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证方法发凡——交互于思想史与语文学之间的几个例证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史的考证方法需要资取传统学术的资源,更应该推陈出新,自觉确立适宜于自身要求和特点的考证方法。其方法论旨趣在于:切入哲学思想语境以及制度语境之中,深入开掘思想观念的来龙去脉;分析哲学语词与概念之间的思想逻辑等方面。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诉诸“德音”“神明”和“卮言”三个范例予以深入阐释和论证。
其他文献
泰戈尔与同济大学有缘。中国人最早了解泰戈尔,与同济人有关。  “一战”后,德国社会各界逐渐视东方文化为拯救西方文化弊端的良药,而此时在德国留学的同济毕业生,如宗白华(191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20年赴德)和魏时珍(1913年考入同济大学德文科,1920年4月赴德)等,则及时向国内介绍了德国的东方文化热及“泰戈尔热”,进而推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兴起第一次“泰戈尔热”。除此之外,他们还在