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社会,教师面临挑战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e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而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对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都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面前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社会、教育、教师、挑战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而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对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都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面前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
  鉴于信息化对学习观和教育观带来的影响,许多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纷纷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推动力,呈现出国家重视、政府推动的显著特征。如美国的教育技术规划、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育网计划、欧盟的尤利卡计划、法国的实践计划行动纲领、韩国的虚拟大学、新加坡的智慧岛方案等等。我国也在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有些有远见的大学或政府部门已经设置了教育信息化处室,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把握教育发展变革方向。但从整体上看,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部门只是喊在口头上,在网络基础设施、师资技能准备、教育资源建设上的投入上远远不够。我们是否认识到学校没有建校园网就等同于学校没有建教室,没有连接互联网就等同于学校没有图书馆,没有教学资源库就等同于学校没有老师?
  二、信息化社会对教师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师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在信息化时代,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没有现代人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难以立足于三尺讲台,也谈不上称职,更会贻笑大方。因为在如今的社会里,人人已经置身于信息化所覆盖的环境之中,从举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假如没有一些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恐怕会处处遭遇难堪。而校园更是信息化普及的先遣之地,教学大楼、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等等,哪一处没有信息化的痕迹?只不过程度有高有低而已。当然,我们的教师要完全适应教育信息化,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学习必需的软件,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做到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络教学。
  三、学生素质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教师面对教育信息化要注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人才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就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教育信息化应将每一位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传统接受式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与现代化社会的要求是有相当距离的。要扭转这种局面,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并教会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主动地去探求未知世界。
  四、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五、教师明确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给予是最普遍、最传统的,也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方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习很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入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中国最需要的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
  六、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总之,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络化的逐步实现,使受教育的对象接触到了更为广泛的信息,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教育新特征的出现,使教师也必然要走出传统的角色,而扮演新的角色:信息时代的教师是研究者、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管理者、咨询者、支持者、点火者,技术的掌握者。
  参考文献;[1]刘湘溶,综合与特色——关于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2]罗燕,孙友松.基于信息技术的三种教学模式[J].高教探索,2006,(2)
  [3]白海峰,帅小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思索与展望[J].福建电脑,2006,(3).
其他文献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避免学生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看问题,语文教学要配合政治课教学,教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结合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课本所选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体现了作者高层次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对这些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挖掘,逐步向学生渗透辩证的思维意识。例如讲授《义理、考据和辞章》一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与《成就动机四分量表》对200名朝鲜族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影响和教师影响维度上有年级差异,在控制感维度有性别差异。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各维度之间相关显著,其中自我效能感在成绩回避维度上成负相关。  【关键词】初中生 朝鲜族 成就动机 自我效能感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以往有关成就动机的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大学生为群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的新兴力量。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针对网上舆论动态做好引导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构成包括信息调研队伍、舆论评论队伍和舆论领袖队伍,队伍的建构必须要做好队伍的选聘、培训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  高校网络舆论是指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对现实社会以及社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到的结论几乎都是: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
期刊
【摘 要】《变形计》是湖南卫视从2006年起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 "新生态纪录片"。在电视节目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变形计》却自诞生之日始,一直"唯我独尊"无人克隆,这样一个有品牌价值和社会高端影响力的"新生态纪录片"其创新价值,以及新的电视竞争环境下如何继续突破,值得思考。  【关键词】电视节目 创新  一、《变形计》谁在变形?变出了什么?  2006年9月,第一季《变形计》播出:城市富家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论题,从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生存教育,高职语文教材是渗透人格教育的优秀资源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是必要的且可行的"的结论。  【关键词】高职语文;人格教育;优势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学科是人文色彩最浓的一门学科,它具备言语工具性的一面,需完成
期刊
【摘 要】英语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做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最优化方面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转换角色 民主化 情景化 多样化 艺术化 智能化  实施素质教育,对重要基础学科之一的英语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英语课教学应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以切实推动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开展?笔者认为,首先须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
期刊
【摘 要】目前,"90 后"学生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90 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给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90后;学生管理工作  “90后”泛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以后的所有中国公民。每个时代的新一代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90后”目前已普遍进入高
期刊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别。从对高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高得多。但无论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学生都不太满意,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很不理想。一是教学内容上,众口难调,二是教学方法上,感受不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使教学内容难以适合每一位学生;学生喜欢操作性强的东西,而对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