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来源 :健康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per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生活方式干预实施于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8月是收集病例的时间,10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来源于本院,1:1比例分成A组(50例,行生活方式干预)与B组(5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2组将血压、颈动脉斑块面积、IMT作为对比项.结果:相比于B组患者,A组患者SBP、DBP低,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小,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的开展有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度,具有在临床中进一步推
其他文献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两个年度收治的患儿20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院内感染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用相应的护理.结果:200例中有42例出现院内感染,占比为21%,患儿体重低、胎龄短、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次数多以及使用多种抗生素的患儿出现院内感染的比重更大.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包括自身原因、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以及医源性因素等,应采用对症护理积极开展防治.
目的分析乳酸杆菌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3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乳酸杆菌联合甲硝唑)与对照组(15例,甲硝唑).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酸杆菌联合甲硝唑可显著提高对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对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医疗行业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药品采购模式改革也更加重视,如何解决集中采购中流通环节繁琐、药品价格虚高、采购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成为当前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基于此,本文针对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改革评价展开探究,结合药品采购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入手,提出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改革发展的新路径,以期实现医疗改革的目标.
目的:评析在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中使用贝那普利、前列地尔联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2019.3-2021.3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年龄不低于60周岁的26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130例)与采用贝那普利、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的实验组(n=130例).探究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病人未服药来我院时测定血压后发现两组病人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用药后两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得到显著性下降,但两组病人血压行组间对比也存在差异(P < 0.05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减少作用.方法:选取76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分析两组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结果:在目光交流、举止有无目的性、对环境戒备、情绪不安、很难被安慰评分的对比上,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中,对其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其全麻苏醒期的躁动.
目的:探讨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院内取样本量80例,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产妇.并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护理组产妇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干预,对对照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经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评分、母婴保健知识掌握度评分和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在护理前的抑郁情绪评分、母婴保健知识掌握度评分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产妇的抑郁情绪评分明显高于护理组,护理组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掌握度评分、以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其临床转归及APACHE Ⅱ评分的影响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的研究样本是选择近1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样本量抽取90例,然后将这些样本量分两组,其中一个组设定成常规组,该组中的ICU机械通气患者(45例)接受的护理模式均为常规护理,另外一个组则设定为研究组,该组中的ICU机械通气患者(45例)所接受的护理模式为集束化护理策略;样本分组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及APACHE Ⅱ评分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
目的:分析对急诊多发创伤患者应用预见性复温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2020年7月开始直至2021年6月结束,共计抽取此时间范围内我院急诊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80例做为研究对象,并以抽签的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0,采取预见性复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院外抢救时体温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入院时以及入院1h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寒颤、心律失常以及自发性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分析腰椎微创术后深层肌康复护理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09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收录时间节点,样本收录选自本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计54例,按照随机平行法区分为2组,实施普通护理模式的患者锁定为对照组,实施腰椎微创术后深层肌康复护理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不同干预法对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腰椎微创术后深层肌康复护理,康复效果显著,有效转变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现象.
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患者不同时间康复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2020年9月~2021年4月份收治的相关THA术后患者45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THA1组)、第3天(THA2组)、第10天(TH A3组)开始按统一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功能锻练,并于术后第1、3、6个月末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三组之间的Harris评分差异显著(P<0.01),术后3个月三组之间的Harris评分差异显著(P<0.0l),术后6个月三组之间的评分不显著.结论 康复训练最好在手术后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