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带锥蝽实验条件下发育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8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红带锥蝽的发育历程,为其调查和防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湖坪村采集的红带锥蝽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温度26℃、相对湿度60%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进行饲养.以ICR小鼠为唯一供血源(供血3d),观察并记录红带锥蝽各个发育阶段的孵化、吸血、蜕皮等情况. 结果 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红带锥蝽可完成整个生活史,包括卵、Ⅰ~Ⅴ龄若虫和成虫等7个阶段,平均历时117.7 d.卵的孵化率为92.2% (391/424).若虫和成虫均吸血,且每一龄若虫均需饱血才能蜕皮,雌性成虫需吸血才能产卵.Ⅰ~Ⅴ龄若虫的吸血率和蜕皮率分别为86.4% (338/391)和72.4% (283/391)、76.7%(217/283)和58.3% (165/283)、71.5% (118/165)和52.1% (86/165)、91.9% (79/86)和64.0% (55/86)、96.4% (53/55)和56.4% (31/55).若虫的吸血量随龄期增长而逐渐增大,Ⅰ~Ⅴ龄若虫的平均吸血量分别为(2.9±11.0)、 (8.0±3.0)、 (14.9±8.8)、 (85.4±17.8)、 (101.6±54.2)mg,吸血后的平均体质量增重倍数分别为5.4±1.8、3.8±1.2、2.8±1.1、5.1±1.4、2.6±1.1.Ⅴ龄若虫平均吸血量最大,Ⅰ龄若虫吸血后平均体质量增重倍数最大. 结论 红带锥蝽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动物饲血能完成生活史,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其他文献
为解决传统中考报名周期长、人员工作压力大、信息反馈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设计并完成了学校端集考生报名管理、考生报名志愿管理、考生信息管理、数据打印、数据导出、
初中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交流的能力.写作教学中的困境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本文就
2019 年 10 月,《运河两岸有人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参与了该书文字部分的撰写,并负责全书统稿.不过,该书的核心并不在文字,而在摄影家晓庄拍摄的一系列珍贵照片.
期刊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和重组白细胞介素-33 (rIL-33)联合治疗伯氏疟原虫ANKA (PbA)感染小鼠脑型疟的效果及其对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
语文学得好,高分不会跑.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得语文者,得高分.提高语文成绩,最关键的还是写作.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也逐渐加快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由于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创新政策扶持与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虽然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比较显著的差距,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国家创新政策的问题。本文对于创新政策对企业家创新意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在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
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媒体资源的数字化、一体化、网络化,在加快了各类节目的制作过程的同时,也对媒体资源的再利用、再开发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