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妈祖文化是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具有闽台地方特色妈祖文化与 体育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也是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领域。建设闽台“妈祖文 化体育圈”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民间友好往来;有利于促进闽台体育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 提出:共建闽台城市体育行政部门支持“妈祖文化体育圈”常设机构;共建闽台妈祖文化特 色体育竞赛与全民健身联动市场;共建海西城市滨海体育旅游休闲园区;共建闽台妈祖文化 体育合作研究课题互动模式等建设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妈祖文化体育圈;体育文化;海峡西岸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5-0027-03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under the b ackground of western coast of Taiwan Strait
LIU Yongxiang,WANG Qingsh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Putian University,Putian 3511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By elabora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Mazu Culture Sportszone”concept, and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s and effects of cross-stra 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we believe that it helps to promote friendly con tacts between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he peaceful unific ation of the motherland; it also helps to facilitate th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 cation of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and widen new econo micgrowth points of Western Coast Economic Zone.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fundamental thoughts of cross-stra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construction: c o-constructing cross-strait sport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o support cross-st ra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permanent establishment; co-constructing cross- strait Mazu cultural distinctive sports competition and the linkage market of na 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co-constructing sports tourism and leisure regions in the seashore cities of western coast of Taiwan Strait; co-construting interactiv e models on cooperating and researching subjects of cross-strait Mazu cultural s ports and so on.
Key words: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sports culture; western coast of Tai wan Strait
当前,福建省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目标, 这不仅是福建全面发展之大策,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妈祖文化是海峡两 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以弘扬妈祖精神为核心的妈祖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 象,是福建闽台建设重要的文化资源。为此,在认真研究调查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 以 体育为主题,依托妈祖文化品牌,打造一个集妈祖朝圣文化、滨海体育旅游、健身休闲娱乐 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力图为繁荣与发展妈祖文化体育事业,促进 闽台体育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与福建体育的整体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1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内涵
福建省委、省政府于2004年初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 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标志着海峡经济区建设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峡西 岸经济区建设既着眼于海峡东岸台湾,又着眼于福建与台湾联合形成海峡经济区,同时更重 要的是着眼于祖国统一大业。面对着两岸关系新形势,面对着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 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和发展闽台文化交流来促进经济发展,肩负着推动祖国 和平统一的重任。在新形势下,福建体育要创新思路,要积极探索闽台体育关系的创新发展 、推动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途径。具有闽台地方特色妈祖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是一种 新的文化现象,也是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领域。福建体育应抓住妈祖文化品牌优势, 争取在闽台体育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上有突破性发展。众所周之,妈祖文化内涵丰富,无论 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历史、宗教、民俗等哪一角度切入探讨,都具有独特魅 力和现实意义。妈祖朝圣中的祭祀活动、妈祖信仰圈内举行民俗活动大多数都是身体活动, 无不包含着众多的体育元素,也需要从体育学的角度来诠释妈祖文化,更需要在妈祖原有文 化得到发扬的基础上,创新妈祖文化体育思想,从而达到丰富妈祖文化内涵的目的。同时妈 祖文化也需要体育作为载体来带动妈祖文化的传播,丰富它的内涵,扩大它的范
