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zxc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高中是知识积累的重要时期,高中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大学的自由学习,需要老师将知识点讲得面面俱到,且需要不断地强化记忆;又不同于素质教育阶段,需要面临高考遴选,课程多、知识广、要求高,这就使高中教师承担了较大的压力。上课之前需要研读教材、认真备课、设计练习,上完课后还需要反思总结、答疑释难、测验反馈。在进行知识辅导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指导;检查卫生、辅导自习、批改作业、章节测试,一丝一毫,不能马虎;制作课件、打印练习、幻灯电脑样样须精,应付检查,疲于奔命。
  二、调查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指数和职业倦怠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在高中,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关乎其内在发展动力,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和知识水平。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说明论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课题研究与探讨,提出干预、支援的对策与措施,创造良性社会支持网络和优质教育环境;树立健康的工作态度,探索教师“减负”之路,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三、调查研究的过程
  1.实施问卷调查
  在课题研究的初期,先采用问卷法、统计法对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职业倦怠感进行了调查。笔者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概况,分析可能影响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编制了《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
  本次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的在职教师,选取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科目、不同年级、不同职称等不同背景下的教师,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6份,回收率93.3%。
  2.调查结果分析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年龄分布从20多到50岁出头,觉得没有压力的仅有5%人,压力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42%和48%,感觉压力极大的5%人;觉得压力来源于学生的占27%,来源于成绩的占15%,来源于领导的占10%,来源于教材变革的占2%,来源于升学压力的占25%,来源于学校考核的占17%,来源于职务诉求和升迁问题的占4%;采用倾诉方式、睡眠和放慢工作速度来缓解压力的均占19%,利用运动缓解压力的占27%,其他方式占16%;经常盼望假期来到的占48%;以至于如果有机会从事其他工作,选择立即放弃教师职业的竟然占到了26%,考虑一段时间的为11%,不放弃的有42%,而说不清的占21%。
  [7.您觉得您的压力主要来自(多选):( )
  A.学生 B.成绩 C.领导 D.教材变革 E.升学压力 F.学校考核 G.职务诉求和升迁问题
  8.您一般采用哪些方式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多选):( )
  A.倾诉 B.放慢工作速度 C.运动 D.睡眠减压 E.其他)]
  这其中,教龄从1年到20多年不等,包括有中学高级、一级、二级和还未评职称的教师,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并可看出,感受职业幸福的状态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20~25岁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指数较高,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多为新教师,还处于入职的兴奋期,除去此特殊情况,那么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年龄呈递进关系,年龄越大越幸福,并与教龄维度和职称维度有一定联系,且职务越高、收入越多越觉得幸福。
  3.影响因素探讨
  由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教师认为影响本行业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中,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占21%,公正的外部评价占19%,正确的自我定位占17%,较高的收入占11%,学生考出好成绩占17%,自我能力得到提升占15%;被调查者选择工作上获得幸福的原因:工作本身有趣占14%,常能获得成就感占21%,领导和家长的支持肯定分别占14%和23%,工作集体关系融洽最重要,占到了28%;而没有幸福的主要原因中:工作烦琐机械占12%,很少获得成就感占10%,学校管理不当占22%,评价机制不合理占32%,家长的不理解占22%,工作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占2%。
  [12、在工作中获得幸福的原因有(多选):( )
  A.工作本身有趣 B.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C.常能获得成就感 D.家长的支持和肯定 E.工作集体关系融洽
  13.在工作中,没有幸福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
  A.工作烦琐机械 B.很少获得成就感 C.学校管理不当 D.评价机制不合理 E.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F.家长的不理解 G.工作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从中可以看出,教学工作中的成就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实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特别是高考取得的成功,都能给教师带来满足和幸福。伴随着价值感的实现,教师会体验到自身力量的增长,而这种体验本身伴随着幸福。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教师的心,在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认识上,家长一方面是社会的代言人,另一方面还是教师工作质量的直接评价者。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这种被承认、认可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同样对教师具有强大的价值影响。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二是教师具有得到领导赏识的心理需要。教师认为:“领导认可还是很重要的,对以后的工作重要,如奖金、效益、进修机会都与之有关。”
  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体现为和谐的教师人际关系。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职业劳动,它需要各学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师集体。假如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使教师精力分散,破坏教育工作的统一性,致使教育质量下降。因而教师谈道:“融洽的人际关系,宽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我获得幸福的主要原因。管理制度如聘任制、扣工资、淘汰、坐班等措施的实行,使得老师工作,尤其是高中老师工作很糟糕,很不幸福。”
  四、调查研究的反思
  在此次被调查的学校里,由于地域、整合、分流等多种原因,某些科目教师缺编严重,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而且生源质量整体不高,调皮、难以管教的学生相对集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上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用以帮助、管理及教育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常常会感觉到身心俱疲。所以,学校应该大力引进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性别比例适当、老中青结合的梯次结构,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对一线教师在教学业绩上制订合理的激励机制。
  教师工作和工资的稳定能使其产生心理安全感,是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评价制度、职称的评定等一些学校管理层面的因素对职业幸福感的获得起着重要影响。学校和社会应更关注教师最深层的心理需要,让教师这个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使其产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进而升华为幸福感。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现在小学生普遍
摘 要: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素质的熏陶,这与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背道而驰,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策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在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的具体要求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生命意识、文化继承、兴趣激发以及习惯的培养等。从理论上来讲,
当前我国儿童、少年进行系统速滑训练的人数明显减少,在此形势下尤应重视儿少速滑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当今选材意义不仅在于一般性的挑选和发现天才,其重要性已移向对儿童速滑
在女子冰球训练和比赛中,重视心理训练、重视赛前的心理调控,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调整好自己的竞技状态,争取比赛的胜利。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若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利弊之分析,就高校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校教学; 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42-02收稿日期:2016-04-26  作者简介:张毓龙
摘 要: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的语言不能说没有科学性、逻辑性,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原因之一是教学中语言缺少艺术性。数学教学语言中将情趣性、启发性、动态肢体语言、科学性相结合,将会有效培养教学艺术语言,提高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师;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随着课堂教学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提高,高效的课堂成为教学的必
0 引言肝移植手术的设想最早于1956年提出。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1963年,美国Starzl施行了第1例人类肝移植。1989年澳大利亚Strong对1例先天胆道闭锁的患儿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