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比亚迪宣布延长整车质保政策,5月,庞大双龙也宣布延长整车质保。自从去年韩系车打出同步世界水平的超长质保这张“王牌”后,跟风者纷至沓来,众多车企围绕“延长质保”开演了一出营销大戏。
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4S店,发现“超长质保”成为许多销售顾问向消费者强调品牌优势的一条重要理由。“超长质保”究竟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利益,应该成为消费者的购车重要条件吗?
在采访多家品牌经销商售后服务部门后,记者发现,在“超长质保”的模糊概念下,各车企具体的售后质量保障条款千差万别;对于“超长质保”,必须仔细鉴别,不能轻易听信销售顾问的“忽悠”。
“整车质保”忽悠人
千万不要以为N年或N万公里的质保期是指车上的大多数零件。实际上,一些厂家是以全车中质保期最长的零件的质保时间或里程来进行宣传,称为最长质保。而最长质保多选择发动机、变速器中极不易损的零件作为标准,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
而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所宣传的“整车质保”大多同样是忽悠人的概念。在国家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多数厂商的整车质保都仅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悬挂、传动机构等主要零部件。而日常用车过程中损耗最为严重的许多零部件被车企归为“易损件”另行规定。
虽然“易损件”质保周期短无可非议,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却几乎没有销售人员会主动向消费者进行介绍,许多销售、售后服务人员甚至都不了解易损件详细质保周期。记者以消费者身份电话采访了一家4S店,该店售后服务人员向记者朗诵文件式地介绍了该品牌的“超长质保”后,当记者问及“易损件”的问题时,该售后服务人员数次放下电话询问同事,最后甚至要求记者到店内看车辆使用手册。
一边是大张旗鼓宣传“超长质保”,一边是对“易损件”质保周期的询问知之甚少;有备而来的记者尚且无法从销售终端了解质保详情,何况那些并不了解内情的消费者?
易损件质保差异大
在调查了一些主流品牌的易损件质保周期后,记者发现,虽然终端销售对易损件质保“集体失语”,但不同厂家对易损件质保的规定其实天差地别——好的堪称标杆、最差的竟没有质保。
以长安福特福克斯为例,其用户手册上规定了质保周期的易损件达16项,周期从1个月或1000公里到1年或2万公里不等。但同为美系品牌并时常问鼎月度乘用车销量冠军的上海通用则没有规定易损件质保周期,记者致电上海通用售后服务部门得到的答复是:“由于易损件没有明确的消耗标准,上海通用品牌是不规定易损件质保的,损坏的话只能由消费者付费维修或更换。”
不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质保政策也相差甚远。以奇瑞瑞虎为例,其整车质保周期为2年或6万公里,并未说明维修零件质保周期,对易损件统一实行3个月或5000公里的质保周期。较之奇瑞,吉利帝豪EC7的保养手册则分类详细注明了数十种零部件维修保养周期,还声明:“未注明的零部件保修期为12个月或10万公里”。
实际上在不考虑二手车价值、重点评估用车成本的情况下,易损件质保才是消费者需要详尽了解的重点。
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4S店,发现“超长质保”成为许多销售顾问向消费者强调品牌优势的一条重要理由。“超长质保”究竟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利益,应该成为消费者的购车重要条件吗?
在采访多家品牌经销商售后服务部门后,记者发现,在“超长质保”的模糊概念下,各车企具体的售后质量保障条款千差万别;对于“超长质保”,必须仔细鉴别,不能轻易听信销售顾问的“忽悠”。
“整车质保”忽悠人
千万不要以为N年或N万公里的质保期是指车上的大多数零件。实际上,一些厂家是以全车中质保期最长的零件的质保时间或里程来进行宣传,称为最长质保。而最长质保多选择发动机、变速器中极不易损的零件作为标准,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
而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所宣传的“整车质保”大多同样是忽悠人的概念。在国家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多数厂商的整车质保都仅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悬挂、传动机构等主要零部件。而日常用车过程中损耗最为严重的许多零部件被车企归为“易损件”另行规定。
虽然“易损件”质保周期短无可非议,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却几乎没有销售人员会主动向消费者进行介绍,许多销售、售后服务人员甚至都不了解易损件详细质保周期。记者以消费者身份电话采访了一家4S店,该店售后服务人员向记者朗诵文件式地介绍了该品牌的“超长质保”后,当记者问及“易损件”的问题时,该售后服务人员数次放下电话询问同事,最后甚至要求记者到店内看车辆使用手册。
一边是大张旗鼓宣传“超长质保”,一边是对“易损件”质保周期的询问知之甚少;有备而来的记者尚且无法从销售终端了解质保详情,何况那些并不了解内情的消费者?
易损件质保差异大
在调查了一些主流品牌的易损件质保周期后,记者发现,虽然终端销售对易损件质保“集体失语”,但不同厂家对易损件质保的规定其实天差地别——好的堪称标杆、最差的竟没有质保。
以长安福特福克斯为例,其用户手册上规定了质保周期的易损件达16项,周期从1个月或1000公里到1年或2万公里不等。但同为美系品牌并时常问鼎月度乘用车销量冠军的上海通用则没有规定易损件质保周期,记者致电上海通用售后服务部门得到的答复是:“由于易损件没有明确的消耗标准,上海通用品牌是不规定易损件质保的,损坏的话只能由消费者付费维修或更换。”
不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质保政策也相差甚远。以奇瑞瑞虎为例,其整车质保周期为2年或6万公里,并未说明维修零件质保周期,对易损件统一实行3个月或5000公里的质保周期。较之奇瑞,吉利帝豪EC7的保养手册则分类详细注明了数十种零部件维修保养周期,还声明:“未注明的零部件保修期为12个月或10万公里”。
实际上在不考虑二手车价值、重点评估用车成本的情况下,易损件质保才是消费者需要详尽了解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