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电里的外交秘密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05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贺电外交、电话外交见证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对于那些成功连任的美国总统,中方发出的贺电中,通常隐含着中国领导人对过去4年里中美关系发展状况的看法。
  通常说,只要在“外交”一词之前加上一个限定词,它就成为广义外交的一种表现形态。双边外交、多边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科技外交等等,不胜枚举。在礼宾司任职时,处理贺电业务多、急、份量重,我常说它是“贺电外交”。
  “打官腔不能用”
  在国家独立日、国庆日、建军节等重要节日,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就任、国王登基、建交周年纪念日、友好条约签订周年、国际会议开幕日、重大工程竣工日等,各国领导人、有关部门或有关团体负责人,视相互关系情况,会向对方相应部门或人员表示祝贺。这些都是“贺电外交”之列。
  贺电和贺函是最常用的祝贺方式。国家领导人、外长、驻外使节一般采用外交函件、外交电报或正式照会的方式发送贺函、贺电。领导人的贺电可通过有关驻外使领馆转递,也可通过电报局或经电传直接拍发。
  在我刚进礼宾司时,时任礼宾司副司长高建中专管贺电和贺函业务,同事称他是“贺电专家”。以前我觉得办贺电的案子并不困难,查查档案,套用现成的格式,一篇贺电草稿就完成了。但每次看见高副司长拿着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的贺电批件,我深知这项工作重如泰山。
  起草礼仪文书,应当准确地表达出礼仪上的要求。根据不同时机和对象,力求把电文写得恰如其分,恰得好处。有时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写进一定的实质内容。文中涉及时间、地点和其他有关资料,都必须经过核对,做到翔实可靠。切不可把贺电贺函写成为“应景文电”或“框框贺电”。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批评一份致非洲某国总统的贺电草稿是“打官腔,不能用”,后指定乔冠华另行代笔起草。这事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阿尔巴尼亚怎么成了明灯呢”
  1966年11月以毛泽东名义发出的《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电》公布后,可谓是家喻户晓。文中称“英雄的人民的阿尔巴尼亚,成为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明灯”,把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赞扬为“耸入云霄的高山”,把中阿关系比喻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后贺电的有关内容和段落还被编成“毛主席语录歌”。
  关于这一贺电,当时毛主席的阿语翻译范承祚(后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回忆撰文说:当时,他奉命长住钓鱼台,参与筹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阿尔巴尼亚祝贺事宜。代表团团长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康生,康生亲自抓贺电的起草。由于他对初稿不甚满意,他把中联部副部长、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叫来,亲自交代,并指示范承祚为后者提供材料。
  最后的基本稿就出自王力笔下,随后送康生,他满意有加,把这份贺电呈送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未改动一个字,便在落款处用毛笔签上了“毛泽东”三个大字,不仅正本签了,连副本也签了。
  毛泽东是否看过这封贺电呢?事实上,这类电报很多,毛泽东未必每一份都亲自过目。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那份贺电的内容,当时毛主席不知道。以后他知道后说:阿尔巴尼亚怎么成了明灯呢?它各方面都不行,工业、农业生产都不好,中央的领导人也不团结,他们是极“左”的。
  1973年7月4日,毛泽东召见张春桥、王洪文,谈中共“十大”的政治报告和修改党章问题时。毛泽东忽地谈起外交部最近的一份简报。那时“毛泽东又说起对外交部的意见:‘明灯’是用我的名义写的,我就没有看。凡是这类屁文件,我就照例不看,因为不胜其看。”
  事实上,这类电报很多,毛泽东未必每一封都亲自过目。这篇贺电的语句是毛泽东的习惯用语,而且毛泽东也确实引用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唐诗来描述中外共产党同志之间的关系,不过不是用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而是在谈到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一位工人党员时所说的。
  事隔多年,最近才拜读范承祚大使的文章,欧洲一盏“明灯”如何点亮,才一目了然。
  贺电里的中苏关系
  无论中外,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导人等在外国领导人换届、重要节庆互致贺电贺函或电话祝贺,已成为惯例,也是一种外交礼节。粗读起来,那些贺电贺函内容看似雷同,大多是礼节性。但若细细梳理,多年之后,再读那些贺电贺函,颇有温故知新之感,并从字里行间的电文中看到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的冷暖,看到他们的外交历程。
  “牢不可破的”中苏关系发生变化就是一例。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次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50年代“一边倒”的“蜜月期”开始了。
  上世纪50年代的中苏贺电中,两国关系被表述得十分亲密。比如,1953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为祝贺抗日战争胜利八周年给苏联发的电报中,曾如此表示:“中国与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已经并正在日益巩固和发展。”同年,在祝贺十月革命36周年的电文中,毛泽东又表示,“我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觉到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亲密无间,和两国友好的无上珍贵。”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时期。许多人未料到,“牢不可破的”、“亲密无间的”中苏关系不过十年便开始发生变化。1963年,中方放弃了“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这一说法,在祝贺赫鲁晓夫七十寿诞的电文中更是直接指出,“目前我们同你们之间存在着关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系列原则问题的分歧,存在着不团结的状态。”
  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时,中国外交部收到了苏联的贺电。按照以往的惯例,电文中本应是领导人之间以“同志”相称,可那一次,突然被改成了以机关向机关表示祝贺。
