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器中的“尺、板、如意、扇”考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2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教法器既有特殊的器物,又有世俗器物因功能和使用者身份而演变为法器的事例。剑、镜、钱币、乐器、尺、朝板、如意、扇等物品虽然都是世俗常用物品,但又有不同。剑是兵器,又是礼仪器物,还具有号令作用,在道教法器中具有重要地位。镜则不仅是科仪法器还是修炼法器。钱币因具有王朝龙气的附着,在法器中也较为特殊。乐器作为法器具有号令的作用,也具有沟通的作用。尺、板、如意、扇四种器物则是因使用器物的行为和道教科仪体系的关系以及仙人造型佩饰则逐步演变为法器。
  【关键词】道教 法器 尺 板 如意 扇
  道教法器中多有世俗之物,因作为礼器、贵重之物或特殊人物持用物品而成为神圣物品,进而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剑、镜、钱币、乐器等皆为如此,尺、朝板、如意、扇等物也是如此。
  朝板又称笏、圭简、朝简、奏板、玉板、玉笏、手板等。原是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朝中之笏有一定之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尺寸也略有不同。道教造像中道尊和协侍真人多有持玉圭或朝板的形象。泰山祭器中有一件“明代象牙镂雕八仙庆寿笏板”。笏板由一整根象牙雕刻而成,表面光洁如玉,长54.5厘米,宽8.9厘米,重0.339公斤,双面雕刻图案,笏板正面的顶端为鹤发童颜的寿星盘腿端坐在祥云之上,周围雕刻的是八仙等仙人以及鹤鹿松竹等形象。道士原本也根据品级不同使用不同材质的朝板,现在道士则多根据自身条件选用,各种材质均有使用,一般多用木质。举行道场时,高功登坛,双手两手相合捧笏于胸前,仍尊古意以示法师向帝尊奏告,如对天庭。《道书援神契》:“古之公侯皆执圭。周礼有桓圭、信圭、躬圭。礼记:士执鱼须文竹木简之类也。”其长约五十厘米,宽五厘米,厚约五毫米,稍弯,上端略窄,木质多用漆涂饰。后世道教朝简上多有符图文字,如“太上符命,驱使罡风”等。
  净板是奉三清的敕旨,是用来发施号令的法器。净板又名镇坛木、震坛木、奉旨等。造型小,为略呈长方体之木块,底面平坦,分为三层,最上的一层最小而微隆起,方便手持。质地较硬,多以漆涂成红色。正面多刻有“万神咸听”四字,两端分别刻有乾坤、坎离四卦。净板与过去法官所用的惊堂木或讲评书人使用的醒木相似。在奉行仪式过程中奉旨始终放置在桌上,由高功配合科仪使用。道士专行法术时,也用来拍击桌面,威吓恶鬼邪魔。
  尺作为坛场法器,主要有木尺和铁尺两种。木尺多为长形木片,形状和旧式的尺相同,长约卅厘米,宽约二厘米,厚约一厘米,金色或红色,两面均有刻度,并雕有葫芦等吉祥图案。铁尺不带刻度和图案。道教护法神之一的赵公明元帅的造像,有的手中就握有一把铁尺。另有天蓬尺,形为四棱,各面分别刻有日月、二十八星宿等星象图案及天蓬元帅圣号,以示天蓬神的辟邪力量。法尺具有辟邪除魔的力量。主要功能是去除不详及逐鬼。天蓬尺则是发挥天蓬神的辟邪力量的法器。古人认为,度量衡讲究“规矩”及“合法”,且具有驱魔的力量。尺、斗、升、秤皆在一些道教法事中用作法器。道教还强调度量衡用具有除魔的力量,不仅有天蓬尺这种专用的法器,道士也以鲁班尺、文公尺、丁兰尺等作为计算凶祸福。
  文公尺长一尺四寸六分(44.3公分),分八格,每格一寸八分(1.825公分),系丈量阳宅门窗、神桉、佛具宽度及神位吉凶的工具。其由左至右,各字意涵如下:本(事物本体或本位)、害(灾害、罹患)、劫(遭抢夺、胁迫、多劫数)、官(官运、加官进禄)、义(正义、道德、劝善)、离(六亲分离)、病(灾、病)、财(钱财、才能)。传统风水学说认为:一般家宅前门合「财」字,后门合「本」字,表示前门纳财(才),后门守财(才);寺观、学舍、公堂衙门之大门合「义」字,表聚义所在;而官宦人家之大门则合「官」字。倘一般家宅大门合「官」字,则官司不断。丁兰尺长一尺三寸三分(40.3公分),分十格,每格一寸三分,係丈量阴宅(坟茔)、祖先龛宽度及祖先神位吉凶的工具。其由左至右,各字意涵如下:丁(添丁纳福)、害(灾害、病害、伤害、遭小人)、旺(家势气运兴旺)、苦(财损、病害、悲苦)、义(重义而财运亨通)、官(加官进爵)、死(病、亡、运势不通)、兴(家势人丁兴茂)、失(破财、失败)、财(财源滚滚)。鲁班尺又称门光尺、八字尺、门尺、门公尺等,一种长一尺四寸四分,还有一种长一尺四寸一分,划分为八格,依序为财、病、离、义、官、刼、害、本,其中四吉为财、义、官、本以红字表示,四凶为病、离、刼、害,以黑字表示;用于测量神位、门、窗、等阳宅。有种说法是鲁班尺即是文公尺,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公尺是鲁班尺和丁兰尺组合的产物。此外,还有尺寸数目不离九的九天玄女尺和子房尺、曲尺等。曲尺,也是矩的代名词。先秦和汉代便盛行的伏羲女娲图像上,伏羲和女娲分执规矩以象征掌控天圆地方,由此可见规矩在道教法器中的传承。