投稿日期:2009-09-01
基金项目:福建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HX01)。
作者简介:刘永祥,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体育教学。 围。因此, 提出以体育为主题,依托妈祖文化品牌,打造一个集妈祖朝圣文化、滨海体育旅游、健身休 闲娱乐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设想,目的就是通过闽台“妈祖文化 体育圈”的建设,进一步深入研究妈祖文化与体育文化内在关系,探讨妈祖体育文化的内涵 与功能。从而创建一个具有妈祖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建立一个能吸引海内外旅游人群及普 通市民广泛参与的、特色鲜明的较大规模的妈祖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一个妈祖文化与体 育文化相结合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性体育事业。以促进闽台体育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进 一步加快海峡两岸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福建“海西”建设大背景下,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开发与建设,就是要依托妈祖文化品牌,在结合海西城市群经济发达、 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全民健身体育开展较好的基础上,建立体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 多赢、共商共谋、联动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发展大计,为福建体育事业发展和振兴 海峡两岸体育做出贡献。
2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意义
2.1 妈祖文化在推动海峡两岸民间友好往来,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考察福建时指出,妈祖信仰等深深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当中 ,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1]。国务院《关于支 持福建省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多处提到妈祖文化,彰显妈祖文化在推进两岸和平发 展进程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独特重要作用。妈祖信仰热的中心在台湾,仅台湾一省的妈 祖庙就有900 多座,台湾70%的人信奉妈祖。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台湾的妈祖庙到湄洲祖庙 的谒祖进香热认同了这一点。妈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正如学者 们所指出的,在台湾还没有与祖国统一的今天,妈祖信仰在两岸信徒中所具有的凝聚力,对 海峡两岸的沟通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莆田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妈祖信仰的祖地[2 ],台湾许多妈祖信徒将“湄洲朝圣”作为一生中最大的愿望[3]。目前已有120 0多家台湾妈祖宫 庙与祖庙建立联谊关系,两岸妈祖情缘持续增强。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 海峡两岸妈祖文 化交流日趋活跃。如: 1989年5月6日,台湾宜兰县苏澳南天宫董事会组织20艘渔船224名信 众,冲破台湾地方当局的重重阻力,从海上直航湄洲朝圣,开创了1949年后两岸大型船队直 航的先例;1997年元月24日至5月4日,湄洲妈祖金身成功巡游台湾岛102天,朝拜民众达1 0 00多万人次,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史上一次影响最广泛、意义最深远的活动;20 06年9月25日至28日,由台湾大甲镇澜宫发起组织、台湾50多家妈祖宫庙信众代表组成的200 6年台湾妈祖联谊会暨大甲镇澜宫湄洲谒祖进香团经金厦航线到莆田,进行为期4天的谒祖进 香之旅,参加的台胞人数多达7 000多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盛事 。事实充分说明了妈祖文化是两岸认同的文化,并表现出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妈祖文化在推动海峡两岸民间友好往来的同时,也为两岸的政治和解,实现和平愿景提供了 平台。2005年9月7号,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到湄洲岛朝拜妈祖;2005年12月下旬,台湾亲民 党主席宋楚瑜分别为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和白湖顺济妈祖庙题写“护国庇民”、“宏仁济世 ”的题词 。作为台湾政界名流,他们的行为表达了愿借助妈祖精神的力量,加强两岸政治 沟通,推动两岸和睦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景。改革开放的今天,海西城市成了联接 东南亚、沟通与台湾联系、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海西城市与台湾一水之隔,最近处相 距台湾仅135 km[2]。对台区位有绝对优势。“三通”后, 台湾人首先选择的就是 这块这块海 西湄洲妈祖圣地,具有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近, 割不断亲情的故土。海西又是著名 的侨乡,每年都有大批侨胞涌进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游览,到祖国大陆看一看,寻找他们的 “根”,那他们的首选往往是海西城市妈祖故乡。因此,开发与建设好闽台“妈祖文化体育 圈”的事情,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 的台胞侨胞投资、访亲、旅游,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而且还有利于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民间 的交流,增强和巩固台胞侨胞的民族认同感,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2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有利于促进闽台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福建省政府确立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在福建 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把这一战略构想变成现实,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 各界人士的力量,动员海内外工商人士的广泛参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闽台两地的文化教 育、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十分相近。