  抬头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落款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部长会议。   不署名的贺电是一种降格的做法。苏方的贺电刻意避开了“同志”的称呼,显然是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不满。从苏联的来电中能明显感觉到风向的转变。
  1964年10月16日,苏共中央全体会议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表公报,宣布解除赫鲁晓夫的领导职务,由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分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之后中方领导人发出联名贺电,“热烈欢迎”勃列日涅夫上任,中方对于苏方“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进展,都是高兴的”。中方在贺电中表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于伟大的苏联、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进展,都是高兴的。”“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进展”,隐含着中方对苏共中央罢黜赫鲁晓夫一事的赞赏。
  正是在这封贺电里,消失许久的中苏两国“牢不可破的同盟友谊”再度出现。半个月后,毛泽东在审订致苏联十月革命47周年的贺电文稿时,特别加上了一句,“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在我们的坚强团结面前发抖吧!”该贺电发出后,中苏关系一度有所缓和。
  70年代中苏关系敌对升级。80年代政策调整,关系改善。这20年几乎看不到贺电。1969年9月30日,中国国庆期间,收到了久违的苏联贺电——这是“珍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发来的首封电报。电文中,勃列日涅夫“主张我们两国关系正常化,主张通过和平的途径——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各项争议问题。”而后,中苏两国如电文所说,通过谈判与协商手段缓和了紧张局势。
  1991年,苏联解体。此后的中俄贺电中,两国关系“连上台阶”——从1992年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6年中俄面向二十一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立后,两国于2001年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于2008年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中俄关系得以扫清障碍。于是,在双方领导人的共同授意下,贺电中的两国关系自2011年起被表述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关系变化隐藏贺电中
  中美关系也是一样。贺电外交、电话外交见证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对于那些成功连任的美国总统,中方发出的贺电中,通常隐含着中国领导人对过去4年里中美关系发展状况的看法。
  历任美国总统中,最早收到中方贺电的是里根。“在你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四十届总统之际,谨向你表示热烈祝贺。我们衷心期望在你就职以后,中美两国之间已有的良好合作关系,将在中美建交公报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贺电中,中美初期带有彼此试探性质的“建设性的关系”被中方大胆地描述为“合作关系”,这无疑使双边关系迈出了一大步。
  2004年小布什获连任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贺电中表示,“你任总统以来,中美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小布什第一任期内,中美关系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小布什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不仅致电祝贺,还与其通了电话,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美国总统当选后与其通话。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从他致中方的几封贺电来看,坚持与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一直都是其中的关键词。2013 年3月14日,奥巴马选择以打电话的方式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时,仍强调“将继续推动美中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稳定向前发展,努力构建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
  3月14日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选择了以打电话的方式表示祝贺,外国媒体评论他“没有浪费任何时间”的做法。谁首先打电话向习近平祝贺当选中国国家主席?非美国总统奥巴马莫属。
  贺电就像一个寒暑表,国与国之间的冷暖以及关系的变化,一目了然。
  图表:
  (1)关系蜜月期 1953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为祝贺抗日战争胜利八周年给苏联发的电报中,曾表示:“中国与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已经并正在日益巩固和发展。”
  (2)关系恶化时期 1963年国庆时,中国外交部收到了苏联的贺电。按照以往的惯例,电文中本应是领导人之间以“同志”相称,可那一次,突然被改成了以机关向机关表示祝贺。
  (3)关系缓和期 1964中方领导人发出联名贺电,“热烈欢迎”勃列日涅夫上任,中方对于苏方“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进展,都是高兴的”。
  (4)关系改善期 1991年,苏联解体。此后的中俄贺电中,两国关系“连上台阶”,从1992年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5)关系友好期 2008年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中俄关系得以扫清障碍,从2011年起,贺电中的两国关系被表述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其他文献
关于璧山县大路镇读者反映  低保群众的承包地被违规收回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    读者反映:  大路镇为何收回  低保群众的承包地  本刊在今年7月收到璧山县大路镇退休干部赵昌合的来信,反映他最近下乡调查时,大路镇高拱村低保人员陈维海、陶月兵向他提供了一个情况,他们自2006年9月享受低保待遇后,村里就把他们的承包地收归集体,家产也进行了登记造册,否则就不能享受低保,他们想问一下,这种做法是否合法?
