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添加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肠外营养对外科重症患者骨骼肌降解的影响.方法将20名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及添加GH的肠外营养组(PN+GH).在营养治疗前及后第5、8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者24 h尿中3-甲基组氨酸(3-MH)的排出量;在第8天做股四头肌活检,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泛素蛋白表达,核糖
【机 构】
: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添加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肠外营养对外科重症患者骨骼肌降解的影响.方法将20名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及添加GH的肠外营养组(PN+GH).在营养治疗前及后第5、8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者24 h尿中3-甲基组氨酸(3-MH)的排出量;在第8天做股四头肌活检,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泛素蛋白表达,核糖核酸印迹法检测泛素及C2亚基mRNA表达,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GH组患者尿中3-MH含量以及股四头肌泛素蛋白、泛素和C2亚基mRNA的表达较PN组均明显降低(t=4.886,6.846,7.314,5.588,P<0.01),骨骼肌肌小节完整,核糖体丰富.结论GH可以抑制外科重症患者骨骼肌的降解,在mRNA水平下调泛素及C2亚基的基因表达,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系膜环周切缘与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环周切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前瞻性研究56例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环周切缘侵犯情况.结果 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3%(7/56),远处复发率为25%(14/56);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环周切缘阳性率为21%(12/56);环周切缘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33%(4/12),明显高于环周切缘
患者男,22岁.腹部肿块1年余.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膨隆,并逐渐增大,无腹痛、腹胀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诊断为脾肿大,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查体:双侧球结膜可见对称性黄斑(图1)。
患者女,33岁,因腹胀、纳差、乏力1年,加重半月入院无发热,无呕血及黑便等病史.曾在外院诊断为肝硬化,行保肝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炎病史。
我科自2000-2005年对4例第二或第三肝门外伤合并肝后下腔静脉破裂患者采用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法进行肝后下腔静脉和肝静脉修复并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例1 患者男,13岁,主因右腋下肿物3 d余,伴发热1 d,于2006年8月28日入院,发病前20 d被流浪小猫咬伤右手背.入院情况:体温:37.4℃,咽腭扁桃体红肿,右手背有一直径1 cm皮损,中心见一小圆形瘢痕,右上滑车淋巴结及肿大,右腋下触及一直径3 cm肿物,右颈部胸锁乳突后缘触及一肿大淋巴结,右腹股沟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脊柱明显侧弯。
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摄入是否会潜在性刺激肿瘤生长,这是临床医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即使外源性营养物质供给缺乏或严重不足,肿瘤仍能从宿主不断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肿瘤不断增长的需要,
二维及彩色超声检查能够对乳腺病灶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及近年来超声造影剂的应用又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使超声能够成为乳腺癌术前分期研究的一种独特工具[1]。
副脾是正常人群常见的解剖变异,临床上将副脾误诊为肿瘤并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例不在少数.分析我院4例误诊为肿瘤且实施手术切除的病例,探讨副脾误诊的原因,以减少误诊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碰撞癌是发生在同一器官或部位两个不同类型肿瘤的结合,两者之间无移行.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及壶腹部碰撞癌7例,约占同期收治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2%,现报告如下。
在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手术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已逐步进入了一个理性阶段.经过东、西方学者的反复论证,目前大家对于进展期胃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将D2(淋巴结清除至第二站)手术作为标准术式,而最近两项新的临床试验结果的出炉为我们循证医学时代的D2手术增加了有力的证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