  法尺有时特指天篷尺。天篷尺亦称玉尺、神尺、天蓬法尺。《道书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其尺长一尺二寸,以应一年十二月;阔八分,取象八节;厚四分,法则四时;上刻有星斗,以正玑衡之政;下刻有敕字,以受神事之任。《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造尺之法,用福地桃木或雷震枣木为之。择甲子日造,准淮尺,长一尺二寸,厚八分,阔一寸二分。正面三台、七星,罡星指下,书:元帅有令,赐尺度人,随心所指,山岳摧倾,急急如律令。背上刊七星隐讳、三台、北斗星,下书:元帅有令,赐尺度人,受持不怠,与尺同升,急急如律令。左侧太乙力士,右侧二十四神。雕造毕,写天蓬咒,用水调朱填篆,以绛纱囊盛,早晚诵咒烧香,存召掌尺将吏。凡有无知下鬼,恼乱生人,持安面前,结五岳印,丁立,其邪鬼见皆灭形。凡人能思空洞,游神淡漠,受持不怠,德业自充,不须符水行遣,咒决祈祷也。但尺之指,指山山裂,指海海竭,久久护持,神功无不利矣。此尺驱瘟伏邪,天蓬门下,常有千兵万将,备卫神尺也。”现存天蓬尺多为四棱,六面分别刻有二十八宿,日月,紫微讳(中极紫微大帝的名讳),天蓬讳(天蓬元帅的名讳),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即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在东晋的神话小说《搜神记》中,提出过“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观点)。天蓬尺为天蓬元帅掌管令,赐尺度人,守持不怠与决令行,其它亦有二十八宿、南斗图形、祖师金鼎妙化真人敕令地司太岁殷元帅部领麾下收妖文字。挥动法尺,意思是恭请天蓬元帅到坛驱邪。天蓬元帅为北帝派信仰的重要神祗,北帝派是道教上清派支派。属于经箓派道教。唐代道士邓紫阳,诵天蓬咒,感北帝授剑法,见重于唐玄宗,开北帝派。邓紫阳传其子邓德成,后有邓延康、黄洞元、瞿童、何元通传其术。北帝派传《北帝经》及北帝豁落七元符,行辟邪禳祸之事。后为上清董大仙所得。天蓬尺通常用于设法坛、做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按照道教仪轨,法坛上通常陈列法剑(桃木剑)、令旗、令箭、令牌、天蓬尺、镇坛木等法器。在道教的正一派,在授箓时按《天坛玉格》,授予箓生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同时发给法印、天蓬尺、玉笈、拷鬼棒、令牌、令旗、桃符剑等法器。明清以后的道教天蓬尺较多,若是元以前的天蓬尺已是希有之物了。   如意又被称谈柄、握君或执友,关于其最初的用途,文献记载不一,其中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代兵器,另有一种说法是由古代的笏板与搔杖在生活中结合而演变。关于其外形,多依托北斗七星的形状,一般是整体呈现为S形。如意的形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如屈曲手掌式的柄首。唐代如意的柄身扁平,颈部弯折,柄首造型为三瓣卷云式。五代以后演变出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团花形等如意。如意在明清时期发展至鼎盛,以珍贵材质和精巧工艺而著称。这一时期最为流行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如意被赋予吉祥驱邪的涵义,承载了禳安祈福等愿望,还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如意材质多样,包括金、银、铜、铁、玉、石、(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如玉石如意又可以分为翡翠、青玉、碧玉、白玉、墨玉、水晶、玛瑙等。后世如意工艺繁复,装饰手法也纷呈异彩,搭配的中国结有盘长结、喜结、寿结、铜钱结等。纹饰多雕有云龙、桃果、灵芝、蝙蝠纹,玉制如意上多嵌上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长寿,是明清常见的吉祥图案。吉祥如意造型谐音寓意的还有万(万年青)事(柿)如意、年年(鲶)如意、吉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必(笔)定(锭)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四合(四个云纹或方胜等)如意等。清宫收藏如意中有工艺独特的木柄三镶玉如意。木柄质地分紫檀、花梨、黄杨、黄檀及檀香木等十余种,有雕刻图案,有镶嵌金银,也有素面无纹。如意的首、身、尾分别嵌饰玉雕,多采用历代古玉。清代宫廷如意中还有染骨如意、鹤顶红如意、双首如意和五镶如意等罕见品种。如意还在古代的建筑、绘画、家具、服饰、把玩装饰等物品中广泛运用。