在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有一位出了名的“憨”支书。  说他“憨”,是因为——  他弃百万老板不当,返乡当“村官”。  他用自家房屋抵押贷款,帮村里改善基础设施。  他干事创业有“憨”劲,带领村民开辟出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  这位“憨”支书名叫熊尚兵,是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  别看他“憨”得可爱,却硬是用浑身“憨”劲开创了闻名开州的“齐圣开发模式”,实现了齐圣村从贫困村向全国休闲农业与
导语:日本虽然经济发达,也号称福利国家,但是超老龄化的社会状况,让国家和社会、以及各个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除了老人为求温饱选择犯罪入狱之外,其他因老龄化引起的社会问题也很严重。  近来新华社记者蓝建中的一篇报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很多日本老人为求温饱,选择反复犯罪入狱。日本在东亚乃至全球都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进入2002年以后,日本老龄化程度高达18.5%,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
9C8867航班呼啸而下,2000米,1500米,1000米……起落架下,轮胎即将接触跑道。  “马上复飞,马上复飞……机场地震了!”无线电波里,塔台管制员的声音万分急促!  机长立即发出口令:“收起落架,复飞!”9C8867航班呼啸着插入云端。  5月12日14:28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塔台骤然摇晃,两个管制员摔倒在地。在100多平方米的塔台管制室内,除了两组半圆型仪表台,毫无扶手之处。    
自由贸易区  最近,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自由贸易区一般具有Free Trade Zone(FTZ)和Free Trade Area(FTA)两种含义。FTZ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内,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FTA是指国家
推荐书籍:《人生困境整理术》  在很多时候,后悔也有很积极的意义,经历刻骨铭心的后悔之痛也许会找到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为未来点亮一盏明灯。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  记得禅学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个武师为了挑战一个和尚,打了对方一个耳光,但和尚微笑着没有应战。武师认为自己胜利了,很是得意。  随着武功修为的进阶,武师感受到武学中“无敌无我”的高深境界,后悔
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绘就和谐重庆宏伟蓝图    2006年11月17日,重庆市委二届十次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构建和谐重庆的决定》,绘就了构建和谐重庆的宏伟蓝图。  (《重庆日报》2006年11月18日消息 记者 谢 夷 杨光毅)    今年起重庆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    为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重庆从今年起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由市和区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2亿元资
18天,跑6次行政服务中心,往返数个窗口……  这是以往在万盛经开区办理个人工商户登记时的“标准”。  不过,今年,这个“标准”急速降低了——  3天以内,跑2次行政服务中心,只需去1个窗口。  “标准”降低的背后,是万盛经开区群众对行政服务中心越来越多的点赞。  变味“大餐”  2013年6月的一天,骄阳似火,万盛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负责这块业务的工作人员跑现场了,您下午再来吧。”  
2015年3月24日上午,重庆市綦江区行政服务中心。  “您好,还差什么手续吗?”工商服务窗口前,返乡农民工赵永祥递上证件。  仅仅用了10分钟,手续就办理完結。  “以前,有些工作人员是‘不给钱不办事’;现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了、作风变了、效率高了。”赵永祥说。  是什么促成了綦江区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  答案是“强化监督 严格整治”,亮剑“吃拿卡要”,整治“为私不去为”。  为私不为  有一
导语:在这个女性加入的崭新的办公世界中,有着许许多多未言明的规则,于是乎当男人们讨论职场女性的存在以及随之而来的性爱问题时,周围便萦绕着困惑、恐慌和表达夸张的痛苦情绪。  1860年代,当大量有文化的男性办事员换下干净衬衫换上沾有血迹的蓝色联邦军服之后,为了弥补缺失的劳动力,美国政府开始雇用女性职员。令男人们既惊讶又高兴的是,这些女人很出色地完成了工作,而且付给她们的工资还比付给她们的男性同事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