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棉衣的温度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那年冬天特别冷,雪一场接一场地下,早晨起来,他穿着薄薄的单衣,踏着没膝的雪去上工,整个人冻得有些麻木了。
  他在这家机修厂做了两个月的学徒工,辛辛苦苦攒下12元钱,本打算去买件棉衣过冬,可他的食堂粮票竟然丢了。就这样,他买棉衣的事情又变得遥不可及。
  又是下雪天,他在四处透风的厂房里干活,手和脚都冻伤了,手上几处地方已经红肿溃烂,时不时突突地痛。这时,忽然有人在身边问:“手怎么冻成了这样?”
  他抬头看去,原来是附近厂一个名叫大林的工人。他咧嘴苦笑一下,算是回答。大林捏捏他单薄的衣衫,吃惊地说:“穿得这样少?身体要紧啊!”
  他自小失去双亲,少人疼爱,长到17岁,还从没人这样关心过他,他心头一热,就把丢粮票的事情告诉了大林。
  快下班的时候,大林又来厂里,塞给他一个土黄粗布包裹,说:“这是俺娘今年给俺做的棉衣,我穿不着,就送给你吧。”
  他欣喜若狂地接过来,连谢谢也忘了说。
  那件棉衣面子是黑蓝色的粗棉布,里子是软软的白色细棉,又厚又暄,散发着新棉的芳香,他捧着衣服感激地流泪了。
  那是他人生记忆中最温暖的冬天,有了御寒的衣物,日子也变得轻松起来。每晚,他把棉衣叠放在枕边,带着感恩的心情,闻着棉花的香味睡去。一件棉衣,让他的生活有了阳光的味道。
  从此,和大林成了好朋友,这才知道大林身体不好,有心脏病,家在一百多里外的乡下,每当说起家中琐事,幸福总会溢满大林的脸,他又羡慕又为他高兴。
  他想,什么时候他也有这样的一个家就好了,他悄悄许下心愿,攒钱,攒够了就在老家盖房,像大林一样,有个温馨的家。
  他省吃俭用了五年,终于攒下600块钱,这在当时的北方乡下,足够盖三间新瓦房,想到自己很快就会有一个家,他在梦里也会笑醒。
  厂里有名工友是大林的同乡,这天在厂里说起大林家中突然发生的变故。大林的母亲和弟弟出了车祸,由于受伤严重,要转到省城手术治疗,大林正四处火急火燎地筹钱。
  他听了,心急如焚,匆匆忙忙请了假,到银行取出全部存款,然后一路小跑找到大林,让他拿去用。
  大林眼泪当时就下来了,非要打借条给他,拗不过,只好随他。
  大概八九天后,他辗转接到大林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母亲和弟弟已没有大碍,他这才放下心。
  没想到大林却出了意外,回单位的路上,他突发心脏病,没有抢救过来。
  大林的妻子领着儿子来厂里处理后事,他陪着帮她打点。看着悲伤无助的母子,想到大林家今后生活的艰难,回到宿舍,他把那张借条撕了,就把这当成一个秘密吧,大林的家已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了。
  事情处理完,大林的妻子用一把大铁锁锁住大林的小屋,回了乡下。
  他的新房梦破灭了,不到两年,家乡宅基地上的野草已长了一米多高,媒人介绍的女孩也嫁作他人妇,他又一无所有,但他从不后悔。他每年总会给大林家中寄些钱物,一直寄了13年,直到大林儿子大学毕业。
  时光荏苒,如今的他已到了退休年龄,当年那借钱的事,早已沉在记忆深处,如果不是市里住房改造,大林当年的小屋拆迁,那件事要彻底掩埋在时光深处了。
  拆迁工人从小屋卧室的墙洞里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盒子,本着对拆迁户负责的态度,拆迁队联系到大林的儿子,把盒子交给他。
  打开看,里面有粮票布票和一些散币,还有一个发黄的本子,本子最后一页记着:1976年8月7日,借李建民600元。
  穿过三十多年的光阴,大林的妻子和儿子满含热泪来还钱,大林的妻子说:“如果这些年没有你的帮助,两个孩子肯定上不成学了,你对我们全家有恩啊。”
  “是大林对我有恩,。”他说。
  他讲了棉衣的故事,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棉衣一直陪伴着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一件棉衣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善良,给了他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相比这些,那些钱又算什么呢,那棉衣里蕴含的情谊才是他最好的珍藏。
其他文献
1  有一只小狗叫栗子狗。他胖胖的,没有脖子,腿也很短,棕色的皮毛,远远看起来,就像一颗大栗子。而且,他浑身散发出糖炒栗子的香味,尾巴尖上真的长着一颗油亮油亮的大栗子。  人们见了栗子狗,总喜欢吸溜鼻子,闻他身上的香味。这让栗子狗有点紧张。更使它恼火的是,不光人是这样,猫也是这样。有一只叫阿猫的波斯猫,一见栗子狗就淌着口水问:“栗子熟了吗?”猫本来应该是怕狗的,因为栗子狗比阿猫还小一号,所以阿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