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大学生面试评价看大学职业教育的缺失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hw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倍感压力。一方面,确实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就业竞争的加剧。而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缺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失去了竞争的机会。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对大学生在面试环节表现的评价,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在基本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也折射出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的缺失。
  【关键词】职业教育;评价;缺失
  一、引言
  很多大学生都在感叹:现在的公司面试笔试一轮接一轮,身心疲惫不说,还老是担心自己被刷下来。很多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获聘的可能性,几乎是场场面试必到,社会还戏称这种人为“面霸”。这不禁要问:机会真的只是凤毛麟角么?到底是企业太过挑剔还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带着这些问题,我想以企业对大学生面试环节的评价作为切入点,从而管窥大学职业教育的缺失。
  二、从面试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缺失
  面试,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第一步。在发言盈庭的面试环节中,第一印象却是十分关键的。大学生在面试时一举一动反映出来的信息,包括:知识,素养,态度,性格等都能被准确的解读出来。其实,这就是职业素养问题。以下归纳了企业对大学生面试过程中透露出职业素养问题的几点评价:
  1.言过其实,眼高手低,忽视基础
  很多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学到的只是些理论知识,而且理论和实际操作往往脱节严重,但是他们却自视甚高。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对大学生也做过类似评价:很多学生在简历中把自己吹嘘得多么厉害,但是动起手来,往往连最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1]有句古语说得好“不只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注:荀子《劝学篇》)。老师往往对成功光环渲染过多,总让学生们感觉成功其实不难,却没有让学生看到成功人士也是从小事做起,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获得今天巨大的成就。导致了学生在还没工作的时候就一心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对小问题小事情嗤之以鼻,还摆出一副非大事不做,非大成不就的姿态来。以至于大学生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才会在面试中出现言过其实,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2.缺乏基本的商务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对礼仪方面是十分重视的。古代《弟子规》中就对衣着容貌做了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在行为方面,孔子于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在面试过程中基本的商务礼仪是十分讲究的,恰当的行为举止能助你顺利通过面试。然而很多大学生在面试时候的基本商务礼仪是相当缺失的。
  搜狐网人力资源高级经理张雪梅在一次参访中就说到过:“很多大学生应聘时基本的两关都没做好,我们肯定就对他失去了兴趣。在简历关,很多大学生为吸引我们的注意搞得过于标新立异,有的甚至弄成了粉红色还贴上大头贴,失去了招聘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在面试关,有些大学生要不就浓妆艳抹,要不就不修边幅,给人一种不重视的感觉。还很多站没站相,坐没坐姿,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问好和再见都不会说。”
  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职场上和人交流,而基本的商务礼仪又是打开交流之门的先导。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只在乎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多少,而忽视对学生基本商务礼仪的培训,很少在学生面试或者入职前开设关于商务礼仪的课程。而学生在面试中表现出来的对基本的商务礼仪知之甚少,恰恰又会反过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3.缺乏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差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学科之间的细分逐渐增强,社会分工也是越来越细致,这也决定了一个企业的顺利运行绝对不是靠一个或几个全才可以完成的,而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合作才能保障一个企业平稳有序的运行。因此,是否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是否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绝对是当今各个企业在面试中考察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指标。据调查显示,企业最看重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百分比排序如下(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以及综合合作能力的重视程度要高于专业技术能力,这两种能力对大学生今后开展工作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在面试中,很多大学生表现出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仍然是屡见不鲜。
  三、从大學生面试存在的问题,折射出大学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缺失
  以上三点折射出大学职业素养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之前受到“统包统分”就业制度的影响,我国大学的职业教育观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认为大学就是个追求学术的圣地,职业教育会“玷污”学术的圣堂。我国大学生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历程:建国以后,国家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就业完全是国家指令性的任务,大学生还必须无条件服从,从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一直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3]。但长期以来,大学里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是不太重视的。
