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灭菌即食小龙虾特定腐败菌的16SrRNA鉴定

来源 :渔业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巴氏灭菌即食小龙虾食品(采用铝箔袋真空包装)的腐败菌菌相组成,采用传统分离纯化、菌落外形观察及细菌形态学镜检,并结合16SrRNA分子生物学手段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分析的方法,选用处于货架期末(已胀袋)的小龙虾样品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共从样品中分离到82株典型可培养菌,其中优势菌为苏云金芽孢杆菌(70株,占85.37%)和粘质沙雷氏菌(7株,占8.54%),另有非优势菌5株(6.09%)。研究表明,产芽孢杆菌是该小龙虾食品的优势腐败菌,常规巴氏灭菌很难将其彻底杀灭,应采用其他更有效的灭菌方法或者使用有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饵料种类和投喂浓度,选用5组微藻做为饵料,研究其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壳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5组微藻分别是A组微绿球藻
氨氮和悬浮物质过高、溶解氧过低,以及频繁换水带来的外排废水的污染是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由扬水造流设备、生物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