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形势和医院工作实际,浅谈新形势下县级公立医院工作发展方向和体会。
一、树立四种意识,在提升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上谋求新突破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医务人员要勇于担起改革与发展的重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端正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医院、为人民群众服务。要树立四个方面的意识:一是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切忌求富即满,求稳则安,躺在原有的功劳薄上,缺乏前进的动力和勇气,要养成总结经验、思考问题、未雨绸缪的好习惯,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奋进;二是学无止境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是凭空设想就能得来的,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只有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中装着群众、装着病人、处处为群众和病人着想,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三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这是我党多年来始终不渝的目标,也是医院服务工作的落脚点,是卫生工作者的人生选择;四是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党在不同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是随着党情、世情、国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医院在不同发展时期随着院情、社情、病情、疾病谱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但医院的发展目标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更新的医疗技术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这也是人生目标的最大追求。
二、牢固树立为民宗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谋求新突破
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天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在十个重点工作上推进医院业务的发展。一是重点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狠抓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二是抓护理服务质量,继续开展“三基”考核,坚持护理工作三贴近(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和业务继续教育,重点对新进人员及低年资医师分期分批学习和培训;四是重点加强专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全面发展;五是加大设备投入。六是增设新科室、新病区,开展新业务。七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八是实施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升级改造医疗信息系统,完善电子病历,构建院内公共信息平台,丰富医院网站。九是加大对外合作经营项目,借助外力加快推进医院发展。十是重点加强科研技术开发,发展特色专科,壮大技术力量。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三、深化医院体制改革,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上谋求新突破
作为一所公立医院,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医疗卫生改革的安排与部署,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进程,围绕“新医改、新思路、新跨越”的主体,在医院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使医院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我们要继续切实科学的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科学的诊疗水平,科学有效地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加快实现科学发展中寻求新突破,以实际行动更加科学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从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自觉把十八大精神与基层医疗实践工作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外引内联助医帮扶活动,在整合优质资源和嫁接先进技术上谋求新突破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我院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地缘、亲缘、人缘的纽带关系,积极主动与外埠赣榆籍医学专家教授结缘攀亲,开展了外埠赣榆籍医学专家“情系故乡、助医帮扶”活动,并建立长期“助医帮扶”的合作关系,嫁接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促进自身健康发展,是对医疗卫生帮扶工作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是践行十八大精神的创新举措。活动通过借助外埠赣榆籍医学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影响力和所在医疗单位的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有效缓解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老百姓提供了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五、着力夯实组织基础,在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上谋求新突破
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八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挑战提出的重大课题,是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风险”的基本要求,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强化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医院党建工作在科学化轨道上的新局面。
准确定位医院党建工作职能,推动党建工作与医疗工作深度融合,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既要围绕医院发展大局,强化政治保障作用;又要围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强化组织保证作用。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立健全党委、党支部服务职工机制,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影响着全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及制度建设,我们要注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难点,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党建工作合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全面、灵活、高效、规范的科学化机制,健全高效的运行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医院党建工作打开新局面。
一、树立四种意识,在提升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上谋求新突破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医务人员要勇于担起改革与发展的重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端正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医院、为人民群众服务。要树立四个方面的意识:一是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切忌求富即满,求稳则安,躺在原有的功劳薄上,缺乏前进的动力和勇气,要养成总结经验、思考问题、未雨绸缪的好习惯,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奋进;二是学无止境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是凭空设想就能得来的,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只有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中装着群众、装着病人、处处为群众和病人着想,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三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这是我党多年来始终不渝的目标,也是医院服务工作的落脚点,是卫生工作者的人生选择;四是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党在不同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是随着党情、世情、国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医院在不同发展时期随着院情、社情、病情、疾病谱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但医院的发展目标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更新的医疗技术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这也是人生目标的最大追求。
二、牢固树立为民宗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谋求新突破
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天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在十个重点工作上推进医院业务的发展。一是重点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狠抓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二是抓护理服务质量,继续开展“三基”考核,坚持护理工作三贴近(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和业务继续教育,重点对新进人员及低年资医师分期分批学习和培训;四是重点加强专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全面发展;五是加大设备投入。六是增设新科室、新病区,开展新业务。七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八是实施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升级改造医疗信息系统,完善电子病历,构建院内公共信息平台,丰富医院网站。九是加大对外合作经营项目,借助外力加快推进医院发展。十是重点加强科研技术开发,发展特色专科,壮大技术力量。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三、深化医院体制改革,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上谋求新突破
作为一所公立医院,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医疗卫生改革的安排与部署,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进程,围绕“新医改、新思路、新跨越”的主体,在医院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使医院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我们要继续切实科学的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科学的诊疗水平,科学有效地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加快实现科学发展中寻求新突破,以实际行动更加科学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从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自觉把十八大精神与基层医疗实践工作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外引内联助医帮扶活动,在整合优质资源和嫁接先进技术上谋求新突破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我院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地缘、亲缘、人缘的纽带关系,积极主动与外埠赣榆籍医学专家教授结缘攀亲,开展了外埠赣榆籍医学专家“情系故乡、助医帮扶”活动,并建立长期“助医帮扶”的合作关系,嫁接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促进自身健康发展,是对医疗卫生帮扶工作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是践行十八大精神的创新举措。活动通过借助外埠赣榆籍医学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影响力和所在医疗单位的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有效缓解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老百姓提供了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五、着力夯实组织基础,在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上谋求新突破
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八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挑战提出的重大课题,是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风险”的基本要求,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强化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医院党建工作在科学化轨道上的新局面。
准确定位医院党建工作职能,推动党建工作与医疗工作深度融合,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既要围绕医院发展大局,强化政治保障作用;又要围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强化组织保证作用。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立健全党委、党支部服务职工机制,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影响着全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及制度建设,我们要注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难点,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党建工作合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全面、灵活、高效、规范的科学化机制,健全高效的运行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医院党建工作打开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