台湾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从祖国大陆 传承过去的,深受福建沿海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民俗体育文化(龙舟赛、宋江阵、 3打干乐、跳鼓阵、车鼓阵等)和中华武术,都是台湾民众喜爱的民族体育项目,这些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由于打上了同属一个民族文化的烙印,也就构成了闽台两地坚实的文化根基, 更容易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闽台体育文化交流活 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促进作用,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中明确提出: “体育运动可以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气氛,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在多民族国家或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体育交流有助于保持民族之间的和睦团结。”[2]“多领域、多层 次、全方 位地开展与台湾各界的往来,增进了解,培养互信,精心组织闽台教育、法律、科技、体育 等领域的交流活动。”[3]可见,建设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促进闽台之间体 育文化交 流,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改善两岸关系 ,消除彼此之间隔阂;有利于建立同宗同缘的民族认同感,营造稳定、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 区建设环境。同根同缘的妈祖文化为闽台经贸交往合作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基础。近年来, 在 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的同时, 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提倡和平博 爱、积极进取、忘我利他的妈祖文化精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根 据福建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投资于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的企业数为90
家、从业人员数为2 056人、资产总计为62 181.8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8 841.6万元。 体育 用品制造业总产值为333 950万元、销售收入为324 527万元、总资产达282 788万元、从业 人数达33 066人。”[4]在这些体育产业中许多都是台商独资或合资项目,都是得 益于祖国 大陆改革开放、得益于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它们为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同样是激活闽台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闽台“妈祖 文化体育圈”的建设,妈祖文化体育的品牌优势会进一步促进闽台体育经济产业潜力的挖掘 。随着闽台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台商投资体育文化产业领域的不断扩大,闽台体育文化关 系的发展必将跃上更加丰富多彩的经济层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基本思路
3.1 共建闽台体育行政部门支持“妈祖文化体育圈”常设机构
当前,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组织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 有: 闽台城市体育管理部门均无设置有关妈祖文化体育交流的专职机构,使体育文化交流处于零 散的、低层次的和偶然的交往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组织管理,阻碍了体育交流与合作进 程;未能制定出一系列适合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法规,体育界无定期沟通与规 划,各单项体育协会缺乏联络与合作;因此,尽快成立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工作常设机构,专 职负责统筹、协调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工作,制定出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具体 操作规程和优惠的政策措施,从体制上保障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建立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信息网络系统协调机制,可以进一步加强闽台之间的妈祖文化体育竞赛 活动和妈祖体育文化学术交流合作。因为只有建立这种协调互动机制,才有可能使闽台“妈 祖体育文化圈”区域的体育交流合作逐步走向日常化、规范化和组织化。
3.2 共建闽台妈祖文化特色体育竞赛与全民健身联动市场
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要积极借助妈祖文化品牌的吸引力,积极创新妈祖文化特色的 体育活动,改革创新体育竞赛体制。首先是建立和形成具有妈祖品牌效应的体育竞赛与全民 健身市场。如开展妈祖文化特色的体育比赛,吸 引海峡两岸体育爱好者与妈祖信众共同参;并将着力推进一些文化体育工程,包括构建妈祖 文化体育陈列馆、成立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体育分会、组织与开展“妈祖国际体育文化论 坛”、组织“妈祖体育用品博览会”等。其次应继续办好已有的适合闽台两地民众的体育活 动,积极展开两岸体育交流工作:一是力争为两岸体育竞赛爱好者实现篮球、气排球、羽毛 球等邀请赛的方案能取得成功。二是拟定每年的妈祖朝圣期间,在闽台举办“两岸龙舟赛” ,并能逐渐形成传统。三是继续办好厦门两岸“迎新春、盼统一”冬泳活动,以及做大“水 ”文化的交流。四是进一步着手策划“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吸引更多的台湾体育界人士、 马拉松爱好者来闽参赛、观光旅游等。第三要积极组织“妈祖国际运动会”,开展以妈祖文 化品牌名称的国际商业性比赛。通过国际体育经纪机构,吸引国外著名选手参赛,力求与国 际体坛接轨,让“妈祖文化体育圈”赛事走向世界。第四要开展体育爱好者与妈祖信众共同 参与“妈祖文化体育圈”的体育活动。通过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以体会友,增 强两地各人群的交流,重点发展妈祖文化体育项目,是扩大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3.3 共建海西城市滨海体育旅游休闲园区
