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工程中水泥检测是实验室材料检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检测项目,水泥质量检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本文立足工程实际,从水泥取样、仪器设备的管理、试验环境条件、试验操作、比对试验等检测环节出发,对水泥检测工作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泥质量检验;检测;控制措施
一、前言
水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水泥强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及相关制品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我们要细致地执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水泥强度检验精度,真实反映受检水泥强度等级,为工程建设服务。水泥强度检验的准确性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 水泥强度的检测是水泥物理特性的基本指标试验,水泥强度既是评定水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又是建筑工程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水泥强度检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影响强度检验值的因素,并对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从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施工现场准确及时地提供科学公正检验数据。
二、水泥检测工作中影响质量控制的环节
1、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前一天将水泥、标准砂、试验用水放入成型室。试验时,应先测量它们的温度是否一致,并予以记录。对温度的测量是保证试验准确的重要条件。试体成型室对温度、湿度要求相对较宽,容易达到试验要求,养护箱可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也容易达到试验要求,而保证试体养护池水的温度是一个难点。目前很多试验机构仅用普通空调控制室温来达到间接控制水温的方法,由于室内温差等原因,造成温度控制不能很好地满足标准要求。最近市场上推出的新型水泥自动控制养护水箱,因价格昂贵,一般试验室无力购买,但恒温水浴池在目前情况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由于它采用水浴方法,可以保证所有试体温度相同,恒温装置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人为误差,且价格适中。
2、仪器设备的购买、检定和校准
水泥检测仪器设备是评定水泥质量的基础环节,其质量的好坏,技术参数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水泥质量的评定是否准确可靠!所以在仪器设备购入前,应进行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及调查,建立供应商的档案,对供应商提供的仪器产品质量,质量供应能力,供货及时性,对质量处理的及时性,以及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只有高质量的仪器设备才有高质量的检测数据。水泥检测仪器的计量校准、检定是水泥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检测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均应经过校准检定或自校,制订检定或校准计划表,按照规定的日期及时送检或由计量检定部门进行现场检定、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检测仪器的量值只要可能都应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无标准的溯源必须经过比对或验证,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按照仪器设备检定计划表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对天平、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振动台、抗折试验机、压力试验机、负压筛、沸煮箱等主要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对胶砂试模、抗压夹具、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等配套仪器也要认真做好自校和校准,所有的证书及自校记录对其精度及数据范围应对照标准进行核对确认,仪器设备满足其标准规定要求后方予以使用
3、抽样和样品处置
水泥取样是水泥检测过程中首要的一個环节,评审准则规定: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实验室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首先按照有关规定水泥取样数量要符合要求,对于袋装水泥,以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强度等级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应有代表性,可以从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量样品的水泥,对于散装水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混拌均匀后。其次水泥存放与保管要符合要求,将所取水泥混合样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两份,样品取得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所使用的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应分别在试验样和封存样的取样样品所存放容器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并标明取样时间、地点、人员或见证单位的密封印,如只在一处标志应在器壁上,试验样应及时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备观察及再检测。水泥取样还要注意水泥安定性的时效性!由于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准确的检测和判定水泥的安定性是否合格在水泥检验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有时同一批次的水泥在第一次送检时安定性不合格,但是在过几天的第二次送检中却是合格的。也正是时效性的存在,使得在安定性的判定上往往会有争议。水泥存放过程中能自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消解,随着水泥存放时间的延长,水泥不断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水化,含量不断的减少,而高温时密度大,结构比较致密,且表面包裹着玻璃釉状物质,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水化,所以时效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低温引起的。因此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安定性可能会合格,因此在水泥配料合理煅烧时反应彻底的情况下,水泥熟料在粉磨前和成品水泥在出厂前一定要存放一段时间(安定期),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定性时效性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定性争议的产生。
