养殖水平下,除一些规模企业外,绝大多数农户所喂饲料没有品质保证。本市亭湖区严学文家有15头奶牛,其中犊牛3头,泌乳牛6头,所喂饲料却只有1种自配料。据场长介绍,他们村有养牛户6家,所喂饲料都只有1种自配料。
4.卫生、防疫意识不强。养奶牛户对奶牛防疫的意识比较差,畜牧兽医人员上门防疫,很多养奶牛户持不合作态度,为了少花钱,尽量少防疫,甚至不防疫。
二、采取的措施
1.适当淘汰低产奶牛。改革开放以来,奶业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亮点,由于全国范围的“奶牛热”,使奶牛价格一路攀升,青年牛已从1998年的6000元左右上升到2003年的18000元,增长了3倍多,目前每头奶牛的价格也基本在1万元以上,已经严重背离自身的价格,因此,有人将奶牛和黄牛杂交的二代或三代当做奶牛卖给养殖户饲养,使农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这些杂交后代从外貌形态来看有类似奶牛的特点,但产奶性能不佳,把这样的牛当做奶牛来饲养,养得越多,会赔得越多。因为黄牛是我国的一个役用牛品种,产奶量十分低下。以黄牛为母本,以荷斯坦奶牛为父本,其杂交二代或三代的被毛颜色虽然已变成类似荷斯坦奶牛的颜色,但产奶性能却和荷斯坦奶牛有着天壤之别。在良种奶牛种源紧缺的情况下,还有一些人把中国荷斯坦奶牛和西蒙塔尔牛的杂交后代当做奶牛来饲养,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这种杂交一代或二代牛其产奶性能一般为4000~5000公斤,把这种乳肉兼用品种当做奶牛品种来饲养,会使饲养成本大大增加,在牛奶市场非常庞大的今天,把这样的牛当做奶牛来饲养也许还有些薄利,但当牛奶市场下滑时,把这样的牛当做奶牛来饲养,赔本将是必然的。由于奶牛价格相对较高,很多养殖场舍不得淘汰低产奶牛,致使奶牛数量上升而产奶量下降,养殖成本无形加大,因此奶牛场必须淘汰一些劣质、低产的成年母牛,引进优良品种或选留优秀后备母牛以扩充母牛群,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
2.科学饲养。推广优质牧草种植、科学饲喂技术和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技术等,实现奶牛“饲料多样化”。推广沿海农区秋熟粮经作物—秋播牧草轮(套)作、草—草轮作、林—草间作、滩涂种草4种牧草栽培利用模式;推广适宜本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的如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草、紫花苜蓿、皇竹草等优质牧草品种,进行科学组合,保证饲草常年均衡供应;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氨化、微贮处理利用,提高其适口性、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3.加强疾病防控。养殖场应制订好合理的免疫程序,每年春节期间进行炭疽芽胞苗的免疫注射,免疫对象为出生1周龄的牛,并做好记录。每年进行3次口蹄疫疫苗的防疫注射,并做好记录,配合畜牧部门做好每年两次的结核病检测和每年一次的布氏杆菌病检测工作,发现病牛及时淘汰。
4.推广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小区内统一建标准牛舍、青贮池、挤奶厅、污水处理站、处理奶牛粪便的生物肥料厂和饲料基地。小区管理实行分户集中饲养、统一日常管理、统一防疫治病、统一采购饲料、统一挤奶收购,财务公开、单独核算。养牛户进区后,奶农只承担饲料费、药费、配种费、水电费等,饲养场地租金、挤奶费用、运输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均由小区承担。小区内建立、健全多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兽药使用制度、饲料使用制度等。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全面跟踪指导和技术服务。
5.消除常见奶牛饲养误区。一是精料喂得越多越好。奶牛属反刍动物,其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一般不应少于60%。二是挤奶时间越长越好。生产中,一些奶牛养殖户从产犊后就挤奶一直到没有奶为止。这种做法使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导致奶牛较难受孕,从而影响泌乳量的提高。所以必须在奶牛泌乳期挤奶,有一定干乳期,使奶牛有充足的时间来补充体力和损失的营养。三是干乳期减料。不少养奶牛户在不挤奶时,大幅减少精料喂量,结果造成临产前呈下等膘情、产犊费力费时,产奶量低,产出的犊牛体质弱。四是早配种、早产犊、早挤奶。出于早挤奶、早得利的心理,不少奶牛养殖户在犊牛出生不足18个月,体重还不到250公斤就配种,这样常常严重影响奶牛的妊娠质量,导致难产,并造成奶牛早衰。正确配种时间应在犊牛18个月龄左右,体重达400公斤左右。(江苏省盐城市畜牧兽医站 谭广梅 邮编:224002)
