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换了一个班主任,是个男的。那个年代,大城市里的小学老师很少有男的,好像只有总务主任、工友之类才可以是。大约是有点抱负的男人都不屑于小学教师这种职业,即或现在,教师职业已经有了足够的吸引力,男小学教师仍然很少。
我感觉,女小学老师留给男孩子的印象总是不够深刻。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
他的名字我始终未忘,姓李名铁生,相貌则在记忆中已经变得有些抽象。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那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毫无疑问,我永远是那种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学生。也难怪,我经常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发声器官而犯上课说话的错误,意志力又软弱得总抵挡不住课外书的诱惑而忽视课堂和老师的存在。每年的期末评语上总有一句“有进步”鼓励我去永无止境,还经常会出现一个十分暧昧的词“耍小聪明”,想当错误改正不甘,想作为优点骄傲一下又不成,每每弄得我进退失据。
这个男老师给我带来了新鲜的生活,他不使我困惑。他也批评我,甚至比女老师还严厉。我相信我当时肯定是约束了自己而不是真的改正了改掉了,因为后来的中学大学我仍然时常旧病复发就是明证。用一句时尚的话说,他尊重了我的价值,使疲惫于“永无止境”和“进退失据”的我有了信心。
一次课,学生板书,不幸叫到了我。那一段时间我因为好奇正在模仿别人一种怪怪的字,细长而倾斜,只是为了好玩。胆子一肥,就借机在黑板上演示了。没想到,他严重地表扬了我,说我这字“有体”。那时候我哪里知道什么体不体的,但“有体”二字仿佛象征着一种高不可攀,让我感到格外体面。长大以后看到了真正称得上“有体”的字,才似乎悟出了老师的用心。但不管怎样,至少有两年我是很认真地写字的,就为“有体”这两个与我毫不相干的字。
五年级有了作文课。一次,李老师布置了一篇很普通的记叙文。恰好前几天我刚刚读了一本介绍杭州西湖风光的书,按捺不住地把这篇作文写成了西湖游记,还写得很长。作文发下来,一串一串的红圈线,一个大大的“99”。讲评很风光,还很风光地被贴在墙上供全班瞻仰。关键是这个“99”,李老师解释过,作文是永远不可能有满分的。这样充满余味的话,给了我几乎无穷无尽的想像!我这一生作文的辉煌时期就定格在了这一年。这一年,我的想像力完全胜过了文学的合理虚构:我拾金不昧拣过钱(没敢太多)交给警察,我救死扶伤背着重病的老人去医院,我学习雷锋做许多好事,我还乘宇宙飞船去过太空和月球,我甚至还勇敢地抓过坏人。总之,这一年是我的英雄之年幻想之年。这一切都是让李老师那个99分烧的。
因为不成器,我的学生时代连一个课代表都不曾当过,至今引为憾事。只有李老师独具慧眼赋予过我重任。他到任不久,居然起用了我。他委任班长、学习委员、还有我三人代替他批改部分作业。我们三人兢兢业业地批了大半年的作业,辛苦无限,荣光无限,虽然三人中只有我没有职务,但我很满足,用现在的话说我至少享受了同样级别的待遇。
李老师这些令我记忆深刻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止如此,当我后来也当了教师时才备感其威力强大。
下乡不久,我被抽调到学校教学。那张毕业证书可以证明我曾经学过什么,却无法帮助我上好课管理好学生。黔驴技穷,我理所当然地想起李老师,又理所当然地模仿继承李老师。于是,只要我能记得能忆起的,毫不愧疚地照搬,居然屡试不爽,那些学生一如当年的我,我就像在教自己管自己,自由游刃。
我的李老师,我正在成为另一个你!
后来,我离开了。我的学生也有了从教者,当年的班长和学习委员都做了教师,而且成了一家人。忍不住存一点希望,希望他们能在我身上继承点什么,也不妄授徒一场。那班长我是有预期的,当时他学我的字已到乱真,其他的自然也应学了不少。几年后学习委员来看我,问到当年的班长也就是她丈夫,她说:“他简直和你当年一样,讲课,训人,还有玩,都是你那套。就连穿衣服也学你,有意穿件破了的衣服去上课。”
对他的做法其实我已经没有资格评判了,但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的快乐。忍不住说了一句粗话:“这小子,学什么不好,学我穿破衣服干嘛!”
