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很滑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碎花般的青春,
  如同深夜的萤火,
  飞舞于寂寞的墨色中
  小时候,我住的地方生态比较好,能够看到千奇百怪的昆虫,这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在我的眼中,虫和人的区别不过就在于它们的体型较小、不会说话而已,从它们身上,我一样能够体味到人间的悲欢忧喜。
  一个久雨初霁的下午,我又蹲在门前的菜畦边看各种昆虫上演的大剧,而蚂蚁总是我观察的重点。蚂蚁那频率颇高的移动,看上去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看着看着,我突然萌生出一个恶作剧的念头,拿了一枚小石子,一次次挡在蚂蚁身前,看它一遍遍克服困难,翻山越岭,向目的地前行。我随着蚂蚁的前进路线缓缓移动,视野里突然出现了一片青绿。
  我放弃了蚂蚁,用脚去踩踏那片绿色的东西,还挺滑的。我脑海里蓦地浮现出一个书中读到过的名词——青苔。这摊在地面上的、滑腻的、丝状的植物存在感真的很低,一是雨后才能出现,二是专门待在不见阳光的阴暗潮湿处。不过就是这些存在感很低的植物,也让我的小伙伴吃过很大的苦。
  那天,我们几个伙伴在楼下像往常一样追逐嬉戏,脑子里就算挖个遍,也不可能挖到“青苔”二字。結果悲剧发生了:一个伙伴突然脚底一滑,向前倒了下去。接着便听到他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门牙被磕掉了!幸好是颗没换过的乳牙,但那疼痛也够他受的,足以让他和目睹这一情景的我们终生难忘。
  从此,我们的心里便多了一个防备,走路时都会留意起地上的青苔,以防为它付出牙齿的代价。但有时我们玩兴大发,加之好奇心的驱使,我们也会刻意地去感受一下那种滑溜溜的感觉。进而,我们又开始研究起这绿绿的、茸茸的、斑驳的东西何以会这么滑。
  不过一群小屁孩毕竟科研能力有限,根本不会朝什么科学方向去探究,大伙儿只能是胡思乱想。我们绞尽脑汁地思考,最好得出了一个结论——青苔很滑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就像童话里讲的壁虎、蜥蜴、蛾子,这些动物都有各自的自我保护手段一样,你踩伤了我,我就摔伤你,你还敢伤害我吗?对,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还在观察蚂蚁的活动过程中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我们常看到蚂蚁整日不停地在搬东西、找吃的。找吃的可以理解,人还以食为天呢。可为什么老要搬家呢?它们总不会也狡兔三窟吧?后来我们发现,凡是蚂蚁搬家之后,总会有阴雨,而它们搬家是要搬到位置更高、更安全的地带。联想到青苔摔人一事,我明白了:蚂蚁搬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想想,自然界中众多弱小的生命能存活到今天,不都是有一两手看家本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吗?人类今天能站在生物链的顶端,不也正是因为我们高出众生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手段吗?
  任何生命来到世上都有它的目的,而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活下去。即便是那些低等的、弱小的生命,也会有它们从古至今进化而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用来维系和繁衍它们的生命。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电影《火线追凶》里的钟朗说:“好人各有不同,坏人都一个样。”这句话我记了很多年。重读老舍的《四世同堂》,其中描写了抗日战争中北平的百姓们的生活状态,北平人民在战争中辗转求生,有的堕落下去,有的依然坚守着民族气节,有许许多多的“好人”与“坏人”。  “好人”与“坏人”的定义一直没有明确过,但可以肯定的是,好人一定坚守着做人的底线,保持着民族气节,也许自己在泥泞中挣扎,但一定不去祸害旁人;而坏人则毫无
在美国,遇到任何麻烦,都可以拨打911报警急救电话,电话那头的调度员会根据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地点,联系急救单位进行营救。调度员威廉姆斯平均每天要接听近9000个电话,連口水都来不及喝,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看似勤奋的她,依然被告上了法庭。  那天下午,威廉姆斯接到了一个来自俄亥俄州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报警人说的是方言,她听不明白,然后她就把电话挂断了,还嘟囔了一句:“说的什么鬼话。”报警人根据电话工号