妈祖文化深厚的底蕴充实了海西的旅游内容,为海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其中蕴涵的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是考察旅游和修学旅游的特殊载体。在未 来旅游发展中,那种标准型、统一化的开发模式制造的产品,将可能被看成是没有创造力和 吸引力的产品。相反,那些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独创性的滨海旅游地区将在竞争中取得主 动权。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越是个性的东西越有生命力。海西的优势就是1 000多 年 前由民间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世界上只有一个妈祖,是海西的一大品牌。每年都吸引众多 的妈祖信徒与旅游者慕名而来。近年来专程到海西湄州岛妈祖祖庙祭拜的信徒已达百万。而 正是有这么多的妈祖信徒,是推动海西滨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充裕稳定的客源市 场。目前,海西城市滨海体育游乐业总体上规模小,档次低,功能不全,不能满足滨海体育 游乐者的需要。因此,应积极吸引台胞对海西滨海体育产业的合作与投资,借助台湾先进设 施与管理经验,实现闽台滨海体育产业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要以海西的“海、山、林、妈祖 风情”区域一体化为动力,走区域联合和合作的体育旅游发展道路。加强城市之间区域内各 景区、各体育旅游企业的合作发展综合性体育休闲旅游。莆田泉州可以开发以妈祖朝圣和南 少林武术文化为代表的滨海武术健身游,由单一的朝圣旅游向多样化的体验式旅游方式转变 ,增加游客多方面的体育旅游的经历。
3.4 共建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合作研究课题互动模式
合作研究课题是指闽台两地的体育科学研究人员,互相吸纳联合研究闽台“妈祖文化体 育圈”攻关课题的研究。如妈祖文化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妈祖文化体育开发应用研究工 程、妈祖文化体育可持续研究与发展工程的研究。应加强妈祖文化体育圈的构建研究、妈祖 文化体育赛事研究、妈祖文化体育产业研究、妈祖文化体育圈民俗研究、妈祖文化体育旅游 研究、闽台体育交流研究以及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构建与闽台经济建设的互动研究等。 要充分运用妈祖文化品牌优势和吸引力,广泛邀请台湾体育人士。建议拟定一个合作方案, 如专项人才流动、重点课题攻关、仪器设备共享等等,相互引进人才,共同参与开展妈祖文 化与体育文化学术交流研究等活动。
4 结束语
海西发展中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与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 发挥依托妈祖文化品牌优势,以滨海为主题拓展体育产业,带动滨海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以 实现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功能的转型。我们相信,有妈祖这块金字招牌和独特的海洋优 势,通过借助妈祖文化的影响力,在传播妈祖体育文化精神过程中,必将极大地加快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与发展的进程,在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促 进作用,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俞黎媛. 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闽台经济区建设[J].莆田学院学报,2007 ,14(1):94-96.
{2] 李露露,妈祖神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08.
[3] 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N].福建日报,2007-02-16.
[4] http://www.fj-info.com/Html/hxjs_jjycfx, 2006-9-6.
[5] 黄秀琳,等.福建滨海旅游发展中的文化问题[J].福建地理,2005,20(3):41-4 3.
关键词:妈祖文化体育圈;体育文化;海峡西岸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5-0027-03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under the b ackground of western coast of Taiwan Strait
LIU Yongxiang,WANG Qingsh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Putian University,Putian 3511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By elabora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Mazu Culture Sportszone”concept, and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s and effects of cross-stra 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we believe that it helps to promote friendly con tacts between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he peaceful unific ation of the motherland; it also helps to facilitate th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 cation of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and widen new econo micgrowth points of Western Coast Economic Zone.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fundamental thoughts of cross-stra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construction: c o-constructing cross-strait sport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o support cross-st rait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permanent establishment; co-constructing cross- strait Mazu cultural distinctive sports competition and the linkage market of na 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co-constructing sports tourism and leisure regions in the seashore cities of western coast of Taiwan Strait; co-construting interactiv e models on cooperating and researching subjects of cross-strait Mazu cultural s ports and so on.
