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脑深部电刺激术中丘脑底核电生理监测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帕金森病患者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中丘脑底核电生理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确诊的4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全身麻醉(22例)或局部麻醉(22例)下行双侧STN-DBS;全身麻醉组于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植入电极,术中定位丘脑底核并微电极记录双侧丘脑底核电生理信号长度,术后复查MRI或CT与术中定位对比,计算电极靶点径向误差.结果 全身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均记录到丘脑底核典型放电并定位其感觉运动功能亚区.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双侧丘脑底核电生理信号长度[左侧(5.46±0.98) mm对(5.30±0.91) mm,t=0.561,P=0.5.78;右侧(5.21±0.85) mm对(5.21±1.21) mm,t=0.000,P=1.000]、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16.37±0.83对16.20±0.98;t=0.621,P=0.538)、不良反应发生率[68.18%(15/22)对72.73%(16/22);x2=0.109,P=0.741],以及术后复查双侧电极靶点径向误差[左侧(1.24±0.56) mm对(1.18±0.52) mm;t=0.337,P=0.738;右侧(1.10±0.45) mm对(1.05±0.53) mm;t=0.368,P=0.7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论是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下STN-DBS对术中丘脑底核的电生理信号均无明显影响,施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术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调整麻醉深度,当BIS≥70时微电极可记录到清晰的丘脑底核电生理信号并精准植入电极.
其他文献
  以数字油田和智慧油田的概念为切入点,论述了大港油田数字油田建设总体体系结构,并分析了数字油田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局,同时引入构建在私有云基础上的业务基础平台概念与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苍白球或丘脑毁损术后帕金森病的可行性与疗效,并分析其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行神经核团毁损术后复发并再次行脑深部电刺激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个私协会是党和广大个私经济从业人员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做好非公党建工作,为的就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反抗敌对势力和歪风邪气8月1日,深圳市个私协会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