  1.大学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都把重心放在对理论知识教育,却忽视了对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知行不合一。大学生不能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完整的结合起来。在高中阶段,理论学习是每个学生重要的任务,高考时学生的录取与否只看你的高考成绩,因而理论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了考生的命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作为他们监督和施教的重点[4]。到了大学以后,观念仍然没有转变,没有看到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结合点,应该更加重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相互结合。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也考了许多证,理论知识强,但是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转移嫁接到实际工作中。在入职时,仍然需要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回炉”,重新进行一段时间的入职前培训。很多用人单位甚至还感叹,当今很多大学生还不如中专,大专生。这些中专,大专生在工作中动手操作能力强,而且勤学好问,比大学生能更加快速的融入实际工作中。   2.学校缺乏入职前职业指导教育
  在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面试之前,学校应该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责任。但是,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是缺失的。他们一味重视学生的就业率,但是没有看到学生在面试时的表现,决定了他们是否会被企业录用,这方面反过来也是会影响就业率高低的。学校没有开设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课程中传授给学生一些面试中的技巧和讲述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他们在面试和就业之前对社会的形势有个大概的了解。才不至于到了面试的时候,对职业观一无所知,到了用人单位后要花很长的一段時间才能适应工作环境。学校在职业教育课程方面的缺失是相当严重的,这也是学校不重视入职面试前教育所导致的。
  3.学校缺少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没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可雇佣技能
  什么是可雇佣技能?Hillage & Pollard认为,可雇佣技能可简单地理解为得到并维持工作的一种能力,但更加复杂的理解式一种自我发展,自我挖掘能力。Hillage & Pollard认为将这种能力分为4个要素:1.可雇佣资产(Employ ability and assets,即知识、技能和态度);2.部署能力(Deployment,即职业管理能力,包括寻求工作能力):3.演示能力(Presentation,即求职能力,如面试技巧和写作能力);4.个人环境(Personal circumstance,即家庭责任、外部环境因素,如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机遇)[5]
  而可雇佣技能的培养,光靠学校的正常课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放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完成。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写到“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便游四宇而已。”而毛泽东也是这么做的,他曾利用暑假实践游历湖南农村积极参与实践。由于学校缺少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引导,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匮乏,认知与实践脱节。从而在面试和工作中表现出看问题不深刻,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四、结论
  在大学教育中注重的是对学生学术和理论能力的培养,而企业则注重的是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学校如何开设职前教育和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可被雇佣技能,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就业能力和企业对他们的要求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认识上,学校应当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在校和就业之间对能力要求的差异,引导大学生对企业的要求形成正确的认识。再次,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积极开展系统的职业化教育,使大学生们能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大学生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全方面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楠.如今的大学生怎么了[J].商界评论,2009(3).
  [2] 刑文祥 张照彬.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差异性分析及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0(10),67-69.
  [3] 雷康敏.论大学生的职业教育[J].教育管理,2009(4),135-136.
  [4] 郝利群.浅谈大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改革,2009(8),231-232.
  [5] 赵婕.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技能的以提高就业质量[J].黑龙江对外贸易,2010(6),146-148.
  作者简介:
  覃哲歆,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 分析子宫瘢痕妊娠应用介入治疗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安全性.方法 10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数量和亚型细胞的变化,研究DC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 3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将哮喘组患
贾樟柯作为国内"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之一,一直以艺术电影的批判现实主调传递着对商业化扰动的不妥协与对大众审美文化的"精英式"修正.从《小武》《站台》到《三峡好人》,似乎
概述了洁净钢生产工艺,结合钢铁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以及渣性、气氛、温度变化和钢种质量等要求,从物理化学分析角度出发,对钢铁生产各主要工序用耐火材料提出了建议:1
目的 分析多生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发展特点.方法 选取2084例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RetCamⅢ进行眼底筛查,对于达到阈值及阈值前病
为了提高石榴扦插育苗的出圃率,以便大面积繁殖推广优良新品种,现将多年来的石榴扦插育苗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一、苗圃地选择和整理(1)苗圃地选择。需选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土壤疏松肥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
【摘 要】本文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人才培养模式,适时的思考和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探索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以及应对未来社会复杂环境的健康素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  高校体育是有计划、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