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体弱生体能的有效方法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在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测试总分达不到及格标准,甚至有少数学生测试总分只有二、三十分。通过对这些体弱生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他们大多身体肥胖、矮小、瘦弱,还有一部分属于性格和不良习惯的问题,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他们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渐渐地导致了他们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低下。通过探索,我采用了调动兴趣、小组合作、检测反馈、家校联手等方法来提高初中体弱生的体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体弱生 体能 兴趣 小组合作 检测反馈 家校联手。
  在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测试总分达不到及格标准,甚至有少数学生测试总分只有二、三十分。通过对这些体弱生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他们大多身体肥胖、矮小、瘦弱,还有一部分属于性格和不良习惯的问题,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他们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渐渐地导致了他们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低下。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体弱生的体能,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探索,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调动兴趣
  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同样也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和有效保证。在体育课堂上,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笔者实践中发现调动初中体弱生参与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因素是——平等的师生关系。体弱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导致他们不敢参与课堂练习,练习中他们害怕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担心会挨老师批评,所以他们经常想方设法逃避老师的视线。因此教师要多与他们接触,多倾听他们的声音,想办法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亲其师,信其道”,这一点对体弱生而言尤其明显。体育教师要主动参与体弱生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多给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励,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能。
  二、小组合作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是在教师的主导之下,学生学得怎样,练得怎样,教师因班级人数多而得不到第一手的反馈材料,这样给体弱生创造了逃避练习的机会。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谓“活动单导学”就是把课堂练习的内容、练习目标、教学过程、课堂检测反馈等内容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学练的内容和学练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按“单”开展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学生“小组合作”为抓手,每个合作小组就相当于一个“小班”,各组学生按“单”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教学中我采用捆绑考核的方法,以小组整体成绩取代个人成绩,促使全体成员共同努力。采用捆绑考核后运动水平高的学生在组内能主动充当小老师,体弱生为了不给组内拖后腿,课堂上也能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向同伴或老师请教。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增加了体弱生参与练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体能。
  三、检测反馈
  要提高体弱生的体能检测反馈尤其重要,教师要抓好这一环节。检测反馈不仅能让教师及时了解体弱生练习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对提高体弱生体能进行调控,及时指导,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锻炼自觉性,检测可以家庭检测和课堂检测相结合进行。要科学拟定检测的要求和标准,标准要因人而异,要让其看到希望,且要根据他们不同时期、不同水平不断进行调整,让他们在一次次努力当中不断提高体能,最终能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检测的结果少进行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横比,多把体弱生的昨天和今天作比较,只要有进步,就给他们鼓励,对体能提高,不管他们开始提高的幅度有多大,都给予表扬。这样可以增强体弱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充满信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最终达到提高他们体能的目的。
  四、家校联手
  学生三分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要提高初中体弱生的体能只靠学校体育是不够的。体育教师要主动到体弱生家中进行家访,了解他们平时在家的生活习惯和家庭体育开展状况。对家庭体育开展薄弱的家庭,要让家长懂得:学生在家庭的体育活动及生活方式,会对其体质健康状况产生重要作用,并且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同时还要让家长懂得:家庭体育既能解除孩子在学校繁重的课业负担带来的身心疲劳,又能体会在体育活动中的乐趣,还能享受家庭体育带来的亲情。要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在有限的闲暇中去参加体育活动,对体育素养较低的家长可适当的进行指导。老师还可根据不同的体弱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制定“运动处方”,让家长督促学生有计划的去完成。通过家校联手,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体弱生的体能。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把握当前体育科研的重点与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2.10.
  [2] 张兵.体育中考前体育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J].体育师友.2012.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体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每一位领导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一个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学,教师关心体育教学,班主任、任课老师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课余体育活动,那么这所学校的体育活动会开展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关键词 体育课 教学效果 提高 课堂  如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结合目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点明指出,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方案,推动未来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水平更高层次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体育与健康 体育选项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有全面、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本文从指导思想、快乐教学法、教师教学观念以及考试内容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为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开展提供了几点经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田径教学 改革  一、田径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的田径教学,教师往往习惯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传习式、训练式教学方法,教学是一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技术课及理论课学习情况的调查及研究来看,学生对专业技术课及技术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别。针对此现状,分析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专业技术课及技术理论课的问题,进而采取对策以加强学生学习及其学习的自我管理,对提高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能力,顺应社会对体育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幼儿基本体操的训练进程是幼儿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软开度、控制、舞姿等方面以及基本技术动作与其变化的全面训练后,才能保障成套作品在参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 幼儿基本体操训练进程  一、幼儿基本体操是以体操项目的基本形式,在幼儿当中开展的一项在音乐伴奏下以最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教师是一个高尚光荣的职业,教师必须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必须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执着,必须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美德,必须有“一桶水”、“一池水”的知识源泉,学生才会从老师的教学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才会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得到人生的启迪,这样的教师当之无愧会得到学生的尊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健美操思想文化的简要介绍,结合“人本位”思想理念,倡导转变重物轻人的健美操文化思想,重塑以人为本的健美操思想文化,推进健美操文化变革研究。  关键词 健美操 思想文化 人本位 变革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一个经济与文化高度交融的新时代。当“物本位”理念逐步被“人本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现在大学体育把体质测试纳入到教学中,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