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養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小学阶段是写字素养形成和提升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笔者从四个方面谈了一些具体的看法:培养兴趣,树立榜样;规范姿势,严格要求;读写结合,精简作业;奖赏激励,持之以恒。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书写能力;提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书写汉字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智育发展、培养学生品格、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传承中华文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小学阶段是写字素养形成和提升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倡导书法教育,促进提高学生的写字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兴趣,树立榜样
现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得到普及。很多情况下,人们不用自己亲自写字,对书写的要求降低了,对书写的兴趣也降低了。这自然也影响到现在的小学生。据笔者观察,现在的小学生,对文字以及书写的兴趣普遍不高,能写出一手漂亮字的人也比较少。所以,培养小学生书写的兴趣尤为重要。首先,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形声等,了解汉字的趣味性。其次,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接着,介绍不同时期的书法家及其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如李斯的小篆、程邈的隶书、王羲之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形体美。这样,学生对汉字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为进一步写好字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教师也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写字素养,练就一身好功夫,并做好榜书示范,言传身教。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最能模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深知教师榜样的力量,平时就很注意学习书法艺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每天都坚持挤出一点时间进行书写练习。有一些学生知道老师这样做,也跟着每天坚持练习,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规范姿势,严格要求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书写不好,主要原因是握笔姿势和坐姿都不正确。笔者曾对一个二年级的班级进行调查,不正确率达80%。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一部分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阶段就过早地教学生写字,对他们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也没有严格要求和指导。他们年龄较小,手掌的力量也不足,难以正确握笔和书写。到了小学一年级,教师以为学生已经会写字了,对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也不够重视。有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书写质量也重视不够,认为学生能把字写出来就可以了。不少学生家长本身缺乏正确书写方面的知识,也无法纠正孩子错误的书写姿势。
首先,要有正确的坐姿: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上身坐正,两肩放平;胸挺起,胸部与桌沿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全身要放松、自然,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两脚平放地面,与肩同宽。告诉孩子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其次,要有正确的握笔姿势:只要保持以食指的侧面高度为标准,务必形成食指要在上方,拇指在下方的姿势(就是不能把拇指的指尖过于前伸,使得拇指指尖跟食指指甲面一样高,或是到达食指侧面高度的1/3以上位置),就都是可以的。教师还可以把正确的握笔姿势编成口诀如下:“—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让学生反复朗读口诀并且熟记,这样就能更快地掌握握笔姿势的要领。
虽然学生知道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但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要有决心和耐心,更要严格要求。教师选择一些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作业,在大屏幕上展示,请学生来评议。教师再做小结,榜书示范,强调难点,让学生模仿。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精简作业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教师把阅读和写字分开来教学,以为这样比较容易操作。这样做固然容易操作,但是它切断了阅读与识字、写字的联系,课堂显得比较枯燥、单调。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中,要注意阅读和识字、写字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和写字,既动脑又动手,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效率。在每节语文课中,笔者至少安排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跟写字有关的练习,努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有一些学生,书写的速度很快,但书写马虎潦草。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跟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布置作业时采用题海战术,布置大量的抄写作业,甚至是一题抄写多次。有的教师更是把抄写作业当成惩罚学生的手段。这样的作业机械重复,让学生不堪重负,起不到作业应有的作用,甚至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苦不堪言。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就只求速度不求质量,马虎应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书写潦草的习惯,要纠正的难度很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合适地安排作业,尽量精简作业,不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把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在写作业时就能轻松应对,心情愉快,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奖赏激励,持之以恒
要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而且,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兴趣很难持久。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奖赏激励。小学生喜欢挑战性的活动,课堂上可以让他们比一比谁写的字最漂亮。然后挑选出几个写得好的在大屏幕上展示,让大家一起欣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对学生作业中字写得好的,给予小红花奖励。并且规定:到学期末,小红花奖励的次数达到十五次以上的学生,奖励小笔记本一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等,争取获奖。鼓励学生平时在家里多练习书法,有满意的作品上交语文老师,老师选出较好的作品在黑板报、书画栏上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欣赏学习。还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组织班级书法展示,让学生每人选出最满意的一幅写字作品,拍成照片,在班级微信群中展示。全体学生一起投票评选出十幅优秀作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奖赏激励,既提高了学生书写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书写的效果。
要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要求学生要能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如王羲之练习书法,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王羲之练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来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草书写得很好。怀素少年时家境贫寒,被家人送到寺庙里当和尚混碗饭吃。可是生性好学的怀素在诵经之外,十分喜爱书法。师兄看怀素如此喜爱书法,便送他一支毛笔。怀素就采摘芭蕉叶当纸,用铁锅下面的烟灰和上水当墨汁研习书法。后来,怀素为了用芭蕉叶练字,便在园外大量栽种芭蕉。到了冬天,怀素还找来一块厚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天长日久,竟然将漆盘擦通了。通过学习这些书法家感人的故事,学生都深有感触,都有了练好字的决心和信心。
