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腔内治疗再干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eb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腔内治疗再干预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81例接受了2次及以上的腔内治疗的BC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1例患者中,下腔静脉单纯隔膜型3例(3.70%)(病变长度≤5 mm),下腔静脉短段闭塞型46例(56.79%)(病变长度>1~<5 cm),下腔静脉长段闭塞型17例(20.99%)(病变长度≥5 cm),下腔静脉闭塞并发下腔静脉血栓15例(18.52%);51例接受2次腔内治疗,21例接受3次腔内治疗,8例接受4次腔内治疗,1例接受8次腔内治疗。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心包填塞,无下腔静脉破裂出血导致胸腔出血和腹腔出血的发生,无肺栓塞的发生,所有患者顺利出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长度是再手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弹性回缩、无合适支架使用、病因的持续存在是再干预的主要原因。结论:病变长度>1 cm的下腔静脉短段闭塞、长段闭塞或并发血栓形成等类型的BCS患者接受多次腔内治疗难以避免。定期的随诊,及时再干预是防止症状复发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治疗不同CEAP分级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40例CEAP分级C0~C3未行手术的下肢CVD反流性病变患者与240例CEAP分级C4~C6行大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