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浙江创伤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zhaogan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改变情况,并分析凝血功能异常与颅脑损伤程度(GCS评分)及预后(GOS评分)的关系。方法监测124例单纯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凝血指标,进行DIC评分,对患者入院时颅脑损伤程度及外伤后6个月的临床预后进行评分。结果超过50%的单纯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其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及预后不良的颅脑外伤患者PT明显延长,D-DT水平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凝血功能改变,尤其是DIC多发生于脑外伤后6小时内,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及预后不良的颅脑外伤患者中表现的更加明显。PT、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F)的疗效和适应征. 方法 选用近10年来有关固定材料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结果 D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肾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Dynamical hip screw,DHS)与改进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并发症及临床
目的对比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5月至2009年2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2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33例采用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