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记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51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名:巅峰户外运动学校教练团队完成白马雪山五条新路线
  攀登者:巅峰户外运动学校教练团队,孙斌、李赞、赵兴政、祝瑞兰、黄超、蒋震宇、小强、脱大为
  攀登时间:2012年10月2日~19日
  难度定级:
  1号线:多楚博姆巴登峰,海拔5466米,III/AI2/M3/snow40°/1000米(从冰川起),路线命名:“近在咫尺”。
  2号线:海拔5288米,III/AI2/M2 /snow50°/800米(从冰川起),路线命名:“二之处”。
  3号线:海拔5295米,III/5.8/M3/snow40°/高差800米(从冰川起),路线命名:“Regards for freedom”。
  4号线:海拔5250米,Alpine rock 5.9/m5/ snow50°/高差800米,冰岩混合部分200米,路线命名:“阳光总在风雪后”。
  5号线:扎拉雀尼南峰,海拔5420米,Alpine rock 5.9/m4/ snow50°/高差700米(从路线根部),路线命名:“成长之路”。
  提名理由
  巅峰户外运动学校教练团队对白马山域多座山峰进行了探索,并完成了五座未登峰的新路线。本次攀登探索相对新颖的攀登模式。从离山区最近的城市就开始精简、没有固定大本营的特定的阿尔卑斯攀登风格更适合对适应程度(不只是高海拔适应,还包括身体和精神对攀登活动的适应)要求不高的小规模山峰和路线。本次攀登以expedition的方式在目标山区建立固定相对舒适的大本营,为登山者创造长期适应条件,前中期攀登周围比较容易的山峰作为适应与侦察,后期针对此行的主要目的—某一条“大路线”展开攀登,而具体到每一条路线的攀登,从大本营出发开始都是简单、干净的。这种方式周期更长,节奏更从容,有利于攀登者完成一些更为了不起的目标。另外,一次性也可以在相对空白的区域开辟更多的路线,编写全面的攀登指南,为后来的登山者提供更为全面、客观、权威的信息。
  对于山地资源开发,白马雪山由云南省迪庆州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管理,今年之前不对登山者开发,有数的几次攀登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在此次巅峰户外教练团队攀登活动开始之前,对白马雪山管理局进行了《山地资源开发保护》方面的培训,并共同探讨自然保护区开展户外深度旅行和攀登的可能性及合适的形式,希望通过这次攀登,能够摸索出一些新的思路,在当地保护区、当地社区、户外爱好者几个主体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白马雪山(又称做白茫雪山)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境内,属横断山脉中段,云岭山脉。山脉南北走向,长宽均为20公里左右,平均海拔在4800米,白马雪山与东侧金沙江河谷高差达3500米,属深切割级高山地貌,峰壁风化严重,有大片高山流石滩地形,在群峰之间山谷中发育有数条小型现代山谷冰川。通常,国内攀登者所说的白马雪山是指扎拉雀尼峰(后文中简称扎峰),扎峰是白马雪山山域辨识度最高的一座山峰,远看山体陡峭,岩石外露,雄伟壮阔。而在同一山域,也就是扎峰南偏西侧,同样坐落着一座海拔与之不相伯仲的山峰,多楚博姆巴登峰(后文中简称多峰),由于其位置相对隐秘,很难看到其顶峰,所以鲜为人知。另外,这个区域还分布着大量的海拔在5000~54000米之间的陡峭角峰,路线长短难度不一,特别适合于攀登和训练。
  2012年10月2日~10月19日,巅峰户外运动学校的教练团队在白马山区进行了近18天的攀登探索,完成了该区域五座角峰的五条新路线。
  缘起
