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耐储藏特性相关基因的QTL及上位性分析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的耐储藏特性除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从水稻的基因型着手解决储藏过程中发芽率下降问题无疑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具有耐储藏特性的水稻品种储藏较长时间后,种子发芽率缓慢下降,种子寿命较长。研究表明,种子的脂肪氧化酶、谷壳的抗氧化防御体系、淀粉构成类型、休眠特性和不同的生理、生态类型,以及一些特殊性状如巨胚、甜胚乳、种皮颜色,都会影响种子的耐储藏特性。
其他文献
叶片形态生长特征是作物群体发育动态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物冠层内的光分布、CO2传输及光合生产等,同时也是作物生长诊断及遗传育种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生理指标
为揭示C4野生植物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PEPCase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探索改善作物高光效新途径,克隆了稗草(E.crusgalli)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的cDNA全长,测序及同源性
代表性是衡量核心种质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用4923份黄淮夏大豆种质以及从中选出的428份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种质为实验材料,比较两者的农艺性状差异,目的是检测黄淮夏大豆初选核
用营养液培养进行玉米根系分区交替供应水氮的模拟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定了玉米各1/2根系的根系活力和根分泌物、根系和地上部干重及其含氮量。结果表明,处理1d、3d、5d时,半边根系
摘要为了改良现有陆地棉栽培品种的纤维品质,通过MAS M2、M1,表型选择P2、P1,分子标记结合表型选择MP1、MB2群体和基础群体C0,经两年的研究比较发现,第二轮标记选择群体M2的比强度
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再生的培养体系可创造体细胞变异及进行体细胞筛选、细胞融合、转基因和离体快速繁殖。可以说,一个高效形成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组织培养体系是细胞工程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