诚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有很多方式方法。“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书写能力;提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书写汉字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智育发展、培养学生品格、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传承中华文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小学阶段是写字素养形成和提升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倡导书法教育,促进提高学生的写字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兴趣,树立榜样
现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得到普及。很多情况下,人们不用自己亲自写字,对书写的要求降低了,对书写的兴趣也降低了。这自然也影响到现在的小学生。据笔者观察,现在的小学生,对文字以及书写的兴趣普遍不高,能写出一手漂亮字的人也比较少。所以,培养小学生书写的兴趣尤为重要。首先,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形声等,了解汉字的趣味性。其次,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接着,介绍不同时期的书法家及其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如李斯的小篆、程邈的隶书、王羲之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形体美。这样,学生对汉字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为进一步写好字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教师也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写字素养,练就一身好功夫,并做好榜书示范,言传身教。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最能模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深知教师榜样的力量,平时就很注意学习书法艺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每天都坚持挤出一点时间进行书写练习。有一些学生知道老师这样做,也跟着每天坚持练习,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规范姿势,严格要求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书写不好,主要原因是握笔姿势和坐姿都不正确。笔者曾对一个二年级的班级进行调查,不正确率达80%。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一部分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阶段就过早地教学生写字,对他们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也没有严格要求和指导。他们年龄较小,手掌的力量也不足,难以正确握笔和书写。到了小学一年级,教师以为学生已经会写字了,对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也不够重视。有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书写质量也重视不够,认为学生能把字写出来就可以了。不少学生家长本身缺乏正确书写方面的知识,也无法纠正孩子错误的书写姿势。
首先,要有正确的坐姿: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上身坐正,两肩放平;胸挺起,胸部与桌沿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全身要放松、自然,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两脚平放地面,与肩同宽。告诉孩子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其次,要有正确的握笔姿势:只要保持以食指的侧面高度为标准,务必形成食指要在上方,拇指在下方的姿势(就是不能把拇指的指尖过于前伸,使得拇指指尖跟食指指甲面一样高,或是到达食指侧面高度的1/3以上位置),就都是可以的。教师还可以把正确的握笔姿势编成口诀如下:“—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让学生反复朗读口诀并且熟记,这样就能更快地掌握握笔姿势的要领。
虽然学生知道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但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要有决心和耐心,更要严格要求。教师选择一些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作业,在大屏幕上展示,请学生来评议。教师再做小结,榜书示范,强调难点,让学生模仿。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精简作业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教师把阅读和写字分开来教学,以为这样比较容易操作。这样做固然容易操作,但是它切断了阅读与识字、写字的联系,课堂显得比较枯燥、单调。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中,要注意阅读和识字、写字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和写字,既动脑又动手,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效率。在每节语文课中,笔者至少安排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跟写字有关的练习,努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有一些学生,书写的速度很快,但书写马虎潦草。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跟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布置作业时采用题海战术,布置大量的抄写作业,甚至是一题抄写多次。有的教师更是把抄写作业当成惩罚学生的手段。这样的作业机械重复,让学生不堪重负,起不到作业应有的作用,甚至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苦不堪言。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就只求速度不求质量,马虎应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书写潦草的习惯,要纠正的难度很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合适地安排作业,尽量精简作业,不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把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在写作业时就能轻松应对,心情愉快,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奖赏激励,持之以恒
要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而且,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兴趣很难持久。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奖赏激励。小学生喜欢挑战性的活动,课堂上可以让他们比一比谁写的字最漂亮。然后挑选出几个写得好的在大屏幕上展示,让大家一起欣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对学生作业中字写得好的,给予小红花奖励。并且规定:到学期末,小红花奖励的次数达到十五次以上的学生,奖励小笔记本一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等,争取获奖。鼓励学生平时在家里多练习书法,有满意的作品上交语文老师,老师选出较好的作品在黑板报、书画栏上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欣赏学习。还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组织班级书法展示,让学生每人选出最满意的一幅写字作品,拍成照片,在班级微信群中展示。全体学生一起投票评选出十幅优秀作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奖赏激励,既提高了学生书写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书写的效果。
要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要求学生要能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如王羲之练习书法,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王羲之练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来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草书写得很好。怀素少年时家境贫寒,被家人送到寺庙里当和尚混碗饭吃。可是生性好学的怀素在诵经之外,十分喜爱书法。师兄看怀素如此喜爱书法,便送他一支毛笔。怀素就采摘芭蕉叶当纸,用铁锅下面的烟灰和上水当墨汁研习书法。后来,怀素为了用芭蕉叶练字,便在园外大量栽种芭蕉。到了冬天,怀素还找来一块厚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天长日久,竟然将漆盘擦通了。通过学习这些书法家感人的故事,学生都深有感触,都有了练好字的决心和信心。
诚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有很多方式方法。“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