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高中数学学习困难者的原因,我们发现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只要在激发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他们的心理环境,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加强学法上多下功夫,就一定能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困生 非智力因素
数学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总是学不好,成为学困生,甚至影响了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的学习,有些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对此教师着急,家长着急。分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
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比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此外还涉及性格、意志和学习习惯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忽视对学生的教育,还要把非智力因素结合到教学全过程中,把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哪里着眼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从而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绩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数学学习困难者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从这一点上来说,美的一切最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高中数学中的文字、图形和大量独特的符号看起来缺乏联系,让人不容易看懂,有些生硬,让人望而生畏,不易接近。其实则不然,我们真正走近数学之后,就会发现数学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是人类思维高原上开出的灿烂花朵。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的美,就能充分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样才能展示数学的美呢?数学教学是语言的艺术,为了通过数学语言创设美的情境,教师要在讲课中尽量体现出数学的学科特点,做到精炼恰当,准确严密,有理有据,逻辑性强。对学困生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尽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会让学生容易接受。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仅仅使学生感知数学美,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的,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进一步地去创造美,激发求知兴趣。教师可通过设疑置难,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师可通过设疑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释疑兴趣,借助电教手段、模型、实物或运用语言直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与教材相应的气氛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让学生真正觉得学习数学非常有趣。可结合教材联系生活、生产、科研、自然、数学史学,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增添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为了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我就直接引入购房贷款实例:在我们城市里面,大家都知道,在首付不低于30%的前提下,便可以给购房者贷款。但是只要同学们注意,就会发现,银行购房贷款还款主要有两种方法,那就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随后,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调查的两种还款表,一些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于是,我提出问题:若要贷款20万元,年限为30年,你将选择哪一种还款方式?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我对贷款的数目和年限分别进行改变,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我对学生讨论中反映出的数学思维方法即兴点评,又联系当前生活实际拓展知識内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受到学习困难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
数学学困生之所以数学学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不喜欢数学教师,师生关系不和谐。我接过一个班级,一名学生刚开始时数学成绩很差,但由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名学生由喜欢我进而喜欢数学这门学科,数学成绩上升很快,还在数学竞赛中获了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数学教学。究竟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呢?一方面,数学教师对数学学困生要有爱心,要心里真正装着学生,不要用漠视的态度对待,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师生情感互动的源泉。教师对学困生要有一颗帮扶之心,做到不挖苦、不抛弃,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才能“信其道”,愿意学好数学。
另一方面,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大,焦虑、依赖、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从多方位去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他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从师生真挚感情中吸取向上的力量,从而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增强自信心,成为乐学之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必须有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向上的毅力。在数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手段,着力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心理素质。例如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差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形式,而经受挫折是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效手段。在课堂讲授中,教师不仅要讲一讲“过关斩将”,而且可以讲讲数学中的“走麦城”。在高中教学中,数学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态势,或一筹莫展,或逐步尝试,或遭困受挫,然后与学生一起探寻走出困境的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失败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难以回避的。
此外,我们可以用榜样的例子教育学生,培养学困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意志。例如讲一些我国和国外一些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才的故事,说明他们能够走向成功,关键是有着努力向上、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能够从失败中奋起的坚强意志品质。教师应教育学困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不断奋发向上,同时应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这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有时总是游离于教师的视线之外。对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的变化,以及声音的起伏变化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处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思想不开小差。
非智力因素包含的内容很多,培养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方法也很多,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改进,挖掘更多的非智力因素,活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一定会让数学这门学科走进学困生的心田,让他们学习数学不再困难。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会变得乐学、会学,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三论中小学“数学情景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数学教育学报,2007.11.
[2]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教育学报,2007.5.
[3]章建跃.关于课堂教学中加强学困生学习的几个数学问题.数学通报,2008.11.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困生 非智力因素
数学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总是学不好,成为学困生,甚至影响了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的学习,有些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对此教师着急,家长着急。分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
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比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此外还涉及性格、意志和学习习惯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忽视对学生的教育,还要把非智力因素结合到教学全过程中,把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哪里着眼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从而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绩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数学学习困难者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从这一点上来说,美的一切最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高中数学中的文字、图形和大量独特的符号看起来缺乏联系,让人不容易看懂,有些生硬,让人望而生畏,不易接近。其实则不然,我们真正走近数学之后,就会发现数学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是人类思维高原上开出的灿烂花朵。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的美,就能充分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样才能展示数学的美呢?数学教学是语言的艺术,为了通过数学语言创设美的情境,教师要在讲课中尽量体现出数学的学科特点,做到精炼恰当,准确严密,有理有据,逻辑性强。对学困生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尽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会让学生容易接受。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仅仅使学生感知数学美,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的,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进一步地去创造美,激发求知兴趣。教师可通过设疑置难,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师可通过设疑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释疑兴趣,借助电教手段、模型、实物或运用语言直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与教材相应的气氛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让学生真正觉得学习数学非常有趣。可结合教材联系生活、生产、科研、自然、数学史学,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增添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为了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我就直接引入购房贷款实例:在我们城市里面,大家都知道,在首付不低于30%的前提下,便可以给购房者贷款。但是只要同学们注意,就会发现,银行购房贷款还款主要有两种方法,那就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随后,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调查的两种还款表,一些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于是,我提出问题:若要贷款20万元,年限为30年,你将选择哪一种还款方式?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我对贷款的数目和年限分别进行改变,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我对学生讨论中反映出的数学思维方法即兴点评,又联系当前生活实际拓展知識内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受到学习困难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
数学学困生之所以数学学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不喜欢数学教师,师生关系不和谐。我接过一个班级,一名学生刚开始时数学成绩很差,但由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名学生由喜欢我进而喜欢数学这门学科,数学成绩上升很快,还在数学竞赛中获了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数学教学。究竟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呢?一方面,数学教师对数学学困生要有爱心,要心里真正装着学生,不要用漠视的态度对待,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师生情感互动的源泉。教师对学困生要有一颗帮扶之心,做到不挖苦、不抛弃,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才能“信其道”,愿意学好数学。
另一方面,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大,焦虑、依赖、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从多方位去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他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从师生真挚感情中吸取向上的力量,从而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增强自信心,成为乐学之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必须有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向上的毅力。在数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手段,着力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心理素质。例如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差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形式,而经受挫折是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效手段。在课堂讲授中,教师不仅要讲一讲“过关斩将”,而且可以讲讲数学中的“走麦城”。在高中教学中,数学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态势,或一筹莫展,或逐步尝试,或遭困受挫,然后与学生一起探寻走出困境的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失败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难以回避的。
此外,我们可以用榜样的例子教育学生,培养学困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意志。例如讲一些我国和国外一些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才的故事,说明他们能够走向成功,关键是有着努力向上、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能够从失败中奋起的坚强意志品质。教师应教育学困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不断奋发向上,同时应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这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有时总是游离于教师的视线之外。对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的变化,以及声音的起伏变化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处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思想不开小差。
非智力因素包含的内容很多,培养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方法也很多,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改进,挖掘更多的非智力因素,活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一定会让数学这门学科走进学困生的心田,让他们学习数学不再困难。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会变得乐学、会学,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三论中小学“数学情景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数学教育学报,2007.11.
[2]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教育学报,2007.5.
[3]章建跃.关于课堂教学中加强学困生学习的几个数学问题.数学通报,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