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虫子旁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将目光扎进身边的泥土和草丛,用温柔的笔调写下了传世佳作《昆虫记》。其实昆虫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在绿地、公园、郊外甚至街头巷尾。于是在今天,都市里出现了一群和法布尔一样,带着放大镜和温柔的心,来到虫子旁,观察昆虫世界的人。
  一个城市的格调
  体验者:严莹  深圳  昆虫爱好者
  严莹已经有六七年的观虫史。大概是因为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都与昆虫有关,她对虫子积累起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年,她收藏了大量的昆虫学著作、昆虫标本、模型、邮票等,甚至看到有昆虫图案的衣服、首饰、剪纸,她都会买下来。到了周末或者小长假,身边的闺蜜都在为去哪里游玩发愁,严莹只需约上三五“虫友”,带上有微距功能的相机、长衣长裤、防蚊水就可以去城市周边的山林边,度过一个理想的假期。即使在上班的路上,只要留心观察,也会有一些惊喜的发现。
  2009年,严莹和老公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深圳一个从未被发现的昆虫物种。经研究蚁甲的分类学博士一年的查证和研究,确定它是一个新物种。在“虫友”圈子里,有一个规则,若能发现和捕捉到新物种,并提供给做研究的“虫友”,就能拥有给该物种取名的权利,这对昆虫爱好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因为这个新物种是老公首先发现的,所以在2011年,其被正式命名为“亚连中华锤角蚁甲”。
  有些人很奇怪,一个年轻女孩子怎么会对虫子感兴趣。严莹觉得这个爱好一点都不特殊,在她混迹的“虫友”圈子里,像她这样的女孩有很多。她开了一个@三蝶纪的微博,发布和昆虫有关的内容并解答网友的疑问。一个之前并不认识的朋友通过微博私信告诉她,通过严莹微博上的图片,她发现昆虫很美,很萌,自己因此慢慢喜欢上看昆虫。还有一个“虫友”的妻子,是十年前见到虫子会尖叫的女生,十年之后她喜欢上了昆虫,并且把她见过的虫子都精细地描绘出来,出了一本关于昆虫的书。
  严莹说,1842年,英国人割占了深圳河对岸的香港。几乎与此同时,来自英国的学者就开始研究当地的蜻蜓和豆娘。1854年,学者Baron de Selys Longchamps发现香港第一个本土蜻蜓品种方带幽蟌。此后的一百多年,香港发现记录了115种蜻蜓。
  如今的香港,已发现的蜻蜓种类数量超过整个欧洲,这是香港生态环境和物种多元化的一面镜子。占香港土地面积40%的郊野公园、原生态的丛林、保护良好的田野、清澈的溪流池塘和洁净的湿地,为蜻蜓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001年,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专门成立“蜻蜓工作小组”,整理出版了面向大众的《香港蜻蜓图鉴》,用生动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介绍香港所有的蜻蜓,深受市民喜爱,一版再版。在这个只有六七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民间有自发的蜻蜓爱好小组,有专门建立的蜻蜓网站。用香港学者陶杰的话说:这是一个城市受人尊敬的品味。
  从昆虫和昆虫爱好者群体的丰富程度,同样能看出一个城市的人文气质和格调。
  
  虫子旁的慢生活
  体验者:朱赢椿  南京  书籍设计师
  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有一栋叫“随园书坊”的白色小楼,一个小天井,秋天落叶,冬天落雪。青苔上,地砖里,窗台边,蜗牛、蝴蝶、油菜花共处一室。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静静地立着一个“慢”字。
  “随园书坊”的主人朱赢椿,著名书籍设计师,正是在这里,他多次设计出了“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