我感觉,女小学老师留给男孩子的印象总是不够深刻。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
他的名字我始终未忘,姓李名铁生,相貌则在记忆中已经变得有些抽象。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那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毫无疑问,我永远是那种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学生。也难怪,我经常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发声器官而犯上课说话的错误,意志力又软弱得总抵挡不住课外书的诱惑而忽视课堂和老师的存在。每年的期末评语上总有一句“有进步”鼓励我去永无止境,还经常会出现一个十分暧昧的词“耍小聪明”,想当错误改正不甘,想作为优点骄傲一下又不成,每每弄得我进退失据。
这个男老师给我带来了新鲜的生活,他不使我困惑。他也批评我,甚至比女老师还严厉。我相信我当时肯定是约束了自己而不是真的改正了改掉了,因为后来的中学大学我仍然时常旧病复发就是明证。用一句时尚的话说,他尊重了我的价值,使疲惫于“永无止境”和“进退失据”的我有了信心。
一次课,学生板书,不幸叫到了我。那一段时间我因为好奇正在模仿别人一种怪怪的字,细长而倾斜,只是为了好玩。胆子一肥,就借机在黑板上演示了。没想到,他严重地表扬了我,说我这字“有体”。那时候我哪里知道什么体不体的,但“有体”二字仿佛象征着一种高不可攀,让我感到格外体面。长大以后看到了真正称得上“有体”的字,才似乎悟出了老师的用心。但不管怎样,至少有两年我是很认真地写字的,就为“有体”这两个与我毫不相干的字。
五年级有了作文课。一次,李老师布置了一篇很普通的记叙文。恰好前几天我刚刚读了一本介绍杭州西湖风光的书,按捺不住地把这篇作文写成了西湖游记,还写得很长。作文发下来,一串一串的红圈线,一个大大的“99”。讲评很风光,还很风光地被贴在墙上供全班瞻仰。关键是这个“99”,李老师解释过,作文是永远不可能有满分的。这样充满余味的话,给了我几乎无穷无尽的想像!我这一生作文的辉煌时期就定格在了这一年。这一年,我的想像力完全胜过了文学的合理虚构:我拾金不昧拣过钱(没敢太多)交给警察,我救死扶伤背着重病的老人去医院,我学习雷锋做许多好事,我还乘宇宙飞船去过太空和月球,我甚至还勇敢地抓过坏人。总之,这一年是我的英雄之年幻想之年。这一切都是让李老师那个99分烧的。
因为不成器,我的学生时代连一个课代表都不曾当过,至今引为憾事。只有李老师独具慧眼赋予过我重任。他到任不久,居然起用了我。他委任班长、学习委员、还有我三人代替他批改部分作业。我们三人兢兢业业地批了大半年的作业,辛苦无限,荣光无限,虽然三人中只有我没有职务,但我很满足,用现在的话说我至少享受了同样级别的待遇。
李老师这些令我记忆深刻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止如此,当我后来也当了教师时才备感其威力强大。
下乡不久,我被抽调到学校教学。那张毕业证书可以证明我曾经学过什么,却无法帮助我上好课管理好学生。黔驴技穷,我理所当然地想起李老师,又理所当然地模仿继承李老师。于是,只要我能记得能忆起的,毫不愧疚地照搬,居然屡试不爽,那些学生一如当年的我,我就像在教自己管自己,自由游刃。
我的李老师,我正在成为另一个你!
后来,我离开了。我的学生也有了从教者,当年的班长和学习委员都做了教师,而且成了一家人。忍不住存一点希望,希望他们能在我身上继承点什么,也不妄授徒一场。那班长我是有预期的,当时他学我的字已到乱真,其他的自然也应学了不少。几年后学习委员来看我,问到当年的班长也就是她丈夫,她说:“他简直和你当年一样,讲课,训人,还有玩,都是你那套。就连穿衣服也学你,有意穿件破了的衣服去上课。”
对他的做法其实我已经没有资格评判了,但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的快乐。忍不住说了一句粗话:“这小子,学什么不好,学我穿破衣服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