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计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蕊长得漂亮,家里条件好,追的人多了去啦,于是她就养成了一副公主脾气,花篮选花,眼都挑花了,也没挑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如意郎君来。这一下可急坏了母亲何梅,找朋友托亲戚,赶场子一般为刘蕊物色对象。
  
  这天,何梅又在“执手一生”奶茶店里安排了一场相亲,刘蕊对男方看不上眼,言语便有些不冷不热的,男方识趣,先走了,刘蕊便在奶茶店里发呆。就在这时,走进来一个中年人,叫崔柏刚,是个骑三轮车卖蛋炒饭的,经常来这里喝奶茶。这“蛋炒饭哥”平日里总是进来默默坐着喝一杯奶茶,喝完就走,今天他却突然盯着刘蕊开口了:“左看不好右看不好,给我儿子当媳妇算了。”
  刘蕊认识崔柏刚,知道他是卖蛋炒饭的,听他这么说,觉得他的脑袋似乎不太灵光,便决定作弄他一番。刘蕊起身把奶茶店的老板叶媚喊到一边,这叶媚是她表姐,两人嘀咕了一阵,然后叶媚当着崔柏刚的面,装作不经意地问:“蕊美女,你这衣服多少钱买的?”
  刘蕊漫不经心地喝了一口奶茶,说:“我托同学从美国寄来的,两千两百多美元呢。”
  “哟,要一万多人民币呀!”叶媚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接着又问,“你的鞋多少钱?”
  “托朋友在国外买的,限量版,一千六百多美元呢!”刘蕊跺了跺脚,装模作样地看了看鞋子,说话时还故意用眼光瞟了瞟崔柏刚。
  叶媚感叹说:“你这一身都是国外买的名牌,一般人养不起啊!” 刘蕊看着崔柏刚,冷笑一声,说:“容易养呢,每月几千份蛋炒饭就够了。”
  崔柏刚听着两人的对话,仔细看了看刘蕊的衣服和鞋子,用平静的语气说:“好马当然要配好鞍了,给我的儿子当媳妇,就该是这样的打扮!”
  这下轮到刘蕊蒙了,搞不懂这个崔柏刚到底有一个怎样优秀的儿子。刘蕊到底是聪明、机灵,刚刚绷起的脸立马堆上了笑:“崔伯伯,您儿子是干什么的?读了多少书?”
  说起儿子,崔柏刚脸上浮起了笑,忙说:“我儿子可孝顺了,读四年级时我家穷,他就说不读书了,帮我做事,现在在一家服装企业当保安呢!”崔柏刚说完,起身了,“我要去炒蛋炒饭了,明天我把儿子叫过来,让你看一看。”
  刘蕊气得差点岔了气,以往每次相亲,总是自己挑人家的毛病,每次都是带着胜利者的微笑作弄对方一番,没想到现在却被一个炒蛋炒饭的戏弄了。崔柏刚骑着三轮车走了,刘蕊远远看着,恨得直咬牙。当天晚上,刘蕊辗转难眠,她从小到大没受过这样的气哟!第二天,刘蕊早早坐在“执手一生”奶茶店里,今天她一定要羞羞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崔柏刚和他的儿子。
  崔柏刚今天来“执手一生”晚了一点,把刘蕊等得有些焦急。上午十点,崔柏刚来了,他见刘蕊在品奶茶,连忙坐了过去。
  刘蕊一边玩着手机,一边问崔柏刚有没有带儿子来。崔柏刚要了一杯奶茶,边喝边答道:“儿子说他有事,这几天没得空。他说了,爸看了同意他就同意,他相信爸的眼光。”
  这时,叶媚凑过来问刘蕊:“你是在用流量?”
  刘蕊答道:“嗯,我二十四小时都用流量的。”
  叶媚一听,故意惊讶地叫了起来:“你二十四小时都用流量,那每天不要花六七十元?每个月手机流量费都要用两千?”