4、操作参数
(1)脱模方式对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影响。从实验中得知,力度过大导致试体受损会使强度大大减少,强度减少程度与试体受损程度息息相关。所以脱模时使用木锤力度不能太大,造成试体表面缺损,从而引起应力集中,进而影响强度。脱模的整个过程都要做到轻拿、轻放、轻敲、轻放,严防试体振动、碰撞而受损,影响强度。并且脱模后组装试体时务必将各部分组装到位,并确实将试模上方砸平并将其拧紧固牢。在试验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仔细做好每个步骤,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2)成型面作为受压面对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影响。GB/T17671-1999 中规定:在折断后的棱柱体上进行抗压试验,受压面为试体成型时的两个侧面。实验数据可得成型面受压与侧面受压相比较,3d 抗压强度减少 5.4%,28d 抗压强度减少 3.8%。成型面作为受力面对试验结果影响相对比较大,尤其是成型面不平整则影响会更大。在具体试验中,应抹去试体表面的附着水分和砂粒然后摆正于抗压夹具上,刮平面对准操作者,每压完一块应用毛刷将上下压板檫净,避免砂粒等残留于压板上对下一块结果产生影响。(3)试件龄期未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对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影响。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实验得知,养护龄期 68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 抗折强度减少 2.9%,3d 抗压强度减少 1.7%;养护龄期 70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 抗折强度减少0.6%,3d 抗压强度减少 0.6%;养护龄期 73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 抗折强度增加 0%,3d 抗压强度增加 0.2%;养护龄期 75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 抗折强度增加 0%,3d 抗压强度增加 0.5%;养护龄期 77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抗折强度增加 3.5%,3d 抗压强度增加 1.9%。可见, 3d 养护龄期提前或者退后对抗压强度或者抗折强度均有影响,相差5个小时之内会有强度会有 2%-6%范围内的浮动。
三、结语
总之,我国水泥强度检测标准从无到有,并建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标准体系,经历了诞生、发展、形成的漫长过程。影响水泥强度检测质量的因素很多,有的因素对强度检测结果影响显著,如果不高度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在检测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就会造成检测结果不能反映水泥的真实强度,因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袁小进,浅析水泥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四川水泥,2011(4)
[2]、薛瑞红,浅谈水泥检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科技情报,2011(6)
【关键词】水泥质量检验;检测;控制措施
一、前言
水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水泥强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及相关制品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我们要细致地执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水泥强度检验精度,真实反映受检水泥强度等级,为工程建设服务。水泥强度检验的准确性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 水泥强度的检测是水泥物理特性的基本指标试验,水泥强度既是评定水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又是建筑工程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水泥强度检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影响强度检验值的因素,并对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从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施工现场准确及时地提供科学公正检验数据。
二、水泥检测工作中影响质量控制的环节
1、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前一天将水泥、标准砂、试验用水放入成型室。试验时,应先测量它们的温度是否一致,并予以记录。对温度的测量是保证试验准确的重要条件。试体成型室对温度、湿度要求相对较宽,容易达到试验要求,养护箱可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也容易达到试验要求,而保证试体养护池水的温度是一个难点。目前很多试验机构仅用普通空调控制室温来达到间接控制水温的方法,由于室内温差等原因,造成温度控制不能很好地满足标准要求。最近市场上推出的新型水泥自动控制养护水箱,因价格昂贵,一般试验室无力购买,但恒温水浴池在目前情况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由于它采用水浴方法,可以保证所有试体温度相同,恒温装置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人为误差,且价格适中。
2、仪器设备的购买、检定和校准
水泥检测仪器设备是评定水泥质量的基础环节,其质量的好坏,技术参数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水泥质量的评定是否准确可靠!所以在仪器设备购入前,应进行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及调查,建立供应商的档案,对供应商提供的仪器产品质量,质量供应能力,供货及时性,对质量处理的及时性,以及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只有高质量的仪器设备才有高质量的检测数据。水泥检测仪器的计量校准、检定是水泥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检测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均应经过校准检定或自校,制订检定或校准计划表,按照规定的日期及时送检或由计量检定部门进行现场检定、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检测仪器的量值只要可能都应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无标准的溯源必须经过比对或验证,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按照仪器设备检定计划表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对天平、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振动台、抗折试验机、压力试验机、负压筛、沸煮箱等主要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对胶砂试模、抗压夹具、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等配套仪器也要认真做好自校和校准,所有的证书及自校记录对其精度及数据范围应对照标准进行核对确认,仪器设备满足其标准规定要求后方予以使用
