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997i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污水灌溉面积大,长期的污灌已使部分农田出现重金属污染问题,尤其以镉污染最为严重.为了解国内外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在利用文献分析软件阐述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从土壤-作物系统的整体视角出发,归纳了污水灌溉农田土壤-作物系统内重金属镉含量特征、运移机制及污染修复等方面研究.结果 表明,污灌农田土壤中镉具有表聚性,长期采用污水灌溉可能会导致重金属向更深层土壤迁移;镉在同一作物不同器官及不同作物中的富集程度有很大差异,田间试验中土壤与作物镉含量相关性较弱,急需开展污水灌溉农田安全利用研究;已有多个数学模型在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镉迁移规律研究中得到运用,但因污水灌溉时间、灌溉量和灌溉频次等不同条件的影响,尚未形成系统且较广泛应用的模型.污灌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镉污染垂向分布不清、由土壤至作物体内迁移时形态变化不明、实用修复技术不成熟等,未来应重点关注农田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镉累积影响因素的定量化研究,加强农田深层土壤中镉的调查与监测,研发污水灌溉农田镉污染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
其他文献
针对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准确捕捉功率变化因素和建立混合预测模型是提高预测精度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能够继承和整合单个模型的优点以及增强历史信息的表示和利用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和堆叠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相关性方法选择历史功率序列和历史测风塔数据的特征,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然后,建立两层堆叠的集成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并使用交叉验证和超参数优化以增强预测模型的泛化性能;最后,以每个基学习器的输出作为元学习器获得最终预测值的新输入.通过东北某风电场真实数据的验证,以及与单一模型、深度神
在凝冻地区风电场采用气热法进行风机叶片防除冰工程应用时,叶片传热试验至关重要.文章针对现场2 MW风机叶片,结合叶片重点结冰区域分布,设计研发叶片传热试验系统并实施9 h传热试验.试验采用12支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记录叶片温度,并分析叶片传热过程及传热效果.传热试验结果表明,在叶片前缘通道内施加30 kW加热器持续加热叶片本体,无日照时叶片前缘外表面15 m处温度为39.4℃,40 m处温度为25.3℃,温升在10℃以上,且分别沿叶尖和后缘两侧方向呈现递减分布.验证了利用气热法对该复合材料叶片进
文章研究了3种不同外形(圆、椭圆和椭圆-圆)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纵摇运动,通过ANSYS AQWA对3种外形装置进行了频域仿真,对比了3种外形装置的辐射阻尼、附加质量和波浪激励力等水动力系数;再将频域分析中得到的水动力系数导入WEC-SIM,进行了时域仿真,对比了3种外形装置的摆角和瞬时功率.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椭圆形装置的辐射阻尼、附加质量和波浪激励力矩等水动力系数最大,但椭圆-圆形装置的摆角和瞬时功率最大,说明了不对称结构更有利于波浪能量的吸收和转化.
阐明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可持续供给能力.采用InVEST模型估算了南宁市6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运用双变量Moran\'s Ⅰ指数探讨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识别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簇.结果 表明:(1)南宁市6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格局呈现显著空间异质特征,除产水量以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均呈郊区高、城区低的分布格局;(2)支持服务与调节服务呈现协同关系,供给服务与其他服务之间既有协同关系也有权衡关系;(3)主成分1和3反映生态系统服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