  巅峰户外运动学校是一间致力于为户外领域核心人群提供公益培训的公益机构,成立于2012年,吸纳优秀的攀登教练组建一流的教练团队,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公益培训项目,如:全国户外领队成长培训、原住民(local people)向导培训、高校户外社团攀登训练营等等。户外培训的核心因素是攀登教练和课程。攀登教练首先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攀登者,构建强大的攀登背景,其次需要掌握课程内容和授课技巧,积累授课经验。为了让教练尽快成长,学校每年组织为期三个星期的攀登营作为教练的福利,提高教练攀爬技术,积累攀登经验,帮助教练迅速成为攀登高手。
  2011年12月的时候,我与赵兴政、李赞、祝瑞兰与陆川导演的团队曾在这片区域拍摄The North Face《去野》系列宣传短片,拍摄外景场地正位于214国道边的白马雪山垭口附近,当时天气很好,惊艳的白马雪山让我们顿时心动不已,并萌生了2012年10月份来此攀登的计划。2012年9月下旬,巅峰户外运动学校教练团队来到了丽江,在哈巴雪山针对当地原住民高山向导为期近一周的培训结束后,我们全体赶赴白马雪山,在山里进行了近三个星期的攀登,完成了五条新路线。
  攀登模式讨论
  从离山区最近的城市就开始精简、没有固定大本营的特定的阿尔卑斯攀登风格更适合对适应程度要求不高的小规模山峰和路线。而以expedition的方式在目标山区建立固定大本营,为登山者创造长期适应条件的攀登模式,将会是一种相对全新的尝试(严冬冬和周鹏2011年在贡嘎山区的成功尝试就是非常好的模板,而他们也收获非常大的成功,完成了勒多曼因/嘉子峰/小贡嘎三条新路)。这种方式的一般情况:在目标山区中间扎下大本营,前中期攀登周围比较容易的山峰作为适应与侦察,后期针对此行的主要目的—某一条“大路线”展开攀登,而具体到每一条路线的攀登,从大本营出发开始都是简单、干净的。
  这种方式周期更长,节奏更从容,有利于攀登者完成一些更为了不起的目标。另外,一次性也可以在相对空白的区域开辟更多的路线,编写全面的攀登指南,为后来的登山者提供更为全面、客观、权威的信息。这次白马雪山攀登活动又是一个例证,在20天时间内完成了五条新路线,虽然没有完成既定的8~10条路线的目标,但已经让每个参与者都获得了巨大的收获。   白马山域探索
  我们这次设立的白马山域攀登大本营,非常的方便,设施良好。沿着214国道从香格里拉往德钦方向开大约四个小时,即可达到白马雪山垭口,在这里可以看到白马雪山的全貌,非常壮观。过白马雪山垭口不到10分钟,车便可向左拐下乡间便道,很快抵达一处停建的隧道工地。从此处开始,徒步两个小时,即可抵达白马雪山大本营,一个位于白马雪山山谷尽头、海拔4000米的小木屋,这个木屋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观测站,设施非常好。从这个木屋到白马雪山的根部最近的起攀点不到一个小时路程。
  本次攀登的五条路线都共用一个一号营地,一号营地位于山区左侧冰川的中部裂缝区边缘,海拔4900米。从大本营到一号营地需4~6个小时的行程。
  我们的一号路线为多楚博姆巴登峰,海拔5466米,III/AI2/M3/snow40°/1000m(从冰川起),路线命名:“近在咫尺”,李赞和赵兴政完成了首登。从一号营地出发,翻上冰川右侧一段约50度、长约150米的陡雪坡后,向左横切经过一片裂缝区,即到达5466峰下方的垭口平台,在这可以看到梅里群峰。从垭口往上是200米的陡峭雪坡,坡度40~50度之间。之后是雪岩混合路线约两个绳距,即可登顶。
  二号路线为紧邻多楚博姆巴登峰的一座海拔5288米的山峰,III/AI2/M2 /snow50°/800m(从冰川起),路线命名:“二之处”,李赞、赵兴政、祝瑞兰、黄超、蒋震宇共五人完成首登。为安全起见,我们在陡雪坡两两结组、技术路段把三条结组绳连在一起修路的方式进行攀爬。从一号营地出发,本来想从东北山脊冲顶,但是由于风太大,修了50米的路就被迫切到了东壁上,观察到从东壁的一条沟槽翻上山脊后就非常接近顶峰,翻上冰川右侧一段约50度、长约150米的陡雪坡后,经过短的一段横切后,即可到达路线根部。从路线根部到顶共三个绳距的雪岩混合路线,其中第二段横切暴露感很强。