Key words: Mazu Culture Sportszone; sports culture; western coast of Tai wan Strait
当前,福建省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目标, 这不仅是福建全面发展之大策,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妈祖文化是海峡两 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以弘扬妈祖精神为核心的妈祖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 象,是福建闽台建设重要的文化资源。为此,在认真研究调查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 以 体育为主题,依托妈祖文化品牌,打造一个集妈祖朝圣文化、滨海体育旅游、健身休闲娱乐 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力图为繁荣与发展妈祖文化体育事业,促进 闽台体育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与福建体育的整体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1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内涵
福建省委、省政府于2004年初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 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标志着海峡经济区建设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峡西 岸经济区建设既着眼于海峡东岸台湾,又着眼于福建与台湾联合形成海峡经济区,同时更重 要的是着眼于祖国统一大业。面对着两岸关系新形势,面对着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 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和发展闽台文化交流来促进经济发展,肩负着推动祖国 和平统一的重任。在新形势下,福建体育要创新思路,要积极探索闽台体育关系的创新发展 、推动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途径。具有闽台地方特色妈祖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是一种 新的文化现象,也是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领域。福建体育应抓住妈祖文化品牌优势, 争取在闽台体育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上有突破性发展。众所周之,妈祖文化内涵丰富,无论 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历史、宗教、民俗等哪一角度切入探讨,都具有独特魅 力和现实意义。妈祖朝圣中的祭祀活动、妈祖信仰圈内举行民俗活动大多数都是身体活动, 无不包含着众多的体育元素,也需要从体育学的角度来诠释妈祖文化,更需要在妈祖原有文 化得到发扬的基础上,创新妈祖文化体育思想,从而达到丰富妈祖文化内涵的目的。同时妈 祖文化也需要体育作为载体来带动妈祖文化的传播,丰富它的内涵,扩大它的范
投稿日期:2009-09-01
基金项目:福建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HX01)。
作者简介:刘永祥,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体育教学。 围。因此, 提出以体育为主题,依托妈祖文化品牌,打造一个集妈祖朝圣文化、滨海体育旅游、健身休 闲娱乐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设想,目的就是通过闽台“妈祖文化 体育圈”的建设,进一步深入研究妈祖文化与体育文化内在关系,探讨妈祖体育文化的内涵 与功能。从而创建一个具有妈祖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建立一个能吸引海内外旅游人群及普 通市民广泛参与的、特色鲜明的较大规模的妈祖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一个妈祖文化与体 育文化相结合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性体育事业。以促进闽台体育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进 一步加快海峡两岸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福建“海西”建设大背景下,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开发与建设,就是要依托妈祖文化品牌,在结合海西城市群经济发达、 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全民健身体育开展较好的基础上,建立体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 多赢、共商共谋、联动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发展大计,为福建体育事业发展和振兴 海峡两岸体育做出贡献。
2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意义
2.1 妈祖文化在推动海峡两岸民间友好往来,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考察福建时指出,妈祖信仰等深深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当中 ,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1]。国务院《关于支 持福建省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多处提到妈祖文化,彰显妈祖文化在推进两岸和平发 展进程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独特重要作用。妈祖信仰热的中心在台湾,仅台湾一省的妈 祖庙就有900 多座,台湾70%的人信奉妈祖。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台湾的妈祖庙到湄洲祖庙 的谒祖进香热认同了这一点。妈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正如学者 们所指出的,在台湾还没有与祖国统一的今天,妈祖信仰在两岸信徒中所具有的凝聚力,对 海峡两岸的沟通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莆田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妈祖信仰的祖地[2 ],台湾许多妈祖信徒将“湄洲朝圣”作为一生中最大的愿望[3]。目前已有120 0多家台湾妈祖宫 庙与祖庙建立联谊关系,两岸妈祖情缘持续增强。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 海峡两岸妈祖文 化交流日趋活跃。