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训练”对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r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式教学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训练中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解题现状,利用转化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分析、解题能力。下面就初中数学变式训练对优化课堂教学进行思考与分析。
  一、初中数学变式训练的价值分析
  1.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是首要任务。“强化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乃当今数学教学趋势所向。”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使得多题重组和一题多用被普遍认同,给学生以新鲜感受,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保证了课堂教学活跃氛围和质量。
  2.发散了学生思维。初中数学变式训练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不在局限于事物表象,而是自觉深入到探索事物本质上,看待问题比较全面,能从多个角度分析事物,学会了寻找各个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此来理解事物本质特性,这样就减少和克服了因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导致的思维惰性和思维僵化,发散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走向多方向发展道路,扩宽学生思维模式。
  3.创新了学生思维模式。思维的创造性作为衡量学生思维水平重要标准之一,思维的创造性体现在学生能够探索、分析、创新、发现及解决他人或自己并未发现过或还尚未得到解决问题,而想培养学生这种可贵思维模式,势必要为学生提供有发现价值的材料。初中数学教学引起材料的有限性,导致某些有价值的内容不可避免出现欠缺现象。而导致这一缺失现象本质原因在于对数学规律和原理教学阐述时,大多将数学家真实的发现过程省略了。对此,教师就需要进行弥补,通过研究对象变式来设计规律材料,指引学生去发现,并利用已学知识探索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
  4.培养了学生评判思维。“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存在着相似之处,数学中许多方法、定理、公式、法则和概念,由于他们内容的相似性,使得大多学生学习时,难免存在混淆。”而对比、辨析、演变就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供正误答案,然后让学生在分析、思考基础上判断哪个错误以及哪个正确,同时给出理论依据和计算过程。这种变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看清问题本质,掌握问题实质所在,客观的对事物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进而培养出学生的批判思维。
  二、初中数学变式训练对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1.协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概念作为数学知识基础内容,初中生要想将数学学好,掌握概念本质和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前提。只要这样就可形成准确的数学概念并将各知识点有效串联,形成系统化知识,以便游刃有余地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课堂教授数学概念时,将变式训练运用到课堂中,首先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形成数学概念,然后再通过对概念非本质的属性进行改变,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而提升学生区分和辨别相关概念能力。
  2.加大了学生对公式灵活运用的程度。初中生在学习数学公式时,大多采取机械式被动记忆,这种背公式方法,让学生虽然将公式记在脑中,却不知如何运用,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公式标准在于看其灵活运用公式与否。对此,数学课堂中,若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让学生看到尽可能多公式的变形样式,同时在各类形式中发掘内在规律,就可在指导学生更好记忆、运用公式基础上,培养学生归纳和洞察能力。采取多样式变式能有效达到以上目的,成为课堂教学优势所在。
  例2 辨析下列式子是否能用平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同时指出公式里a、b.
  第一组:(3m+4n)(3m-4n);(-3m-4n)(3m-4n);(-3m+4n)(-3m-4n);(-3m-4n)(3m+4n).
  第二组:(3m+4n+3)(3m-4n-3);(-3m-4n-3)(-3m+4n+3);(-3m+4n+3)(-3m-4n+3);(-3m-4n-3)(3m-4n+3).
  通过以上两组变形就可加深初中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认识与掌握,同时发现平方差公式(a+b)(a-b)=a2-b2里,a和b不仅可以为字母,同样可以为负数或正数,再或者为代数式,进而可通过变式公式掌握公式本质特点。在学生理解a、b特点之后,就可通过进一步变换式子的形式,来培养学生把所探索到的规律运用到解题中。
  3.推动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正确掌握。虽然数学习题变化多样,但是采取题海战术进行数学的学习不是教学所推广的。为有效避免题海战术,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探索。针对一道题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解答,或者将某道题解答方法巧妙运用到另外一类题型中,通过类比方法,熟练掌握相似题型解题手法。而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师要采取变式训练教学方法,有目的的指引学生在变化题目里找寻不变规律。
  针对这一题型,因为不会看到解题过程,为了加快解题速度,可以采取取值法。令a=3;b=4;c=5,将所取值代入代数式,得到所求代数式的值为。
  相比以上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采取的是换元法,第二种方法采取取值法,虽然两种方法都可以解答该题,但是适用的题型不同,第一种方法适用于解答题,能给人以说服力;第二种方法适用于选择填空题,这样就可加快解题速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类比,根据不同题型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正确掌握。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变式训练方法能有效发散、扩展和创新学生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巧妙运用到解题中,提升学生分析、解题能力,初中数学变式训练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