中国的近代画家中,齐白石深受大家喜爱。  比如齐白石画蝈蝈、螳螂、蟋蟀、菊花、白菜、桃子、牡丹、山水、人物,样样皆好。不过,齐白石画的虾最让人叫绝。画虾,不光画得多,而且是他的“发明”“创造”,是他的“专利”,成了他的“象征”和“符号”。  于是,有人潜心研究他画的虾,学他那样画。研究的人多了,其中就会有故事,如诗人阮章竞曾画过一幅《虾》,他学的就是齐白石。阮章竞画的虾,也算可以,但让人关注和议论
当问起旁人“这个世界会好吗”,大概多数人并不会干脆利落地和梁漱溟老先生一样回答“会的”。在相互联系愈加紧密的网络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各种“考验人性”的社会性事件以及对社会失去信心的叹息。是这个社会在逐渐暴露出原有的一面,还是在步步倒退?或者,亦是个人对现实的失落而引起群体性失意?每个人都揣着的疑问,试图寻找出最终的答案,寻找所谓的自由。  自由是什么,什么是自由?很难讲,但在《自由在高处》一书里,
“我们村子三面环山,春天花开遍野,夏天像原始森林,秋天不仅果香浓浓,还有非洲草原的神韵,冬天白雪飘飘。”刘阿娟是陕西省淳化县人,她的家位于偏远的乡村,从小特别向往大城市的生活。  刘阿娟认为读书是告别乡村迈进城市的最好途径。高考分数出来,刘阿娟凭借优异成绩,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读书,尤其可喜可贺的是,大学毕业她顺利在北京找到工作,跨进报社担任财经记者。  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之际,刘阿娟突然接到母亲打来
1  这段时间有点心烦。有个朋友一直借钱,3年来总共借了5万元。因为借钱这事,老婆和我闹了不知多少回。实在顶不住压力,向他索要欠款。朋友说钱一定会还,但最近手头紧,让我再扛一段时间。从那以后,我开始拒绝他的借钱请求。朋友说我每月几万元的收入,连这点忙都不肯帮,还算是哥们吗?我蒙了,每月几万元收入不假,那可是熬夜加班辛苦挣来的。至于帮忙,本来就没有帮你的义务。老婆冷笑着说:“老公,就是你的善良,养了
天天抱着手机玩王者的侄子扬言要考北京大学,要知道他是个很少看书的高三黨。他和我大谈他的计划:明早5点开始背英语,每天背100个单词,争取这3个月内把英语关突破了;还要每天苦刷数理化。别的科目不都是靠背的嘛,容易!记忆力好,背书在他眼里是小儿科!3个月,保证拿下所有科目来。  北大清华,对每一个高三学霸来说,都不敢如此大夸海口,对侄子这种学渣来讲,无异于痴人说梦。我照顾他难得一见的“上进心”,就问他
努力不是头脑发热的一己执念,  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也许更加宝贵  朋友辞去上海某公司部门经理的工作回乡隐居了,她告别的神情和语气有些悲壮,流露的是无奈和疲惫。我却非常羡慕,说她早该回去过舒服日子了,因为她的儿子已自立,没什么牵挂了。几年前,当高老爷和妻子山荆在网上说,他们辞去上海的高级白领职务,去江西乡下过隐居生活时,很多人都感到怀疑和惊讶。我却认为,这肯定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选择。果然,又有四川
Facebook总公司的两个食堂一日三餐是免费的,每天还为员工提供各种新鲜的果蔬汁。除此以外,Facebook还有一个特殊的食堂叫“开放问答食堂”。  Facebook刚上市不久,最早的天使投资人彼得卖掉了手上所有的Facebook股票,使得一路下跌的股价雪上加霜,令公司员工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扎克伯格就对彼得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就此事跟大家解释一下。”彼得诧异地望着扎克伯格:“开什么玩笑,要知道
乾隆于1785年正月和嘉庆元年正月,先后两次举行千叟宴。尤其第一次在乾清宫举行的场面极为宏大,不少60岁以上的平民老人被邀参加,总人数超过3000人。  乾隆决定举办千叟宴,除了庆贺即位五十周年,更想以这个方式告诉所有的老人,无论多大年纪,只要勤奋努力不止步,定能余热生辉。同时,为了进一步倡导和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风尚,席间,乾隆走到长寿老人专席,亲自向在座90岁以上的寿星斟酒敬酒。据说,当时坐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