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ntology看中学与西学的不可比性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对Ontology这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中的核心范畴的历史考证来揭示西学与中学在出发点上所存在的一个基本差异,即“是”与“应该”的差异,及其在中西学术和思想比较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与“应该”的差异,构成了西学与中学几乎一切重大差异的根源;另一方面,这一思维方式在出发点上的差异也标志着中学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多数情况下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学问,二者之间在很多领域都不具有可比性。我们既不能以中学的标准来衡量西学,也不能以西学的标准来要求中学。无论是中学过去的分类体系,还是西学现在的分类体系都是在它们自身内在的思维理路的支配下逐步形成的,因而也都有着各自的合理性。 This article tries to reveal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middle school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Ontology, a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core categories of western philosophy since ancient Greece, t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es” and “should”, and its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cademic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arative thinking. On the one h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yes” and “should” constitute the root cause of almost all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middle school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way of thinking also marks a gap between the middle schools and wester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most cases,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ing that are not comparable in many areas. We can neither measure Western learning by the standards of middle school nor the middle school by Western standards. Both the past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middle school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western studies are gradually form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ir own inner thinking and thus all have their own rationality.
其他文献
塔斯基与弗雷格都断言真这个概念在自然语言中的不可定义性,并且都明确规定求真的论域;前者在形式系统内为真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定义,后者区分出句子的涵义和所指(真值);真之定
个人与个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个人作为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 ,从实体意义和逻辑意义上得到了双重印证。个性自由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不断追求的价值
在郭店楚简与的比较研究中,可以探讨思孟学派理想人格何以建立的哲学要义.思孟学派的"性善论"必然要突破先秦传统的民本思想,进入到民主思想的天地.思孟学派的理想人格只能以
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 ,应立足市场经济关系 ,建立既适应经济秩序、又超越现实生活的道德体系。在道德建设中 ,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通过道德法规化途径 ,完善道德监控机制 ,在社
一个合格的建筑师有很多的责任和义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有很多的注意点。要做到以人为本,又能担起城市文化传承的责任。要做到立足于现实社会并且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科技含
海德格尔后期语言转向之后 ,他的语言观明显地呈现出三大特征 :存在论、解释学和方法论。深入洞察和剖析这三大特征 ,对于我们把握其语言观乃至后期全部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
严复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其在晚期大幅度地否定西学 ,回归旧学 ,有其对旧学独特的文化理解 :旧学是国性民质之源 ;旧伦理道德是塑造国性民质之核心 ;旧学精神永存
本文认为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关爱生命 ,珍视人生 ;(2 )乐生恶死 ;(3)肯定死亡的积极意义 ;(4 )存顺没宁。这些思想经过批判地改造 ,对于建立现代生命伦理学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结合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 ,是事物的一种联系和重新组合 ,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它与同一性 (统一性 )是两个相异的概念。结合要释放能量 ,是事物稳定或破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当中 ,张君劢是少数几位直接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人物之一。张的近代化构想涉及到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构等多方面。张始终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