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策略

来源 :华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h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學校管理应在自身办学思想指导下,确立自己的管理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性管理、激励性管理、整合性管理以及人文性管理四种管理方式,并具体深入分析了各自的具体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发展性管理 整合性管理 文化性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学校工作得以有序、高效、个性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管理现代化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利用先进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学校全面实施科学管理,促进学校各种管理要素的高效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学校管理应在自身办学思想指导下,确立自己的管理理念。实施发展性管理、竞争性管理、整合性管理和人文性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本文就其几大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论述。
  
  一、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发展性管理
  
  (一)关注学校教职工的发展。
  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最好的教师,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在教师的发展中实现的,离开教师的发展,学生质量是难以想象的。学校在教职工队伍管理中,应始终强调“育人”、“自我完成”三个意识,关注每位教职工的发展。同时,还必须根据教职工的学历层次、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教育风格、工作作风等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给每一位教职工提供充分展现个性的舞台,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位教职工的能力特长。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职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教职员工在人性化、情感化的空间中实现自我的发展。
  
  (二)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校在管理实践中应遵循学生身心智能发展规律,关注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学校应该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个性化发展。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激励性管理
  
  (一)学校应加强完善竞争性激励制度。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前提,学校在实施制度的过程中,应强化规范化管理,以发挥制度的控制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学校要致力于完善形成综合类规章制度系统、行政管理制度系统、教师管理制度系统、学生管理制度系统、教学管理制度系统、后勤保障制度系统等六大类制度系统,压力机制、选择机制和环境影响机制的完善等多种管理制度体系。
  
  (二)学校应加强细化激励性评估办法。
  为确保激励措施的有效实施,学校应采取实施过程的定量评估与实施效果的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在实施激励性评估办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并充分考虑教职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
  
  (三)学校应注重激励结果反馈。
  学校应始终注意发挥竞争性管理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教职员工在评估结果中更多地回顾和分析自身的工作过程,总结经验,积极思变,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形成“师风良好、师德高尚;充满活力、勇于开拓;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服务意识浓厚、关注每一位学生;教育教学科研水平高、教学质量好;骨干名师阵容强大”的教师群体。学校办学效益也会因此不断提高。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整合性管理
  
  (一)加强规范学校和师生行为。
  学校必须通过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促使学校教育关系法制化,教育行为法制化,学校管理法制化,学校发展法制化。要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依法规范校内各种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对侵权行为进行查处。认真配合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的督查和评估,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二)增强学校凝聚力。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师德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内容,重视师德在教师自律、榜样示范、人格教育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将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教职员工展开现代教育思想的自我教育。在以德理校的同时,学校管理要注意情感管理,学校管理者在管理中实施情感管理,可以融洽情感,凝聚人心,提升执行力和团队的战斗力。因此,在实施情感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应该尊重、理解、宽容和激励,促进学校管理层之间的和谐、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
  
  四、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文化性管理
  
  (一)加强学风和师风建设。
  学校管理人员以身正人的廉洁务实作风和以情化人的情感行为、教师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职工的主动热情的服务意识和力求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件物品作用的工作方式、学生规范的行为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管理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精神陶冶、规范行为、心理建构、社会辐射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达到浓厚学风,纯正师风,形成了团结向上,开拓务实的校风的目的。
  
  (二)将“文化”作为学校办学基本要素。
  学校应加大力度,精心构造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使其与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相一致,让每一堵墙、每一根草、每一颗树都充分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学校要大力研究学校传统,总结学校经验,明确办学理念;变革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加强校本教师发展。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使学校成为具有文化品味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为学生提供终身难忘的教育经历。同时,学校在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方面,应赋予它们独特的文化气息,在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花大力气构建学校的精神文化景观和物质文化景观,形成独其文化魅力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卢晓中主编,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论纲[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5
  [2][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九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464
  [3]许大宏,师德一教师素质的核心[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15
  [4]赵玉强,论企业的激励机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其他文献
对我院ICU发生单纯脓毒性休克的5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8例行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CVVH组),治疗10~14 d。治疗组治疗3 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改善优于对照组[(19.0±2.8)与(15.4±1.5)分,P<0.01],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均P<0
由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数量逐年增多,而前次手术后的粘连给再次手术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就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前要注意的问题、术中对切口的处理、操作技巧、预防粘连等问题做简要综述。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摄氧效率特点,并分析摄氧效率与OSAH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OSAHS患者30例作为OSAHS组,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2~75岁;同年龄段的健康志愿者2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常规肺功能、心脏超声、多导睡眠图和斜坡式功率递增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测定
收集2013年8月山东省某县兵检站征兵体检资料,参加应征入伍体检男青年共711人,年龄17~24岁,平均年龄18.3岁,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231例,患病率32.49%(231/711),其中Ⅰ度5例(2.2%),Ⅱ度165例(71.4%),Ⅲ度54例(23.4%),查体前已手术治疗7例(3.0%)。以上患病率明显高于文献资料记载,值得思考并进一步研究。
[摘要]:本文試从中西方教育理念源起的差异分析入手,对比中西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教育机构设置的不同,创新能力的不同。通过这种对比探讨中国教育当中所存在的学生思想被束缚,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国家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人才欠缺的问题。  [关键词]:孔子 苏格拉底 教育 创新    一、中西教育之对比    (一)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发端。  中国的教育理念发端于孔子,孔
期刊
采用ELISA法对寻常型白癜风进展期和稳定期各30例患者的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进行检测。进展期患者平均MIF水平为(79.8±38.0) μg/L,高于稳定期(48.4±17.6) μg/L,且均高于30例对照组的(29.6±22.1) μg/L(均P<0.001);MIF水平与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48, P<0.001)。提示MIF可能参与寻常型白癜风的发病。
一例以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浆膜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伴有血清CA125明显升高和腹腔多发淋巴结增大。血和腹水中CA125明显升高,并伴有腹腔多发淋巴结增大。
期刊
目的调查县级医院医生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预防卒中的认知情况。方法2013年6–11月,对江苏、河南、浙江、江西四省9家县级医院的心内科或内科29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生对房颤的诊断方法,血栓和出血的危险评分,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抗凝治疗的顾虑。结果最终208份问卷进入统计学分析。83.2%的医生(173例)来自一级和二级医院。医生自我报告对风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髋部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图书馆、CBM等数据库,纳入PPIs与髋部骨折风险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同时对PPIs服用时间、剂量、糖皮质激素服用情况以及骨质疏松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累计纳入研究对象1 107 577例,平均年龄≥60岁,其中包括PPI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支架置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后内皮修复功能与术后再狭窄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0月诊治的6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于术后1年根据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分为再狭窄组(23例)和无狭窄组(43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黏附能力测定试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EPCs黏附、迁移能力及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