温岭高峰牛以产地浙江省温岭市而得名。温岭高峰牛以前主要以役用为主,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役畜,通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温岭高峰牛成为一个著名的役肉兼用型牛品种,并于1988年经中国黄牛育种委员会鉴定,成为全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
温岭高峰牛在体型外貌上主要特征为肩峰高耸,前躯发达,骨骼粗壮,后躯欠发达。公牛颈粗大,肉垂发达,颈侧皮肤略有皱褶,耳向前竖立,耳壳薄而大且内侧密生白毛,肩峰有两类:一是高峰型,形状像鸡冠,称“鸡冠峰”,高达12~18厘米;二是肥峰型,形状像畚斗,称作“畚斗峰”,峰高10~14厘米。毛色多黄色或棕黄色,眼圈、嘴环、腹下、四肢内侧及下部常有少量灰白色细毛,有的牛背中线黑色。尾帚黑色,鼻镜呈青灰色。公牛角基部粗糙,角尖黑而光滑发亮,呈“横担角”;母牛角短细,多向前上方伸展。
在生产性能上,老年淘汰牛平均屠宰率为52.85%,净肉率44.41%,骨肉比为1∶5。0.3岁阉牛的平均屠宰率为51.04%,净肉率46.27%,优质肉切块达35.95%,骨肉比为1∶5.95,肌肉纤维细嫩多汁。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7~9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18~22天,持续期1~3天,1.5~2岁开始配种,妊娠期280~290天;公牛6~8月龄性成熟,2岁开始配种。(浙江省农村经济信息网信息中心 邮编:310004)
农村奶牛养殖必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为投资发展奶牛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许多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低,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出现亏损。笔者最近深入奶牛场,对当前本市奶牛养殖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奶牛种质差。本市存栏奶牛中纯种荷斯坦牛所占比例不到60%,优良品种奶牛平均每头年产奶量已达8000公斤,劣质奶牛其产奶潜能低,最多能达5000公斤左右。而我市奶牛每头年平均产奶量只有4000公斤左右,其中泰来神奶业、宇航奶业、顾氏奶业等养殖企业具有较高的养殖水平,除去这些养殖水平较高的企业外,普通养殖水平的场或企业的奶牛往往只有3000公斤左右。
2.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本人走访的11家奶牛场,有8家将奶牛一股脑儿地散养在一块空地上,地面肮脏不堪,牛身上全是泥巴,在这样的环境下,无疑会增加奶牛的发病率和怀孕母牛的流产概率,造成饲料浪费和增加治疗费用等。当奶牛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时,产奶潜力发挥不出来;环境恶劣又造成奶牛基础代谢增加,能量损失严重,增加了饲养成本;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大大增加。
3.营养供应不合理。不同生长、生产阶段,其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同一生长、生产阶段,生产水平不同,营养需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奶牛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实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在目前的养殖水平下,除一些规模企业外,绝大多数农户所喂饲料没有品质保证。本市亭湖区严学文家有15头奶牛,其中犊牛3头,泌乳牛6头,所喂饲料却只有1种自配料。据场长介绍,他们村有养牛户6家,所喂饲料都只有1种自配料。
4.卫生、防疫意识不强。养奶牛户对奶牛防疫的意识比较差,畜牧兽医人员上门防疫,很多养奶牛户持不合作态度,为了少花钱,尽量少防疫,甚至不防疫。
二、采取的措施