如: 1989年5月6日,台湾宜兰县苏澳南天宫董事会组织20艘渔船224名信 众,冲破台湾地方当局的重重阻力,从海上直航湄洲朝圣,开创了1949年后两岸大型船队直 航的先例;1997年元月24日至5月4日,湄洲妈祖金身成功巡游台湾岛102天,朝拜民众达1 0 00多万人次,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史上一次影响最广泛、意义最深远的活动;20 06年9月25日至28日,由台湾大甲镇澜宫发起组织、台湾50多家妈祖宫庙信众代表组成的200 6年台湾妈祖联谊会暨大甲镇澜宫湄洲谒祖进香团经金厦航线到莆田,进行为期4天的谒祖进 香之旅,参加的台胞人数多达7 000多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盛事 。事实充分说明了妈祖文化是两岸认同的文化,并表现出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妈祖文化在推动海峡两岸民间友好往来的同时,也为两岸的政治和解,实现和平愿景提供了 平台。2005年9月7号,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到湄洲岛朝拜妈祖;2005年12月下旬,台湾亲民 党主席宋楚瑜分别为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和白湖顺济妈祖庙题写“护国庇民”、“宏仁济世 ”的题词 。作为台湾政界名流,他们的行为表达了愿借助妈祖精神的力量,加强两岸政治 沟通,推动两岸和睦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景。改革开放的今天,海西城市成了联接 东南亚、沟通与台湾联系、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海西城市与台湾一水之隔,最近处相 距台湾仅135 km[2]。对台区位有绝对优势。“三通”后, 台湾人首先选择的就是 这块这块海 西湄洲妈祖圣地,具有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近, 割不断亲情的故土。海西又是著名 的侨乡,每年都有大批侨胞涌进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游览,到祖国大陆看一看,寻找他们的 “根”,那他们的首选往往是海西城市妈祖故乡。因此,开发与建设好闽台“妈祖文化体育 圈”的事情,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 的台胞侨胞投资、访亲、旅游,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而且还有利于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民间 的交流,增强和巩固台胞侨胞的民族认同感,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2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有利于促进闽台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福建省政府确立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在福建 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把这一战略构想变成现实,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 各界人士的力量,动员海内外工商人士的广泛参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闽台两地的文化教 育、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十分相近。台湾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从祖国大陆 传承过去的,深受福建沿海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民俗体育文化(龙舟赛、宋江阵、 3打干乐、跳鼓阵、车鼓阵等)和中华武术,都是台湾民众喜爱的民族体育项目,这些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由于打上了同属一个民族文化的烙印,也就构成了闽台两地坚实的文化根基, 更容易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闽台体育文化交流活 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促进作用,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中明确提出: “体育运动可以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气氛,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在多民族国家或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体育交流有助于保持民族之间的和睦团结。”[2]“多领域、多层 次、全方 位地开展与台湾各界的往来,增进了解,培养互信,精心组织闽台教育、法律、科技、体育 等领域的交流活动。”[3]可见,建设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促进闽台之间体 育文化交 流,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改善两岸关系 ,消除彼此之间隔阂;有利于建立同宗同缘的民族认同感,营造稳定、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 区建设环境。同根同缘的妈祖文化为闽台经贸交往合作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基础。近年来, 在 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的同时, 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提倡和平博 爱、积极进取、忘我利他的妈祖文化精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根 据福建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投资于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的企业数为90
家、从业人员数为2 056人、资产总计为62 181.8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8 841.6万元。 体育 用品制造业总产值为333 950万元、销售收入为324 527万元、总资产达282 788万元、从业 人数达33 066人。”[4]在这些体育产业中许多都是台商独资或合资项目,都是得 益于祖国 大陆改革开放、得益于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它们为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同样是激活闽台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闽台“妈祖 文化体育圈”的建设,妈祖文化体育的品牌优势会进一步促进闽台体育经济产业潜力的挖掘 。随着闽台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台商投资体育文化产业领域的不断扩大,闽台体育文化关 系的发展必将跃上更加丰富多彩的经济层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海西发展与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的基本思路
3.1 共建闽台体育行政部门支持“妈祖文化体育圈”常设机构
