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电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化工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qs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电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技术,基于SPOC平台开展1+N多元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主要学习阶段探讨、完善多元混合模式教学方案,经初步探索,该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脑循环改善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并追踪观察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后,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脑血管储备能力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治疗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CA、ACA、PCA平均流速增加,较对照组
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针对当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不系统、更新滞后等问题,建立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对接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形成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支撑体系,在育人质量和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化工行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家对化工行业实施严格的安全管控政策和专项整治活动,全国化工行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然而,作为不易察觉的职业病同样不可小觑,因此探索一种合适行业的评价方法,分析岗位职业风险等级情况,对提升农药化工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是有必要的.
目的 分析在针对机械通气COPD患者的镇静中,采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体现出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1年6月芦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COPD患者,依据机械通气中不同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①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HR.②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MAP.③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静评分.④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氧合指数.⑤镇静后的时间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呼吸功能,发现PO2/FiO2有上升现象,但是f/VT却发生降
目的 探讨CD10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使用在线分析功能检索生物医学数据库中CD10的基因表达水平.应用STRIN数据库分析CD10基因编码蛋白间互相作用网络.依据CD10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中位数分为高、低表达组,分析比较CD10高表达与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DFS)有无差异.选取手术治疗的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58例患者肿瘤组织中CD10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乳腺癌患者中,癌组织中CD1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
目的 探究伤科灵喷雾剂联合定向药透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0年10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8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伤科灵喷雾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定向药透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83.33%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97.92%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伤科灵喷
目的 探究超声追踪技术联合超声心动图对妊娠期孕妇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在婺源县妇幼保健院门诊检查的妊娠期孕妇66例,依据门诊检查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各为33例.实验组采用超声追踪技术联合超声心动图,常规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对比两组孕妇的心脏形态,以及左心室相关指标和胎儿心功能情况.结果 在左心室收缩指标方面,E/A、RFF、CI和CO数值中,实验组小于常规组;在LVEF值中,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形态方面,实验组
教育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变革以及育人方式改革已成必然.以“酶抑制剂”理论教学为例,通过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资料、课中巩固、拓展和深化,以及课后多元评价和教学反思三个环节,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酶工程理论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尘肺合并慢阻肺(COPD)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78例进行研究分析,时间2019年3月-2021年3月,应用双盲信封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和试验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肺康复训练)各39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44%与对照组的84.62%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
聚丙烯纤维材料具备多种优势特点,如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强等,在诸多产品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电池隔膜材料是一种非纺织品,是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池隔膜材料生产中,科学应用聚丙烯纤维,保证了电池整体质量的提升,对电池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文章在对聚丙烯纤维材料特点及电池隔膜材料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聚丙烯纤维在电池隔膜材料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