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一种慢性肝病,特征是肝脏中胆汁流动阻塞,胆汁酸(bile acid)积聚,并增加体循环中的胆汁酸浓度.因此,在胆汁淤积中胆汁的形成和处理过程受损,胆汁不能正常到达十二指肠而流入血液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患者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GGT)水平升高,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1-3].各种病因诱发的肝脏病变并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统称为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积本身也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