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干封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在胸外科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hmao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干封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非盲的非劣效性临床试验,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进行随机化分组.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且术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要求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使用干封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对照组采用一次性使用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进行胸膜腔内气体和/或液体引流,建立全分析集(FAS)、符合方案集(PPS)、安全数据集(SS)评价两组的引液效果(胸腔积液恢复良好率)、引气效果(肺膨胀恢复良好率)及安全性.结果 入组的72例病例中,有3例患者因住院年龄超出了入选标准予以剔除,剔除率为4.17%(3/72).FAS将所有72例受试者全部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PPS受试者共69例,对照组36例、试验组33例;SS受试者72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FAS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胸腔积液恢复良好率均为100.00%(36/36),非劣效性界值为7.00%,两组间差值为0.00%(95%CI 0.00%~0.00%),其下限的绝对值低于非劣效性界值;对照组与试验组肺膨胀恢复良好率分别为69.44%(25/36)和72.22%(26/36),两组间的差值为2.78%(95%CI-18.21%~2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S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胸腔积液恢复良好率为100.00%(36/36),试验组为100.00%(33/33),两组间差值为0.00%(95%CI 0.00%~0.00%),其下限的绝对值低于非劣效性界值;对照组与试验组肺膨胀恢复良好率分别为69.44%(25/36)和69.70%(23/33),两组间的差值为0.25%(95%CI-21.48%~2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分析结果显示,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组所用的一次性使用干封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和对照组所用的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密封性均良好,连接口均未发生脱落,临床上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应用一次性使用干封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引液、引气效果良好,安全性好,是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引流方法很好的补充,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使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与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对1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对骨代谢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128例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1例),其中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单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连续治疗72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25(OH)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氨基端中分子片段骨钙蛋白(N-MID OC)、血清钙、血清磷、尿钙/肌酐比值、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颤动的触发及维持密切相关,且左心耳电隔离(LAAEI)策略可有效改善心房颤动消融治疗的预后,减少心房颤动复发.目前LAAEI主要通过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外科干预、LARIAT装置结扎等策略实现,但加深对其并发症的认识很有必要,尤其是术后潜在的血栓事件或卒中.本文主要就左心耳的解剖学特征及LAAEI的临床治疗进展、相关并发症作一综述.
骨转换包括骨吸收和骨形成2个过程,可使用骨转换标志物(BTM)进行评价.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重建单位数量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BTM水平发生改变,引起骨量减少和骨密度降低,甚至发生骨质疏松症.BTM改变可能有助于骨质疏松症诊断,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对促进合成和抑制吸收治疗的反应性和依从性.本文对BTM在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过程中的变化、骨质疏松症诊断、骨折风险预测和药物治疗反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海军潜艇医学研究实验室的资深潜艇心理学研究员Benjamin B.Weybrew提出的潜艇长航应激ABC理论模型,总结基于此理论模型的美军潜艇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情况,并分析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为我军未来开展潜艇医学与心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评估不同环境下的海军军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以便前移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9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198例海军官兵体检数据.按驻地不同,将官兵分为城市组(驻扎在沿海城市的官兵)和舰船组(驻扎在舰船的官兵),比较两组海军官兵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及甲状腺超声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甲状腺
高过载失能即持续性正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LOC),是指飞行员在正加速度暴露下,血液受惯性力作用迅速向下半身转移,脑组织发生急性缺血缺氧,导致意识丧失.G-LOC极易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但目前尚无有效避免G-LOC的方法.通过实时生理监测对潜在危险发出警告,提醒飞行员及时采取措施,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策略.无线传感技术与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使动态精确测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回顾高过载暴露下敏感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头眼水平血流动力学、脑电、脑氧代谢、心电和肌电等指标在G-LOC发生前后的变化特征和意义,梳理国内
目的 初步探索乙酸盐(Ac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亚急性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MPTP+Ace组,每组8只,对照组和MPTP组饮用正常饮用水,MPTP+Ace组饮用水中添加1 mol/L Ace,连续7 d后,MPTP组和MPTP+Ace组腹腔注射30 mg/kg MPTP连续7 d诱导亚急性帕金森病模型.采用震颤麻痹评分、爬杆实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海马组
随着我国海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水下领域探索深度的不断加深,水下作业不断增加,与潜水密切相关的减压病日益增多.减压病分为Ⅰ型(轻型)和Ⅱ型(重型)2种类型,其中Ⅱ型减压病损伤人体多个器官功能,患者病情严重.Ⅱ型减压病肺损伤最终会发展为呼吸衰竭,是导致潜水员死亡的重要原因,更是治疗的重点内容.本文对Ⅱ型减压病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当前国内外该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分析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辅助栓塞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31例宽颈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采用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Raymond分级评价栓塞效果,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 31例宽颈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患者中,破裂动脉瘤22例,未破动脉瘤9例,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均获得成功.栓塞术后即刻颅脑DSA结果显示,Raymond
目的 对基础直立倾斜试验中的不同血流动力学反应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择443例晕厥或头晕或走路不稳患者在安静环境空腹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持续监测心电和血压,观察其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共443例患者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其中阴性312例(70%)、直立性低血压66例(15%)、血管迷走性晕厥14例(3%)、体位性心动过速15例(4%)、直立性高血压36例(8%).直立性低血压中经典型24例(36%),延迟型29例(44%),初起型8例(12%),进展型5例(8%).结论 在临床进行短时基础直立倾斜试验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