  刘蕊抬起头瞟了一眼崔柏刚,很随意地说:“只多不少。”
  这当儿,一旁的崔柏刚开口了:“不多不多,给我儿子做媳妇,用这点流量算啥?我儿子很节省的,当保安两千多元,可省两千元回家交给媳妇。只要你给我儿子当媳妇,我炒蛋炒饭每月能赚六千元,也全部给你。”崔柏刚一口一个“媳妇”,脸皮厚还不识时务。
  刘蕊一听,认定崔柏刚的脑袋不灵光,刚想讽刺几句,母亲何梅走进了店里,她走到刘蕊面前,说:“孩子,你就别挑了,崔柏刚的事我听说了,他儿子只读了小学,小学好啊,学历有悬殊,好管理;他儿子不会赚钱,那也没啥,只要对我女儿好,我就认了。你给崔柏刚儿子做媳妇,我不仅给你丰厚的嫁妆,还给你陪嫁一百万现金。”
  刘蕊被母亲的话噎着,眼泪都要掉出来了,大声叫道:“妈,你是不是我亲妈?”
  “当然是你亲妈了,现在科学发达,你可以做亲子鉴定啊!实话告诉你,崔柏刚儿子这事我做主,定了!”何梅一脸的严肃,又转向崔柏刚,说,“崔柏刚,你明天请个介绍人,我们商量商量,先把亲事给定下来。”
  刘蕊被母亲的举动气得真想跳河,但她不愧是个聪明的姑娘,想出了一个能让崔柏刚知难而退的办法。
  有一天,崔柏刚正在喝奶茶,门前来了一辆宝马,宝马没有停到旁边宽敞的地方,却挤在卖蛋炒饭的三轮车旁停了。崔柏刚正要起身将三轮车挪开一点,宝马车门开了,一前一后下来两个人,后下来的正是刘蕊,她牵着先下来的男孩的手,不紧不慢地走到崔柏刚面前,很有礼貌、却带着嘲讽的语气问道:“崔伯伯,您看我們般配么?”............
  崔柏刚看看刘蕊,又看看那个男孩,慌乱地说:“蕊美女,你们去喝奶茶吧,我卖蛋炒饭去了。”说着,他起身骑着三轮车,慌慌张张地走了。刘蕊望着狼狈而去的崔柏刚,轻松地吁了一口气,心里爽快多了。
  其实, 这个开宝马的小伙子,也是别人介绍的,别的都好,只是长相一般,刘蕊权衡再三,总觉得差了一口气。可这一回,崔柏刚步步紧逼,没办法,刘蕊只好拿这个小伙子来做挡箭牌。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和崔柏刚、何梅赌气,刘蕊频频和宝马小伙子交往,几个月后,两人就把婚事定下来了。
  一天,刘蕊和宝马小伙子在“执手一生”奶茶店门口聊天,远远看见母亲何梅和崔柏刚在一起,何梅似乎还将一叠钱递给了崔柏刚。刘蕊瞧不起崔柏刚,就急忙走到何梅身边,拉着她的手就走,埋怨道:“妈,女儿的婚期都定了,你怎么还和这个卖蛋炒饭的在一起?对了,妈,你刚才还给他钱是不是?他是不是在讹诈你?”
  “没有啊,怎么讹诈我了?我刚才给的是劳务费呢!”何梅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原来,何梅见刘蕊总是挑三拣四,急得日夜睡不着。这天上街,无意中发现有一家门店挂着“帮您脱单”的招牌,于是试着进店询问了一下,经理听了何梅的苦恼,满口答应一定能帮她女儿脱单。
  这家“帮您脱单”的公司是一个有创意的大学生开的,店里除了正副经理,员工都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兼职人员,崔柏刚明是炒蛋炒饭的,其实也是“帮您脱单”的员工。崔柏刚接到任务后,便缠上了心高气傲的刘蕊,终于让她成功脱单……
  (发稿编辑:姚自豪)
其他文献
老婆怀孕了,孕吐特別厉害。一天,老婆又吐了。老公安慰她說:“人家都说孕期吐得越厉害,胎儿扎根越深,越不容易流产。”老婆吐完,无奈地对老公说:“我感觉咱们的宝宝不是在扎根,而是在打地基。”
小紅对朋友说:“我昨天收到一张很厉害的名片,看得心服口服。”说着,她掏出那张名片递给朋友。只见上面写着“开锁专家”,还附带电话。朋友感到奇怪,问:“这有什么厉害的?不是很普通的小广告嗎?”小红叹了口气,说:“我昨天回家打开防盗门,发现它就插在我家门口的电灯开关上。”
李先信是个普通的上班族。这天,他出门上班,拿鞋时发现一双皮鞋的后跟已磨去不少,于是就提着这双鞋来到弄堂口的修鞋摊想修一下。一看,摊前已围了好几位顾客,他怕耽误上班,就对老鞋匠说:“大爷,我把鞋放在您这儿,麻烦给钉俩鞋后掌。待会儿我让我老婆来取,顺便付钱给您,行吗?”老鞋匠看上去六十多岁的年纪,戴着副老花眼镜,只见他转身从后墙上扯下个塑料马夹袋,接过李先信的鞋往里一装,然后又拿了个香烟壳子递给李先信