  2010年的一天,朱赢椿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散步,突然看到一个非常旧的厂房,已经十多年没有人使用。那时,他正在寻找一个相对安静又大一点的地方做工作室,这里刚好闹中取静,而且是旧房改造,房租不会很贵。
  他租下这处地方,把旧的车棚拆掉,外墙重新做了处理,房顶没有再修,而是把它变成天井,这就是他现在的工作室“随园书坊”。工作室旁边他修整过的草坪,到了第二年还没有长出来,但是突然间,一种叫二月兰的植物铺天盖地地开了起来。
  朱赢椿的童年是在苏北的乡下度过的,那会没有什么玩具、图书,只能对身旁的花草和地上的虫子感兴趣。有时候一看就是半天,仿佛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虫。后来到城里读书、工作,对虫子的情结还在。
  他在“随园书坊”所在的北草园里种了油菜,坐在自己的油菜花前,真的可能不比坐飞机去九寨沟、新疆、西藏或者什么地方要差。他也种过丝瓜,种过茄子,种过扁豆。
  工作累了,就在周围逛逛,随手带着相机,拍花,拍草,拍花草中间的虫子。
  有一天,一只虫子从树上掉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掉下来以后摔在地上没死,朱赢椿查了一下,知道了它叫朱肩丽叩甲,他就把这个“朱肩丽叩甲”放在手上拍了一张。他养着它,养好了以后就把它放掉了。
  观察久了,他总结出不同虫子的不同气质:“蚂蚁每天只知道忙碌,有战争、家族、友情,爱逞强,再大的蜈蚣也敢去叮咬;蜗牛是缓慢柔弱的,不盖自己的巢穴,随遇而安,受伤了只能躲到壳里,用黏膜把壳封起来;蜘蛛需要织网,善于等待和忍耐。到最后你会发现,它们的世界跟人类还挺像的。”
  有时有客人来拜访,会看到朱赢椿立在草丛之中凝视着什么,或者趴下来,去翻看草丛里的小虫子。朱赢椿每天在院子里溜达一圈,遇见好玩的事物就停下来,看虫、拍照、写笔记,没有就回到室内继续工作。
  常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在虫子旁放慢脚步?”朱赢椿说:“我在虫子旁学到了和自然、和自己的独处方式,当时当地当下才是最好的,放下执著,学着对一些事情说不,这样才能把握住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当我们感叹虫子的生命是如此短暂,我们会意识到人的生命也是那样短暂。人能在虫子的世界里关注到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时,可能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刻。”
  部分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陈陟  czmochou@163.com
其他文献
农历正月初三是我们全家万分悲痛的日子,含辛茹苦地抚育和培养我们五个子女几十年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从思想品德到文化知识再到处世做人,总是事无巨细,严格要求我们,从未放松和懈怠。他在我们五个子女身上花费了无数的精力,把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看作他最大的成就和光荣,相反,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看得很淡。  作为他唯一的儿子,四岁学画画,六岁学拉琴,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后,都深深
期刊
张光仙,1961年生于南京市江宁区,花鸟画家。毕业于南京金陵美术学校国画班、北京清华美院全国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高研班,导师高卉民、张立辰、霍春阳,启蒙陈大羽、李罗、姜西等著名花鸟画家。现为中国一级美术师、一级工艺美术师,裱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系新西兰中国慈善书画院、中国水墨画研究会、中国国画院师生联谊中心、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学学会、江苏省花鸟研究会、霍春阳花鸟研究会等会员,被南京市郑和书画
期刊