1.适当淘汰低产奶牛。改革开放以来,奶业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亮点,由于全国范围的“奶牛热”,使奶牛价格一路攀升,青年牛已从1998年的6000元左右上升到2003年的18000元,增长了3倍多,目前每头奶牛的价格也基本在1万元以上,已经严重背离自身的价格,因此,有人将奶牛和黄牛杂交的二代或三代当做奶牛卖给养殖户饲养,使农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这些杂交后代从外貌形态来看有类似奶牛的特点,但产奶性能不佳,把这样的牛当做奶牛来饲养,养得越多,会赔得越多。因为黄牛是我国的一个役用牛品种,产奶量十分低下。以黄牛为母本,以荷斯坦奶牛为父本,其杂交二代或三代的被毛颜色虽然已变成类似荷斯坦奶牛的颜色,但产奶性能却和荷斯坦奶牛有着天壤之别。在良种奶牛种源紧缺的情况下,还有一些人把中国荷斯坦奶牛和西蒙塔尔牛的杂交后代当做奶牛来饲养,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这种杂交一代或二代牛其产奶性能一般为4000~5000公斤,把这种乳肉兼用品种当做奶牛品种来饲养,会使饲养成本大大增加,在牛奶市场非常庞大的今天,把这样的牛当做奶牛来饲养也许还有些薄利,但当牛奶市场下滑时,把这样的牛当做奶牛来饲养,赔本将是必然的。由于奶牛价格相对较高,很多养殖场舍不得淘汰低产奶牛,致使奶牛数量上升而产奶量下降,养殖成本无形加大,因此奶牛场必须淘汰一些劣质、低产的成年母牛,引进优良品种或选留优秀后备母牛以扩充母牛群,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
2.科学饲养。推广优质牧草种植、科学饲喂技术和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技术等,实现奶牛“饲料多样化”。推广沿海农区秋熟粮经作物—秋播牧草轮(套)作、草—草轮作、林—草间作、滩涂种草4种牧草栽培利用模式;推广适宜本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的如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草、紫花苜蓿、皇竹草等优质牧草品种,进行科学组合,保证饲草常年均衡供应;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氨化、微贮处理利用,提高其适口性、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3.加强疾病防控。养殖场应制订好合理的免疫程序,每年春节期间进行炭疽芽胞苗的免疫注射,免疫对象为出生1周龄的牛,并做好记录。每年进行3次口蹄疫疫苗的防疫注射,并做好记录,配合畜牧部门做好每年两次的结核病检测和每年一次的布氏杆菌病检测工作,发现病牛及时淘汰。
4.推广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小区内统一建标准牛舍、青贮池、挤奶厅、污水处理站、处理奶牛粪便的生物肥料厂和饲料基地。小区管理实行分户集中饲养、统一日常管理、统一防疫治病、统一采购饲料、统一挤奶收购,财务公开、单独核算。养牛户进区后,奶农只承担饲料费、药费、配种费、水电费等,饲养场地租金、挤奶费用、运输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均由小区承担。小区内建立、健全多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兽药使用制度、饲料使用制度等。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全面跟踪指导和技术服务。
5.消除常见奶牛饲养误区。一是精料喂得越多越好。奶牛属反刍动物,其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一般不应少于60%。二是挤奶时间越长越好。生产中,一些奶牛养殖户从产犊后就挤奶一直到没有奶为止。这种做法使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导致奶牛较难受孕,从而影响泌乳量的提高。所以必须在奶牛泌乳期挤奶,有一定干乳期,使奶牛有充足的时间来补充体力和损失的营养。三是干乳期减料。不少养奶牛户在不挤奶时,大幅减少精料喂量,结果造成临产前呈下等膘情、产犊费力费时,产奶量低,产出的犊牛体质弱。四是早配种、早产犊、早挤奶。出于早挤奶、早得利的心理,不少奶牛养殖户在犊牛出生不足18个月,体重还不到250公斤就配种,这样常常严重影响奶牛的妊娠质量,导致难产,并造成奶牛早衰。正确配种时间应在犊牛18个月龄左右,体重达400公斤左右。(江苏省盐城市畜牧兽医站 谭广梅 邮编: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