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1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传统的化疗多注重于直接杀伤MM细胞,患者接受化疗后不良反应较大,生活质量较低。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MM患者接受化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免疫治疗因其导致的不良反应少,靶向性强,而有望成为治愈MM的新型治疗手段。笔者拟就有关MM免疫治疗的细胞免疫治疗、体液免疫治疗、放射免疫治疗及免疫调节剂4个方面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双特异性抗体(BsAb)作为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可诱导效应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如抗CD3/抗CD19 BsAb和抗CD33/抗CD3 BsAb等,目前已成为免疫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笔者拟就基础及临床试验2个方面介绍BsAb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探讨BsAb在血液肿
自然杀伤(NK)细胞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效应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识别并杀伤肿瘤等异常细胞,参与免疫监视功能,移植物排斥反应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NK细胞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主要取决于其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与抑制性受体分别识别血液肿瘤细胞相应配体后产生的信号强度的综合。随着对NK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NK细胞为基础的血液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备受关注。
急性白血病发生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都很高,且显著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并可增加其病死率。急性白血病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识别其特点在诊断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笔者拟就急性白血病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特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急性白血病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去甲基化药物(HM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目前,MDS患者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应用HMA作为桥接治疗是减少该病患者肿瘤负荷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同时,研究显示,MDS患者于接受allo-HSCT后应用HMA,对于预防及延缓疾病复发具有一定作用。笔者拟就MDS患者在接受allo-HSCT前、后应用HM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自噬是一种蛋白或细胞器在溶酶体的降解途径,也是细胞面对应激时的一种反应。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中存在低水平的自噬,其对于MM细胞的存活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不同药物作用于MM细胞时,可诱导MM细胞自噬,但自噬对于MM细胞的作用却是双面的,既可保护MM细胞免受药物治疗的毒性作用,又可导致MM细胞发生自噬性细胞死亡。笔者拟就MM细胞在不同药物作用后其自噬水平的改变及自噬对MM细胞存活或凋亡的影响进行综
阿糖胞苷(Ara-C)是治疗急性白血病(AL)最主要的药物之一,参与组成AL的各种联合化疗方案。脱氧胞苷激酶(DCK)是Ara-C体内代谢过程的限速酶。因此,DCK表达异常或功能异常,均可直接影响细胞内Ara-C的代谢速率,并最终影响AL的治疗效果。笔者拟就DCK基因单核苷酸多肽性(SNP)、DCK基因mRNA水平和DCK蛋白磷酸化3方面对DCK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与AL治疗效果的关系进行综述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前期研究证明,HMGB1作为炎症晚期介质,参与炎症的发展。近年,HMGB1被发现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并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恶性血液病的发展和耐药等过程。笔者拟就HMGB1与肿瘤耐药、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真菌感染,特别是侵袭性真菌病(IFD)为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结果证实,应用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可降低allo-HSCT后患者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及IFD发生率。合理有效的预防性抗真菌治疗,需要根据allo-HSCT后患者既往真菌感染史及其免疫特点,选择有效的预防性抗真菌用药及其疗程。笔者拟就allo-HSCT后患者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为以血小板数目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成年人ITP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均获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利妥昔单抗、血小板生成素(TPO)及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临床成年人ITP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使成年人ITP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再局限于脾切除术。笔者主要探讨成年人ITP患者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为采取一线治疗方案治疗失败的ITP患者提供个体化
肝静脉闭塞病(H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严重肝脏损伤并发症,典型HVOD一般发生在HSCT后1个月内。HVOD的发生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其中炎症是影响HVOD的常见因素之一。炎症是以固有免疫细胞活化、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α,-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促炎因子为特征的损伤性反应,而炎性复合体是促炎因子水解活化的蛋白平台,可间接影响炎性损伤程度。笔者拟就炎性复合体在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