  三号路线为二号路线旁边一座海拔5295米的山峰,III/5.8/M3/snow40°/高差800m(从冰川起),路线命名:“Regards for freedom”,李赞和赵兴政完成首登。同样是从一号营地出发,翻上冰川右侧一段约50度、长约150米的陡雪坡后,经过短的一段横切后,即可到达路线根部。从根部到顶为一个半绳距的岩石路线,高差为90米。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岩石较多,领攀时一手握镐,一手抓石头。实际上用双镐会更加方便些,但由于是新路线,爬得比较谨慎。由于岩石坡度不大,所以穿着冰爪爬的压力不是太大。后半部分是被硬雪覆盖的石坡,没有设置中间保护点,直接爬完绳子。由于没有带岩钉和辅绳,登顶后,选择比较熟悉的上升路线下撤。幸好路线较短,只需下降三段(为节省重量,经过权衡,我们只带了一条60米的双绳),所扔的装备并不多。
  旁边继续为四号路线,海拔5250米的山峰,Alpine rock 5.9/m5/ snow50°/高差800m,冰岩混合部分200米,路线命名:“阳光总在风雪后”,孙斌和小强完成首登。从一号营地出发往右上方大约100米即可抵达路线根部。从根部开始到顶共四个绳距的雪岩混合地形,坡度很陡,特别是第一个和第四个绳距非常困难,难度达到5.9/m5。由于攀登在风雪中完成,所以没有拍摄到完整的路线图。
  五号路线为扎拉雀尼南峰,海拔5420米,Alpine rock 5.9/m4/ snow50°/高差700m(从路线根部),路线命名:“成长之路”,孙斌和脱大为完成首登。这条路线的一号营地可选择在原一号营地下方100米的冰川末端。从这个营地出发向右上横切,30分钟即可抵达路线根部。路线整体是700米高差的冰岩、雪岩混合路线,共有14个绳距左右,其中第一个绳距和最后一个绳距最为困难。
  攀登总结
  这次对于白马山域的探索,在路线观察选择、搭档磨合、装备准备、心理调适、暴露感适应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心理层面,以前只考虑技术难度、保护点设置、危险来源等客观因素,这次强烈地感知了面对新线路时心理的恐慌与攀爬难点时情绪上的波动。主观因素对攀登有先决性的影响,攀登欲望的有无、强烈程度会决定是否上山,对难点与意外的恐惧程度将决定上升与下撤。这次攀登中在心理层面的收获相信会对以后攀爬更难、更暴露的路线有所帮助。
  白马雪山由迪庆州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管理,2012年之前不对登山者开放,有数的几次攀登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我们在攀登活动开始之前,对白马雪山管理局进行了《山地资源开发保护》方面的培训,并共同探讨自然保护区开展户外深度旅行和攀登的可能性及合适的形式,希望通过这次攀登,能够摸索出一些新的思路,在当地保护区,当地社区,户外爱好者几个主体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推荐理由:令人震撼的林查尼火山、充满硫磺味的火山湖和壮丽的瀑布却正是户外爱好者的菜。  实现指数:★★★★☆  国内先乘坐航班到巴厘岛,可从巴厘岛乘飞机(20分钟)或渡轮(五小时左右)到龙目岛的Senggigi,然后转车前往Senaru镇,那里是火山徒步的起点。  位于巴厘岛以东的龙目岛(Lombok),船程不过六小时,却完全没有巴厘的喧嚣和浮华。林查尼(Rinjani)是龙目最高峰(印尼第二高峰
雾气从脚下升腾而起弥漫向玉龙溪垭口,贡嘎主峰在旗云的掩映下逐渐睡去,苍穹下万籁俱寂,车轮间酣畅淋漓,人车合一。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400  光圈 F/9.0  快门速度 20秒  目光如炬,山地车腾跃后的气场如排山倒海般袭来,当画面在脑海中成型后,操作就变得相对容易起来,事实上闫一马上就要撞向我的结果并不存在,我站在离他几十米远的地方,用200mm长焦镜头完成了