3、抽样和样品处置
水泥取样是水泥检测过程中首要的一個环节,评审准则规定: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实验室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首先按照有关规定水泥取样数量要符合要求,对于袋装水泥,以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强度等级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应有代表性,可以从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量样品的水泥,对于散装水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混拌均匀后。其次水泥存放与保管要符合要求,将所取水泥混合样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两份,样品取得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所使用的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应分别在试验样和封存样的取样样品所存放容器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并标明取样时间、地点、人员或见证单位的密封印,如只在一处标志应在器壁上,试验样应及时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备观察及再检测。水泥取样还要注意水泥安定性的时效性!由于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准确的检测和判定水泥的安定性是否合格在水泥检验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有时同一批次的水泥在第一次送检时安定性不合格,但是在过几天的第二次送检中却是合格的。也正是时效性的存在,使得在安定性的判定上往往会有争议。水泥存放过程中能自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消解,随着水泥存放时间的延长,水泥不断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水化,含量不断的减少,而高温时密度大,结构比较致密,且表面包裹着玻璃釉状物质,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水化,所以时效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低温引起的。因此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安定性可能会合格,因此在水泥配料合理煅烧时反应彻底的情况下,水泥熟料在粉磨前和成品水泥在出厂前一定要存放一段时间(安定期),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定性时效性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定性争议的产生。
4、操作参数
(1)脱模方式对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影响。从实验中得知,力度过大导致试体受损会使强度大大减少,强度减少程度与试体受损程度息息相关。所以脱模时使用木锤力度不能太大,造成试体表面缺损,从而引起应力集中,进而影响强度。脱模的整个过程都要做到轻拿、轻放、轻敲、轻放,严防试体振动、碰撞而受损,影响强度。并且脱模后组装试体时务必将各部分组装到位,并确实将试模上方砸平并将其拧紧固牢。在试验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仔细做好每个步骤,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2)成型面作为受压面对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影响。GB/T17671-1999 中规定:在折断后的棱柱体上进行抗压试验,受压面为试体成型时的两个侧面。实验数据可得成型面受压与侧面受压相比较,3d 抗压强度减少 5.4%,28d 抗压强度减少 3.8%。成型面作为受力面对试验结果影响相对比较大,尤其是成型面不平整则影响会更大。在具体试验中,应抹去试体表面的附着水分和砂粒然后摆正于抗压夹具上,刮平面对准操作者,每压完一块应用毛刷将上下压板檫净,避免砂粒等残留于压板上对下一块结果产生影响。(3)试件龄期未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对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影响。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实验得知,养护龄期 68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 抗折强度减少 2.9%,3d 抗压强度减少 1.7%;养护龄期 70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 抗折强度减少0.6%,3d 抗压强度减少 0.6%;养护龄期 73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 抗折强度增加 0%,3d 抗压强度增加 0.2%;养护龄期 75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 抗折强度增加 0%,3d 抗压强度增加 0.5%;养护龄期 77h 与养护龄期 72h 相比较,3d抗折强度增加 3.5%,3d 抗压强度增加 1.9%。可见, 3d 养护龄期提前或者退后对抗压强度或者抗折强度均有影响,相差5个小时之内会有强度会有 2%-6%范围内的浮动。
三、结语
总之,我国水泥强度检测标准从无到有,并建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标准体系,经历了诞生、发展、形成的漫长过程。影响水泥强度检测质量的因素很多,有的因素对强度检测结果影响显著,如果不高度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在检测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就会造成检测结果不能反映水泥的真实强度,因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袁小进,浅析水泥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四川水泥,2011(4)
[2]、薛瑞红,浅谈水泥检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科技情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