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色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ley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想动手体验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实际上幼儿在三四岁的时候对颜色是非常敏感的,这时候在美术活动中加入色彩的教学能够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还能够利用色彩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创造力。但是目前很多小班美术教学中关于色彩的使用却非常少,小班幼儿的色彩教学真的很难开展。
  之后我也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大多是从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去考虑小班幼儿的色彩教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小班幼儿的具体实际。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自觉性差,对他们的美术色彩教学完全不能照搬大龄儿童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结合具体实际创新教学方式。只有符合他们具体情况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发挥幼儿潜能、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奇妙色彩;小班美术;乐趣
  下面举几个我在美术色彩教学中的案例,来分享一些创新性教学的经验。
  我对这次幼儿美术色彩创新型教学的基本实施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色彩带来的乐趣。2. 挖掘自身潜能: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色彩运用上的潜力。3. 少干预、多引导,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阶段一:神奇的色彩融合
  活动环节:1. 现场调制水彩颜料;2. 将水彩滴在餐巾纸上;3. 现场观察变化效果。
  观察记录: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观点认为,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幼儿能够用色彩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其实不然,美术尤其是色彩的教学更多的是提高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敏感度,对不同的色彩有自己的理解,这样他们最后才能够用自己对于色彩的认知和理解完成一幅带有独特个人风格的作品。
  我带幼儿在颜料盘上调了几种常用色彩,在调制过程中特意多调了一些水,这样能够更好地在餐巾纸上晕染开来。调制好以后我让幼儿用水粉笔蘸取颜料将色彩滴在餐巾纸上,静静等待晕染。
  幼儿被这个操作简单但是效果神奇的做法惊呆了,都静静地观察色彩在餐巾纸上的晕染效果。这时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比如“颜料中心和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之类的问题。同时我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进行尝试和观察,幼儿在多次尝试后自然发现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神奇变化,但是不知道这一变化的科学解释,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他们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浅显易懂的讲述。虽然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教学是小学美术的内容,但是幼儿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和教师的解释,这个理论变的非常容易理解。幼儿对于色彩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掌握。
  阶段二:彩蛋创作
  活动环节:1. 用水彩笔在熟鸡蛋上作画;2. 展示自己的作品。
  观察记录:传统的观点和理解都认为绘画作品应当在画纸上完成。画纸上的绘画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绘画更多的是为了建立他们对绘画和对色彩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绘画方法,反倒能够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另外鸡蛋的作画相当于一种主题的创作,幼儿在鸡蛋上和在画纸上的绘画思截然不同,这种方式也能够开拓幼儿的创作思路。
  幼儿起初拿到鸡蛋的时候不知道怎样作画,大多数都采取了人物画的形式,将鸡蛋看作是人物的脸,给鸡蛋简单地画上了眼睛和鼻子。虽然完成效果不错,但是并没有达到我们美术色彩教学的目的。这就需要继续发挥引导作用,“小朋友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这个鸡蛋看作是我们第一个环节所用的餐巾纸,它不仅可以画眼睛和鼻子,这个鸡蛋就是一张立体的画纸,在上面可以画任何东西”。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样,有画花朵的、有画脸谱的、也有将鸡蛋化成色彩斑斓的石头的。
  同传统画纸相比,鸡蛋更加方便携带和展示,在这个环节绘画结束之后,我特意留出时间让每一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当天的教学结束之后,他们也将作品带回家后和家人分享,这种分享实际上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也巩固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阶段三:纸筒树叶画
  活动环节:1. 观察作品,寻找作画的工具和方法;2. 自己动手制作作画工具;3. 完成树叶画的创作。
  观察记录:这个活动实际上非常简单,之所以把这个环节放在美术色彩教学的最后一步实际上是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验。树叶是绿色的,如果没有经过前期的关于色彩的教学,可能现在的作品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此次的作品在颜色使用上是丰富多彩的,才能夠证明此次颜色教学的成功之处。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先让幼儿观察了一下我手中的作品,启发大家用废旧卷纸筒来作画,在我的引导之下幼儿发现了画作的神奇之处,将卷纸筒挤压成不同形状的椭圆再蘸取颜料即印出树叶的形状。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始动手操作,这个环节不仅仅是色彩的教学,而且还加入了手工操作和废物利用的意识在里面,已经成为了创新型教学中的综合性教学。
  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我细心观察,每位幼儿选择的颜色几乎都不相同,他们已经跳出了传统的颜色束缚,为大树印上的不同色彩的树叶,每一棵大树都色彩绚丽并且生机勃勃。
  活动总结:
  第一,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于色彩的热情。色彩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幼儿对于色彩的感知,他们认识生活中的色彩但是无法很好的将生活中的色彩和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相结合。这时候需要引入色彩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色彩、感受色彩,教师在这个环节不用进行过多的干涉,仅仅进行一般的常规引导即可。
  第二,在视觉中感受色彩。色彩更多的是一种感受而非教师的讲述,所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需要设置体验和感受的环节,就比如说第一个环节的设置实际上就是一种色彩的感受,学生通过自己的滴画发现和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神奇之处,这种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达到的,因而更要重视色彩教学中感受的重要性。