2015年3月20日,北极圈内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日全食,  其间还有机会一并看到美丽的北极光,  一次拜访即可见证这颗星球上两场最壮观的天文奇观,  这样的机会简直类似鱼和熊掌兼得。  露营布道岩    3月15日,我们从奥斯陆飞往斯塔万格。想当年,斯塔万格的苏拉机场作为一处战略要塞,二战期间最终被德军攻占,并被一直占领到纳粹德国投降,可见此地的战略价值。一路上从飞机舷窗向外张望,下面便是层峦叠嶂间
2017年,全球著名户外运动背包品牌GREGORY(格里高利),迎来了40周年华诞。GREGORY公司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开展了各种庆祝活动,与户外爱好者共同回首GREGORY 的辉煌历史,探究户外装备不断演化进步的历程。  历经40年的户外传奇  GREGORY(格里高利)品牌诞生于1977年,它的创始人Wayne Gregory是美国户外产业界的一位奇人。Wayne从小就热爱户外运动和背包设计,经
近几年,中国内地的马拉松赛事越办越多,赛事筹备细节逐渐成为了办赛者、参赛者和媒体关注的一大热点。尤其是与每位跑者休戚相关的个人安全事宜,比如体检证明、意外保险、赛事机酒等等。随着马拉松赛事热潮的升温,很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赛事保障?  体检证明存废之争  在要求出具体检证明方可参加的赛事中,昏倒乃至猝死等意外事故,并没有因为参赛前开具体检证明而减少或避免。比如2016年上海马拉松
海南算得上户外天堂,大抵是因为气候的原因。一年四季都适宜户外运动,即使是阳光最暴烈的季节,只要太阳落山,立刻就有习习海风,漫长宜人的夜晚用来玩户外最爽了。海南最为人所知的城市毫无疑问是三亚,但是真正宜居的,还是省会海口;最有文化底蕴的,是文昌;生态最好,最称得上秘境的则是中部的白沙。  2014年7月18日,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南北部,文昌、海口受灾严重。光海口市区就倒伏、折断了九万多棵树。台风之
美国科罗拉多高原(Colorado Plateau),以中心姿态各盘距美国西南四州的一角:犹他、科罗拉多、新墨西哥、以及亚利桑那(Utah、Colorado、New Mexico、Arizona)。高原上干燥,绝大部分都是沙漠,只有少数森林,但其地理景观由于地势以及盘距亘古的岩石经过常年的风化等缘故,甚是惊心动魄。享誉世界的大峡谷之外,最让人惊艳的则是红通通的砂岩所造成的特殊景观,有的地方通口狭隘
有人说,中国正在经历发展的阵痛—空气恶化,以致清新的空气已如海洋中的氧气那般稀薄。  而正在成长中的中国跑者,也开始习惯在开跑前查看一下当天当地的PM2.5指数,超过300则自动脱鞋窝家。  尽管,没有可以独善其身的美好环境,却仍有些自然野趣之地,能以稍稍良好的PM2.5表现,宽容我们安心奔跑。  北京、广州、成都、南京、杭州,五大城市十一处清新路线,经鉴定,可乐跑。  北京 最亲切的跑步天堂  
于景明  网名“高山速降”,雪友通常都亲切地喊他“高山”。因为喜欢速度而爱上了滑雪,如今已有十余年的雪龄。2008年,高山创办了“日本滑雪网”,专注于日本滑雪度假资源的推广;2015年初,跟几位合作伙伴一起创立了“乐点儿滑雪”,期望为中国的滑雪者提供全球的滑雪度假产品。这个雪季初,已成功融资2000万元。  从一开始的滑雪爱好者,到因此而开了一家雪具店,再到推出专注点非常明确的“日本滑雪网”,直到
喜欢冰川与登山一样,不需要理由。每当看着脚底下浩浩荡荡奔涌而至洁白的冰川,总被那生生不息奔流不止的生命所感动。是的,冰川不只是美丽,而且是有生命的美丽,冰川的融化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了源泉,每一滴融冰都带来生命的希望。  冰川之爱  第一次领略冰川之美是二十多年前的海螺沟冰川之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雪山。套用一句古诗“冰河之冰天上来”来形容这景象最合适不过了。放眼望去,洁白的贡嘎雪山直指蓝天,云遮雾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