当前,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组织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 有: 闽台城市体育管理部门均无设置有关妈祖文化体育交流的专职机构,使体育文化交流处于零 散的、低层次的和偶然的交往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组织管理,阻碍了体育交流与合作进 程;未能制定出一系列适合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法规,体育界无定期沟通与规 划,各单项体育协会缺乏联络与合作;因此,尽快成立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工作常设机构,专 职负责统筹、协调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工作,制定出闽台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具体 操作规程和优惠的政策措施,从体制上保障妈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建立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信息网络系统协调机制,可以进一步加强闽台之间的妈祖文化体育竞赛 活动和妈祖体育文化学术交流合作。因为只有建立这种协调互动机制,才有可能使闽台“妈 祖体育文化圈”区域的体育交流合作逐步走向日常化、规范化和组织化。
3.2 共建闽台妈祖文化特色体育竞赛与全民健身联动市场
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要积极借助妈祖文化品牌的吸引力,积极创新妈祖文化特色的 体育活动,改革创新体育竞赛体制。首先是建立和形成具有妈祖品牌效应的体育竞赛与全民 健身市场。如开展妈祖文化特色的体育比赛,吸 引海峡两岸体育爱好者与妈祖信众共同参;并将着力推进一些文化体育工程,包括构建妈祖 文化体育陈列馆、成立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体育分会、组织与开展“妈祖国际体育文化论 坛”、组织“妈祖体育用品博览会”等。其次应继续办好已有的适合闽台两地民众的体育活 动,积极展开两岸体育交流工作:一是力争为两岸体育竞赛爱好者实现篮球、气排球、羽毛 球等邀请赛的方案能取得成功。二是拟定每年的妈祖朝圣期间,在闽台举办“两岸龙舟赛” ,并能逐渐形成传统。三是继续办好厦门两岸“迎新春、盼统一”冬泳活动,以及做大“水 ”文化的交流。四是进一步着手策划“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吸引更多的台湾体育界人士、 马拉松爱好者来闽参赛、观光旅游等。第三要积极组织“妈祖国际运动会”,开展以妈祖文 化品牌名称的国际商业性比赛。通过国际体育经纪机构,吸引国外著名选手参赛,力求与国 际体坛接轨,让“妈祖文化体育圈”赛事走向世界。第四要开展体育爱好者与妈祖信众共同 参与“妈祖文化体育圈”的体育活动。通过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以体会友,增 强两地各人群的交流,重点发展妈祖文化体育项目,是扩大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3.3 共建海西城市滨海体育旅游休闲园区
妈祖文化深厚的底蕴充实了海西的旅游内容,为海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其中蕴涵的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是考察旅游和修学旅游的特殊载体。在未 来旅游发展中,那种标准型、统一化的开发模式制造的产品,将可能被看成是没有创造力和 吸引力的产品。相反,那些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独创性的滨海旅游地区将在竞争中取得主 动权。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越是个性的东西越有生命力。海西的优势就是1 000多 年 前由民间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世界上只有一个妈祖,是海西的一大品牌。每年都吸引众多 的妈祖信徒与旅游者慕名而来。近年来专程到海西湄州岛妈祖祖庙祭拜的信徒已达百万。而 正是有这么多的妈祖信徒,是推动海西滨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充裕稳定的客源市 场。目前,海西城市滨海体育游乐业总体上规模小,档次低,功能不全,不能满足滨海体育 游乐者的需要。因此,应积极吸引台胞对海西滨海体育产业的合作与投资,借助台湾先进设 施与管理经验,实现闽台滨海体育产业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要以海西的“海、山、林、妈祖 风情”区域一体化为动力,走区域联合和合作的体育旅游发展道路。加强城市之间区域内各 景区、各体育旅游企业的合作发展综合性体育休闲旅游。莆田泉州可以开发以妈祖朝圣和南 少林武术文化为代表的滨海武术健身游,由单一的朝圣旅游向多样化的体验式旅游方式转变 ,增加游客多方面的体育旅游的经历。
3.4 共建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合作研究课题互动模式
合作研究课题是指闽台两地的体育科学研究人员,互相吸纳联合研究闽台“妈祖文化体 育圈”攻关课题的研究。如妈祖文化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妈祖文化体育开发应用研究工 程、妈祖文化体育可持续研究与发展工程的研究。应加强妈祖文化体育圈的构建研究、妈祖 文化体育赛事研究、妈祖文化体育产业研究、妈祖文化体育圈民俗研究、妈祖文化体育旅游 研究、闽台体育交流研究以及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构建与闽台经济建设的互动研究等。 要充分运用妈祖文化品牌优势和吸引力,广泛邀请台湾体育人士。建议拟定一个合作方案, 如专项人才流动、重点课题攻关、仪器设备共享等等,相互引进人才,共同参与开展妈祖文 化与体育文化学术交流研究等活动。
4 结束语
海西发展中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与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 发挥依托妈祖文化品牌优势,以滨海为主题拓展体育产业,带动滨海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以 实现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功能的转型。我们相信,有妈祖这块金字招牌和独特的海洋优 势,通过借助妈祖文化的影响力,在传播妈祖体育文化精神过程中,必将极大地加快闽台“ 妈祖文化体育圈”的建设与发展的进程,在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促 进作用,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俞黎媛. 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闽台经济区建设[J].莆田学院学报,2007 ,14(1):94-96.
{2] 李露露,妈祖神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08.
[3] 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N].福建日报,2007-02-16.
[4] http://www.fj-info.com/Html/hxjs_jjycfx, 2006-9-6.
[5] 黄秀琳,等.福建滨海旅游发展中的文化问题[J].福建地理,2005,20(3):4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