  第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新型美术色彩教学关键的创新之处在于教学方式的多变。摒弃了传统的临摹作画、纸上作画的教学方法,而采用游戏教学、鸡蛋作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在作画的过程中注意力一旦集中就会很认真地听这个环节中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和规定,从而避免混乱场面。
  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色彩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一教学方式不应当仅仅用于美术教学中,而且还应当在幼儿教学的其他领域大力推广。
  作者简介:苏雯,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东部新城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促进地理课程教育发展为前提,围绕ADDIE模型这一话题,分析了高中地理微课教学工作开展情况,阐述了ADDIE模型与微课设计间融合的价值,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冷锋与暖锋”这一课为例,针对ADDIE模型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ADDIE模型;微课  基于“微”时代发展背景,微课凭借自我短小精悍、核心突出等优势,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微课,既能激
摘要: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巨人形象:盘古和夸父。盘古和夸父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如果说盘古开辟鸿蒙的壮举主要是出于对混沌宇宙的不满,那么夸父逐日的行动则缘于一种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今天,在我们所能找到的一些早期资料中,都无法找到夸父追日的确切动机。后世诗文资料也没有对夸父追日的故事做出更多的改写和创编。尽管有关研究认为,夸父追日缘于部族的迁徙,是人类为了寻找新
摘要:教学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教学实际,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效益。  关键词:情境化;道德与法治;教育效益  建构主义认为,真正内化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所得,应该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获得。《小学思想品德课
摘 要: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精神食粮。它滋养心灵,启迪智慧,让我们的精神世界辽阔丰盈而美好。随着农村经济物质水平的提高,农村电子产品的应用范围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农村家长监控力度不强的环境下,农村学生把很多的时间浪费到了电子产品上。本文就如何从电子媒介前“抢回”孩子,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农村教育;电子产品;小学阅读  一、 陶冶,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
摘 要: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开展各种不同的游戏,其中最为幼儿熟悉的就是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那如何将游戏和主题活动相整合,挖掘游戏中的教育价值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从主题与区域活动的整合、主题与角色游戏的融合两大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主题活动;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独特的促进作用。在游戏中幼儿与环境和材料互动,可以获得知识经验的积累。因此将区
摘 要:五年制高职校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亮点,文化课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地位尴尬。本文对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课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从“工作本身”“薪酬收入”“管理”“晋升”“同事关系”入手研究“工作总体满意度”,根据研究的结果表明文化课教师基本上对教师的职业性质普遍是满意的,对于同事之间的关系普遍表示相处良好,由于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晋升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影响不大,而对工作总体满意度影响大的
摘 要: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内容,随着年级的上升对学生作文水平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在小学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写作主要是看图写话。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插上隐形翅膀,让笔尖飞扬,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是语文教师要一直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语文教学 
摘要:问题能够引发思考,帮助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更为深入全面地去考虑与之相关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地注意提问的艺术,利用更为合理的提问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依托于情境来为学生提出问题,同时利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且要鼓励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理解提出质疑,从而不断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更为深入地学习和接受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水平。  关
摘 要: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与表达能力,借助网络教学手段,建立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  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语文教学始于口语训练,是事半功倍、顺乎自然的;脱离口语训练,孤立的进行书面语言教学是违背自然、事倍功半的”在实际的语文教
摘要:从现有的教学经验来看,数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探索一条可行之路,即通过游戏教学营造一个趣味课堂,让学生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学习变得有玩乐的功能,在学习中玩乐,激发他们的创新性,鼓励他们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的兴趣,以助教师提高实际教学质量。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标改革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改变旧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