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饮食文化的特色与风格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表:冷面和打糕
  朝鲜族主要种植水稻,大米自然成为主食。煮饭的铁锅与众不同,锅底浅而平,锅盖盖得很严实,这样便不易漏气,焖出来的饭香喷可口。
  冷面和打糕是朝鲜族独具风味的食品,也是人们最喜爱的食物。
  ◎朝鲜族冷面
  冷面有悠久的历史,在18世纪的史料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人习惯吃冷面,亦称长寿面,取其纤细绵长,预兆多福多寿。凡遇喜庆节日,或新婚嫁娶,或客来宾至,这也是主人招待客人的食品。
  冷面的原料和佐料很是讲究。原料多是荞麦面、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粉或白薯粉制作的。佐料种类多样,有牛肉、猪肉、鸡肉、蛋丝、芝麻、辣椒、苹果、梨等,并以香油拌制。这种冷面吃起来酸甜香辣,清凉爽口,别有风味。
  冷面的制作很特别。它是用面粉调成面糊,压成细条直接放在滚开的锅里,煮熟后捞上来,过冷水后盛在碗里,再加入佐料就可以吃了。
  ◎朝鲜族打糕
  朝鲜族喜欢吃米糕也与其所居住的地域盛产大米有关。米糕的种类很多,有打糕、切糕、片糕等,其中以打糕为最。打糕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招待宾客的主要食物之一。做打糕时先将糯米蒸熟,放在木槽或石臼里,用木锤或石锤打烂成糕团,然后切成块状,再放上一些小红豆做的豆沙面,蘸上白糖或蜂蜜,吃起来酥软香甜,风味很浓。
  盘点朝鲜族的饮食习俗,除了冷面和打糕,还有许多值得一提。
  ◎朝鲜米酒
  朝鲜族几乎家家都会酿制“麻格里”。麻格里是一种米酒,与汉族的黄酒相似,只是稍甜,常常用来招待客人。
  ◎朝鲜狗肉
  朝鲜族有吃狗肉的习俗。烹调狗肉的技艺相当高,尤其是狗肉汤味道鲜美,不可不尝。
  ◎朝鲜泡菜
  朝鲜族的泡菜——辣白菜也是很有名的。先将洗净的白菜切开,用盐腌几天再挤去水分,在每一棵白菜上抹上用胡萝卜、生姜、大蒜、干辣椒、盐、味素等做成的调料,然后一层层码在干净的缸里,每一层白菜上放一层苹果片,装满封缸,半个月后便可食用。这种泡菜吃起来香甜酸辣,十分可口。由于做的方法容易掌握,现在许多汉族家庭也如法炮制,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朝鲜海味
  明太鱼也是朝鲜族最喜爱的菜肴之一。尤其是每逢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明太鱼,说是可以强身壮体,全年安康。
  此外,朝鲜族的产妇在分娩后有一种吃海带的习惯。据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习俗。因为产妇吃了海带可以去瘀、催奶。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哩!
  相传很久以前,一位青年渔夫的妻子生下孩子后腹痛难忍,奶又不多。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渔夫很发愁。
  有一天,渔夫出海捕鱼时,意外地发现鲸鱼在海边生下小鲸鱼后,马上游到海滩去吞食海带。不久,一团团暗红色的污血从鲸鱼尾部排泄出来,小鲸鱼也从鲸妈妈那里吸饱了奶。
  这一发现促使渔夫在思考,是不是海带有排污血和催奶的作用?于是他决定在妻子生第二个孩子时试试。渔夫采回一船海带,并晒成海带干。
  不久,渔夫的妻子真的又怀孕了。当她分娩后,渔夫高兴地煮了一大锅海带给妻子吃。没想到,产妇吃了这些海带,瘀血果然排出来了,肚子不疼了,乳汁也多起来,孩子长得挺结实。于是,渔夫就把这一办法介绍给别人。后来,产妇吃海带这一习俗便在朝鲜族流传开来。
其他文献
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生,气候凉爽干燥,燥为秋的主气。按中医理论,秋天与人体肺脏相应,秋燥易伤肺,以致皮肤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病症。加上深秋花木凋谢,叶落草枯,睹物伤感,情绪波动,心情烦躁,忧郁不乐。此时如适时调补,可以有效地减轻不适反应。  百合是中国的传统花卉,因其“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远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宫廷里的名花。我国民间流传着一段佳话:一仙女与一青年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抑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水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编辑朋友:  目前,维生素C饮料日益成为许多时尚白领和年轻人购买的首选。一些商家推出“长喝维生素C饮料能使人更加美丽、健康”的理念,正是这种理念吸引了很多年轻时尚的女性消费群体。这种饮料真的能补充营养和美容吗?  天津贾维维    饮料维生素C含量超出应摄取量   维生素C(简称维C)名叫抗坏血酸,最主要的作用是通过抵抗人体细胞核血浆的氧化来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维C同时参与包括骨骼、皮肤等器官
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成员。1996年全国傈僳人口有58万余人,其中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峡谷两岸及临近地区,大多讲本民族的傈僳语。据史书记载,公元8世纪,傈僳族的先民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中叶,大批傈僳族人为躲避压迫,在头人木必帕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地区定居。  整条怒江都被平均海拔4 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海拔5 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夹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