我曾是个宅人,每到长假,基本就是被封印在床上。直到有一年,朋友要去武夷山帮人照看青年旅社,邀我同往,因为有各种便利,才勉为其难地动身了。没想一到了那里,三观立即为之一变。清晨打开窗户就是大王峰,月夜可以在玉女峰下游泳,心胸一开,胆子也大起来,竟在无人指引之下,独自从后山登临大王峰。一半路程都空山无人,几处悬崖竟没有护栏,旅程漫长得可怕。而当我豪气干云地下了山,发现竟只花了两个小时。  两小时,只够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青年画家管春雷的工笔花鸟画,倍感亲切与清新。说到亲切,在于近来我总是玩味思索宋人作画如何做到静穆精谨与峻厚,大气的圆融和谐,而感到清新,则是由内而外的一种自然怡情和悦目了。前者有点学术研究的味道,后者则是自发的情感流露。但凡见到管春雷的画,无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书画爱好者都能讲出几分道道,对其珍爱之情溢于言表,大有“专家点头,群众叫好”的声势。  管春雷的画直承宋人花鸟的格法与
期刊
最害怕的时候,她让我平静  2008年8月28日,因为一起聚众斗殴事件,臧天朔被警方逮捕。在看守所里,他一开始还幻想自己一个星期就能回去,可是一天天过去了,直到二审下来,幻想彻底破灭。回忆起自己最初得知被判了六年有期徒刑时,臧天朔说:“不是伤心,也不是愤怒,就是觉得害怕,真的是怕了,六年,一切都要停下来,儿子才两个月,这可怎么办……”律师来看他,给他捎来妻子李梅的话:“亲爱的,我不会辜负你的,我会
期刊
他从事着世界最前沿的基因研究,还参与了20世纪全球三大科技创新之一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他却不喜欢“科学家”的称呼;他领衔的“生物界谷歌”华大基因贯穿产学研链条,营收几十亿,被资本市场趋之若骛,他却拒绝被称为“老板”; 他扬名于科技、产业、学校三界,但依然像个老顽童,不屑于世俗的条条框框。二十年过去了,他在科学界和商界横冲直撞,逢山开路,遇河搭桥。他就是汪建,非典型科学界“疯子”。  要狂妄要闪亮  
期刊
罗敏自述:女儿离家上学后,我们的婚姻一片冷漠  我和丈夫骆伟都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工作轻闲,女儿婷婷又如愿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我高兴地说:“我们算得上是最幸福完美的家庭了。” 然而,当女儿离开我们,到北京上学后,这种美好的感觉一下子消失了。  我们的生活像一下子失去了轴心,很茫然。骆伟变成了热衷于赴饭局的人,每天很晚才带着一身酒气回家;我则跟随一帮朋友去做美容、逛街。我俩尽量避免独处的尴尬,偶尔一
期刊
1989年,昂山素季被以颠覆政府、意图叛乱的罪名拘禁。这一拘禁就是六年,六年里,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奖项却只能由丈夫和儿子代领;六年里,她的丈夫麦克?阿里斯只获得了一次探视机会。那次探视之后,他送给了她一把小提琴,这是他获准送给她的唯一礼物,但在损坏之后,军政府坚决不允许维修人员上门维修。  六年后,昂山素季获得了短暂的释放,但随后又被软禁,理由同样是她不愿意接受“离开缅甸换自由”的条件。  再
期刊
这或许是全国最特别的一家人,父、子、孙三代全是小学毕业。但父亲却在八十岁高龄学上网,写文章,微博粉丝达三十万;儿子独自坚持写《童话大王》杂志三十年,不但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还常年稳居中国作家富豪榜;孙子从小顽劣,没怎么上过学,现在却自创文化公司担任CEO、杂志主编,并出版了《我是郑亚旗》励志自传。  老顽童郑洪升,人老心不老  2014年8月22日,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郑老爷子的郑洪升,在网上贴出六
期刊
金形手:需注意肺、大肠  手掌圆润,指形玲珑,比例和谐自然。色泽如玉,手指和手掌长度相当,指节自下而上由粗变细,整体小巧修长。指甲为长指甲,掌色鲜润明亮,手感柔软。  手为这种形状的人,才干和领导能力俱佳,能改变环境掌握命运。但耗肺气过多,易抑郁、神经衰弱,还会有肺和大肠的毛病。这类人应该常敲肺经。   如果您留意的话,会发现很多成功的政治人物都是方形手,也可以称做“金形手”。五行里面,肺脏和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