“唢呐王”的儿子对唢呐情有独钟,不出意外,他就是下一代的“唢呐王”,可“唢呐王”却说不……青山乡有个“唢呐王”,名叫老海,他技艺超群,无人能敌。他有个儿子叫晓彬,自小受老海的熏陶,对唢呐情有独钟,一有空就把玩个不停。按说子承父业,多好的事啊,谁知老海却坚决反对:“男子汉学这个有什么出息?你瞧我,一辈子吹这玩意儿,看起来还算风光,可永远甭想走出这穷窝窝。晓彬,你给我听着,外面的大世界才是你的目标……
西村京太郎是日本推理巨擘,他所创作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日本社会生活。本文改编自其小说《爱侣的旅行》。最近,冈田和妻子由美子两个人关系紧张,冈田便对由美子建议说,再来一次蜜月旅行吧,说不定就能解开两人的心结,和和美美生活下去。由美子同意了,两人便订好机票,兴冲冲地飞往冲绳。在飞机上,由美子开心极了,冈田温柔地看着她,心里却想着截然相反的事:他们俩的关系其实已经很差了,可由美子为了冈田的钱,不同意离婚。
◆想一想,如果妹子們持着魔杖,PK时大喊“除你唇膏”“除你假睫毛”“除你眼线”,一定非常精彩!起码对我而言,“除你粉底”大概和“阿瓦达索命”是同等战力的。◆养了猫之后,本来比较安静的家里感觉变得热闹不少。每天都多出了很多活泼的“喵喵喵”声,声调高低起伏、多种多样,蕴含各种感情。当然,基本都是人发出来的,猫自己并不经常叫。◆如果用“呢”代替“之乎者也”等古文語气词,画风好像突然就不一样了。醉翁
有个男人,谈了一个对象,两人处了一些日子,分了。过了一段时间,这男人又谈了个对象,两人还在一起住了几个月,但还是分了。男人很苦恼,就去算命,算命先生给他讲了半天,他始终不明白。算命先生想了想,说:“这样,我换个流行的说法吧,就像某杂志上的一則故事里讲的,你谈的第一个对象,是她上辈子死了暴尸荒野的时候,你停脚看了看,有些怜悯之心,但你什么也没有做。”男人又问第二个,算命先生说:“第二个也是上辈子死了
前几天和朋友在聊难忘的电影情节,我想到了下面这个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儿子带着新婚妻子回家看望父母,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席间,说起家里一间专门用来收藏音乐唱片的屋子,儿媳就问:“父亲母亲收藏了这么多唱片,那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一首特别又浪漫的情歌呢?”父亲听了,言辞肯定地说:“没有。”母亲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儿子站起来说:“有有有,我小时候经常看见母亲一个人在听一首歌。我这就去找出来,大家一起
有些习俗虽老,却香气四溢……过年了,韩亮高高兴兴回了家,他在城里一家大酒店从事白案工作,也就是制作面点,城市离家不远,所以春节回家并不拥挤。回家后,韩亮就兴致勃勃地展示起手艺来,他要为全家蒸馒头包子吃。年前蒸馒头包子是乡村流传已久的习俗啦,有“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祝福。可是家里没有蒸笼,妈妈便跟邻居张大爷借了来。韩亮一边使劲揉着面,一边说:“妈,以后我会经常回家做点心给你们吃的,光跟人借蒸笼也不是
耿老汉今年六十挂零,老婆三十年前就已离世,他和女儿翠萍相依为命。按说老耿既当爹又当娘,把女儿拉扯大,女儿对老爸应该更加感恩才是,可翠萍对老耿总是板着个脸,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五年前,翠萍嫁到了县城,跟老公小顾开了个百货商店,生意做得还算过得去。她没有特殊情况很少回村探望老爸,倒是女婿小顾隔三差五地开车过去看看,顺便给老耿买些好吃的带去。这天,小顾打电话来,让老耿趁农闲到县城去住几天,老耿也早已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