  道教中所使用的如意一般为玉、木、骨制成。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形或芝形,中央一点圆形。象征“道化三清”之意,又喻一心尊三宝(即道宝、经宝、师宝)。《太清玉册》称:“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行仪时高功手持的法器,道教方丈在宣说经教或其他隆重科仪中亦手持之。
  扇又称便面,用以遮面的扇状物。便面有其特定形制。形为半规形,似单扇门,又名“户扇”,某些便面可以扇柄为轴摇动生风如门户绕户枢转动。最早以细竹篾为材,材料多变,有布锦丝绢。便面的另一个别称是“九华扇”。后来的团扇、折扇也雅称为便面。
  江西省靖安县李洲坳春秋晚期古墓,2007至2008年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便面(竹扇)。便面(竹扇)呈菜刀形,柄长37厘米、扇面宽25厘米,用精细的竹篾编成,保存完好。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便面,扇全形是菜刀形,扇面略近梯形,扇缘长弧形,外侧长24.3、内侧长30.4、宽14.7、16.8厘米。经篾红色,纬篾黑色,用三经一纬的细篾编织而成。每根篾宽0.1厘米。扇面由两部分组成:外侧单层,只有一面编织黑色矩形和十字形花纹;内侧两层,正背皆有三段不相链接的相同的长方形矩形花纹。扇柄通长40.8、宽2.5、厚0.6厘米,由两块黑色宽竹片和两片红色窄竹片拼叠而成,平面微弧。”丁家闸晋墓壁画中有一名女性舞伎,双手各舞动一扇“便面”回旋而舞,彩裙飞动。她手中的道具,形制与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便面完全相同。它的舞容和曹植《九华扇赋》的描写也一致。
  四川出土的伏羲女蜗汉画像石中,有的伏羲形象便是一手托日,一手执便面。魏晋时期墓室壁画中,男子有吃饭时也手持便面的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老君造像也有手持便面的造型,唐代及其以后的老君像则多手持芭蕉扇。便面在宋时已不多见,逐渐被折扇所取代。元代以后流行的八仙造像中,汉钟离为手持芭蕉扇形象。
  扇在道教法器中多称为法扇。因为道教早期重视烧炼金丹,法扇作为催风扇火的器具具有相应的寓意,具有镇煞驱邪功效。道教造像中多有道尊手持羽扇的造像。道书中还有署名赤眉道人撰《法扇全书》,存有“法扇秘制术”、“勅法扇真诀”、“法扇心法”等。后世根据法扇的功能一般分为驱邪化病法扇和和合桃花扇两种。
  《道书援神契》,《道藏》,第32册145页。
  《道法会元》卷一五七,《道藏》,第29册830页。
  上清天蓬伏魔法是以天蓬元帅为主法的法术,体系庞大。据云:“昔上清紫微宫北极尊都天大元帅天蓬真君降传秘密之法,务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诀,以付修真之士。”参见《道法会元》卷一五七,《道藏》,第29册830页。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道藏》,第36册414页。
  参阅牛龙菲:《五彩缤纷舞连旋——嘉峪关魏晋墓室乐舞图像巡礼》,《新疆艺术》1989年第3期。
  《道书援神契》,《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32册144页。
  作者简介:耿纪朋,副教授,河北邯郸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毕业,曾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秘书长、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学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宗教美术史、艺术教育与管理、艺术经济学等。
  郑小红,讲师,重庆北碚人,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美术史论专业,现任教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能力包括培养学习者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如:反思、推理、解释、分析、评价、证实与想象变通办法等等。目前英语教学很少有系统的思维培养的设计,这是学生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初中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前提,重点阐述了英语课堂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为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思维能力;实施前提;有效策略  一、
通过分析塌陷体(土层)与周刖未塌陷地基的相互作用,当采用梁、板跨越法处理时结合极限平衡理论对岩溶地段塌陷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对比得出:在采用跨越处理(梁或板
阐述配电变压器运行中的节能措施:在新建项目中根据经济合理性,尽可能地选用低损耗高效能变压器;使用过程中变压器达到最高效率时,负载容量一般为额定容量的65%,变压器处于最佳经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环境及其学情的变化,教学资源和媒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中历史作为普及历史常识的学科,通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反思,进而实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目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具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历史学科,怎样有效利用和开发历史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将会对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更为重要的保障,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
7月14日,笔者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该所与大连富谷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黄条[鱼师]人工繁育技术”刚刚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验收。这是国内首次人工繁育黄条[鱼
石油勘探计划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是定性与定量结合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决策问题的分析,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实现了计划编制的
【摘要】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热浪刚刚散去,苏格兰最终惊险地留在了英国内部,但苏格兰人渴望独立的思想却似乎不会轻易消失。近千年来,苏格兰问题一直是英国国家和社会的一个大问题,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积怨也由来已久。早在13世纪,苏格兰人就开始了他们争取独立的斗争,历史上历经数十年、跨越两个世纪的苏格兰独立战争始终留存在苏格兰人民心中,并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直至今天仍是如此。  【关键词】
论述了酮苯脱蜡脱油装置所用的蜡膏泵由螺杆泵改为离心泵的原因,并就改造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功进行了分析.
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26年全球渔业产量将达到2亿t,其中水产养殖是未来10年渔业增长的主要助推器。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为例,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水土资源和
为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日前,农业部渔业局首次发布了《2012年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不仅包括2012年我国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